03.03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哪一個朝代,都有一些文思泉湧的文人志士,流傳了許多作品。在今天,我們可以閱讀唐代的詩歌,也可以閱讀宋代的詩詞歌賦......我們感嘆這些詩人的作品,也欣賞著他們背後的故事。

其中,唐代的詩人李白是比較有才華的一位。許多兒童的啟蒙詩篇,都是背誦李白的代表作。同時,李白所生活的盛唐,也是非常繁華的,那樣的大唐盛世對他詩歌也有著很大的影響。雖然李白有很多代表作,但是他的真跡能夠流傳下來的,事實上卻非常的少。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同時也是標題中所提到的,雖然真跡被流傳下來,但是卻讓宋徽宗,乾隆等給蓋成了大花臉,那麼其中的原因究竟是為何呢?

一、李白

每次提到李白這兩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作為一名中國人,從小學習語文,也從小接觸詩詞歌賦,李白的詩歌,大家更是能朗朗上口。這樣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相信這樣的才華,無論生活在哪一個朝代都會非常優秀。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事實上,李白和皇室有著一定的關係,並且他在五歲時,啟蒙讀書,就已經表現出了很大的天賦。後來的李白在18歲時,遊歷多國,這也為他增長見識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上陽臺帖》

李白的很多作品,比如說《蜀道難》等,其中輝煌的氣勢總能讓人歎為觀止。《上陽臺帖》這部作品,作為唯一一個被流傳下來的真跡,現在被收藏在中國故宮博物館裡。這四言詩,短短25個字,卻表達了很豐富的情感。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它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聳險峻,也概括了這源遠流長之水,同時也表達了李白對司馬承禎的仰慕之情。這部作品有著蒼勁挺拔的氣勢,用筆行雲流暢,收放自如,很符合李白豪邁的氣勢。因為是唯一一個真跡,許多文人志士都是非常讚賞的,這對研究李白的書法,以及他的詩歌有很大的價值,同時大家也表達出了對李白才華的欽佩。這樣的作品,堪稱是國家一級寶物。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李白的這封真跡,本來只有25個字,但是為什麼如今看到的作品卻不盡相同呢?為什麼這幅作品還有其他不盡相同的字跡嗎?這背後又有多少些故事呢?那我們還要從他的“粉絲”說起。

這其中,宋徽宗非常熱愛李白的作品,並且當他看到李白的書法時,就也忍不住在貼前和貼後寫上了一些字。後來這封信傳到了元朝,著名書法家歐陽玄也是忍不住題詞一首,再後來許多文人都在上面題字拓款,美名其曰是表達對李白這樣詩人才華的傾慕與喜愛。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後來這幅作品就到了乾隆的手裡,而乾隆又是一個非常喜歡亂蓋章的皇帝,他也非常喜歡古玩。但是這樣不好的習慣――亂蓋章,讓李白的這幅真跡真正成為了“大花貓”。當然了,不僅是李白的真跡,當乾隆皇帝看到王羲之的作品時,想必也是那時候讀的非常激動,硬是在這幅作品的後面寫下了自己上萬字的讀後感。

當然,這幅作品就是《快雪時晴帖》。所以李白的真跡沒有逃離乾隆的魔爪,可以說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當大家看到李白的書法,再看它旁邊密密麻麻的文字時,甚至還有一些紅色的印章,大家也都是哭笑不得。關於這些文字和印章,哪一段是誰寫的?因為比較的胡亂,也是很難分辨出來。不得不說,無論是出自於哪一位作者,不乏有一些喧賓奪主之勢。所以今天的我們,當看到李白這封字跡時,也需要仔仔細細地尋找,到底哪一些是李白的字跡?而哪一些又是其他皇帝的題詞呢?

李白唯一存留的書法真跡,卻讓宋徽宗、乾隆等人給蓋成了大花臉

當然,大家都瞭解,能夠看到李白的真跡,就十分不容易。但是關於李白的唯一真跡,如今成了後人們看到的大花臉,還是與他的多才多藝有關係,後人對他的讚賞,忍不住在他的作品旁邊題詞。當然,這些人也都是一些有名的人士,包括皇帝等等。同時個人也相信,也只有皇帝這樣的天子還有有文學修養的人,才有機會接觸到李白的作品

同時當大家看到這樣的文字真跡時,希望大家也能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欣賞,在那樣一個年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大家也一定要珍惜現在流傳下來的每一部作品,這些都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