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華陰市,因地處華山北側而得名,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故里

公元前199年,是漢高祖劉邦做皇帝的第三個年頭,他將華山北麓的一個縣,改名為了華陰縣。這個華陰縣就是今天陝西省渭南市下轄的華陰市。

華陰市,因地處華山北側而得名,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故里

華陰市

華陰市地處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界處,自古就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地。春秋時期,晉國在此設立了陰晉邑。戰國時期,秦國在此設立寧秦縣,管轄範圍包括了今天華陰市和潼關縣的大部分地方。

劉邦在位時,因為秦國早已被他滅亡,所以再用“寧秦”顯然已經不合適了,但是為什麼改名為華陰呢?

我國古代人們將山南水北稱之為陽,相對的則為陰。寧秦縣地處華山北面,所以稱為陰。另一方面,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據說中華的“華”就來源於華山。正因為華山如此重要,寧秦縣又在華山之北,所以漢高祖將寧秦縣改名為華陰縣。

除此之外,關於“華陰”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女媧造人時,人類就像鳥類一樣不停地進食。當時人類不會種莊稼,只能靠漁獵和採摘野果度日,可是這些食物來源畢竟很有限。人類過著非常悽慘的生活。

天帝覺得人類可憐,便想著給人類立一個規矩,那就是三天吃一頓。天帝派了老牛向人類傳遞這個命令。老牛忠厚老實、知識淵博,又懂得農桑耕種的事情。它接了天帝的旨意,立馬下界傳旨,不想中途把旨意給弄混了,忘記了“一天三餐”還是“三天一餐”。

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選擇一個。它告訴人們說:“天帝說了,你們不能天天從早到晚,一直進食,所以才過不下去,它要你們一天早中晚吃三頓飯。”

華陰市,因地處華山北側而得名,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故里

華山

就這樣人類漸漸形成了一天吃三頓飯的習慣。老牛完成了任務,向天帝覆命。沒想到天帝大發雷霆,原來即便是一天吃三頓飯,人類的食物還是不夠吃。他知道是老牛傳錯了旨意,便處罰它下到人間,為人類解決吃飯的問題。

老牛來到了華山北側,幫人們拉梨種地,駕車推磨。一年四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成為人類最忠誠的夥伴。

經過一年辛苦的勞作,秋收時節,華山北側一片金黃。這裡的人們不再為吃飯發愁了。漸漸地來這裡生活的人們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村落。為了感謝這塊讓他們衣食無憂的華山北側土地,便將這裡定名為“華陰”,一方面說明這個地方在華山的北側,另一方面還有在此收穫的意思。

東漢的班固在《白虎通義》中說:“西嶽為華山者,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成熟可得獲也。”可見至少在漢代的時候“華”還有收穫的意思。

華陰市,因地處華山北側而得名,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故里

華陰楊堅塑像

正是由於華陰是個物產豐盈之地,歷史上出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例如建立隋朝的楊堅,東漢名臣楊震、三國時期的名士楊修等人。如今的華陰市文化古蹟眾多,人文繁盛,確實配得上“歷史文化名城”這個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