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分地区、分行业,科学有序推进湖北复工复产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分地区、分行业,科学有序推进湖北复工复产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要按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加强精准防控,推动有序复工复产。湖北省要继续实施离汉离鄂通道疫情管控,坚决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要督促各地指导企业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压实地方和企业防疫责任。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的:“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湖北既是新冠肺炎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疫情最严重的省份,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25日24时,湖北累计确诊新冠肺炎65187例,占全国的83.5%。2020年2月24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疫情特别严重的湖北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已实施交通管控的武汉和湖北其他市(自治州、林区),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严控人员输出。截至2月21日,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复工率均超过70%,其中山东高达79.4%,而湖北的复工率则不到10%。根据清华智库DaaS的实时监测,截至2月24日,全国非制造业复工率为49.87%,其中长沙为44.00%、重庆为41.72%、郑州为33.98%、合肥为45.27%、南昌为40.12%,而武汉只有13.61%。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何科学有序推进湖北复工复产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根据疫情轻重,分县(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湖北新冠肺炎的重灾区是武汉,在紧邻武汉的孝感、黄冈、荆州、鄂州等地,传播强度略低于武汉。湖北的其他地区,因武汉的交通管制,人口流动减少,其传播力与全国其他地区更为接近。截至2020年2月25日,湖北17个市(自治州、林区)中,新冠肺炎的重灾区是武汉,以及湖北北部和东部的襄阳、随州、孝感、黄冈、鄂州、黄石,以及湖北南部的荆州,累计确诊病例均在1000例以上,而中西部的十堰、恩施州、宜昌、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咸宁,累计确诊病例介于100—1000例之间,神农架林区只有11人。从现有确诊病例看,荆门、襄阳、咸宁、十堰、黄石、恩施州、仙桃、天门、潜江、神农架林区均在500例以下。其中,恩施州、潜江、神农架林区在100例以下。2月25日,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01例,其中,武汉370例、孝感19例、黄石3例、荆门2例、鄂州2例、宜昌1例、荆州1例、随州1例、天门1例、潜江1例,十堰、襄阳、黄冈、咸宁、恩施州、仙桃、神农架林区均为0例。可以说,除了武汉湖北其他地方疫情应该是基本被控制住了。

因此,湖北以县为单位如连续14天无疑似病例可以逐步安排复工复产。从区域来看,湖北复工复产的优先区域是西部地区的十堰、恩施州、宜昌、神农架林区,其次是中部的荆门、天门、仙桃、潜江、咸宁,然后是荆州、襄阳、随州、孝感、黄冈、鄂州、黄石,最后是武汉。除武汉外,各市(自治州)也应该将所辖县(区)按照低、中、高风险级别依次推进。鉴于武汉仍然严峻的疫情形势,近期内暂时不宜考虑复工复产。

分地区、分行业,科学有序推进湖北复工复产

1 湖北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疫情地图[1]

根据产业的服务范围,分批分类精准复工复产

农业是湖北第一产业的主体,不误农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在确保疫情不扩散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农业恢复生产。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和化学工业、汽车工业是湖北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是湖北的特色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是湖北的新兴产业。那么这些产业哪些应该优先安排复产复工呢?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一个区域的产业可以分为主要为区域内部服务的产业和为区域外部服务的产业两种类型。通常用区位熵来衡量一个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如果区位熵大于1,说明该产业专业化比较强,主要是为区外服务的;反之,该产业主要是为区内服务的。分别用销售产值测算了2016年湖北第二产业分行业的区位熵、用从业人员数测算了2018年湖北第三产业分行业的区位熵(表2)。

2 湖北第二产业[1]、第三产业分行业的区位熵

分地区、分行业,科学有序推进湖北复工复产

注:[1]不含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从满足省内企业生产、居民生活需求的角度,湖北近期第二产业复工复产的重点是区位熵小于

1(尤其是区位熵小于0.75)的产业门类。其中,采矿业复工复产的重点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造业复工复产的重点是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除社会管理类服务业之外,第三产业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类。湖北第三产业的复工复产既要考虑区位熵的大小,也要考虑服务业的性质,坚持民生优先。生活性服务业直接服务业于居民生活,要优先复工复产,如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体育服务、居民零售和互联网销售服务、居民出行服务、住宿餐饮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居民住房服务等,保证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服务。其次,是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最后复工复产的是社会管理类服务业。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湖北的复工复产要严格实行动态健康认证,以有效降低复工复产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影响。(本文第二作者就职于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