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老話說,“晒穀不晒米,晒米虧不起”,為什麼大米不能晒?

新大風歌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大米米粒中含有較大的水份,經過太陽暴曬會失去大部分水份,而導致很多米粒表皮破裂,成為碎米,碎了後也會失去部分營養成份。大米中碎米多了就不值錢了。並且經過暴曬的大米失去水份後,再蒸米飯就沒有原來的香米味道了。

所以說農村老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勞動人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以上是我的回答,閱讀後記得評論和點贊呀!


德州水上泉城


大米是真的不可以曬的,這個我還是前幾年才知道的。記得我兒子兩歲那年家裡麵粉,大米有點多看天氣很好就拿出來曬了,到了下午了婆婆走親戚回來說唉呀你咋把大米給曬了!我說是啊!怎麼了?不可以曬得嗎?不能曬的,曬過就不好吃了,我問婆婆為什麼呢?由於婆婆不識字也沒給我講出個所以然來,就說我看到過曬穀子的,沒見過曬米的記住以後別再曬米了,這都是一輩一輩祖傳下來的。

我們晚上就煮了被我曬過的大米,別提有多難吃了,又瀝,米又碎清湯寡水的一點米香味都沒有了,像是放了多年的陳舊米一樣。我查了一下網上資料說是大米在太陽下爆曬後,,受熱漲冷縮的影響本來完整的大米會碎成小顆粒,大米的營養就會流失也就沒有了原先的油性和米香。太陽曬過的大米更容易受潮,黴變。建議大家買米不要買太多了,要放在米桶裡保存好別受潮了。




張藝晨


這事說起來怪丟人的,當年和婆婆分家以後,在夏天時就把婆婆分給我們的大半袋大米給曬浪費了,讓婆婆苦笑不得。

記得那年兒子才三歲,婆婆年前就想分開住,他們搬出去,是我和老公苦苦挽留才在一起過了年,然後轉過年來正月十六分的家,聲明一下,並不是婆媳關係不好分家,而是小姑子那時候談對象,家裡沒有她的單獨房間不方便,所以婆婆著急分家。

分家的時候婆婆給了我們一袋大米一袋麵粉,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我們只需要自己做飯吃就可以了,基本上沒啥變化,只不過以前家裡的大事小情都由婆婆擋起來,分家以後得我擋著了。

夏天的時候,我發現家裡剩下的大半袋大米生了蟲子,隱隱約約記得以前婆婆曬過招了蟲子的麵粉,於是我就學著婆婆的樣子,把大米倒進了簸萁裡,趁著夏天中午陽光強烈的時候曬了幾個日頭,然後安心把米裝回了袋子裡。

不知道過了多少天,反正當時沒吃大米,我們北方農民喜歡吃麵食,因此大米有可能一個月吃不了三次兩次,記得那天是兒子吵著要吃米飯,於是我像往常一樣,把大米淘洗乾淨了,然後放進鍋裡煮,但等大米熟了時,我們發現沒辦法吃了,用婆婆的話說那叫曬黴了。就是大米不成粒,吃起來沒有米味,說不出怎麼個難吃法。

最後問了婆婆,婆婆心疼大米張口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你個敗家子,曬大米曬多少虧多少,那就是活脫脫的浪費錢啊,我說看見婆婆曬過麵粉,婆婆被我氣笑了,她告訴我大米有蟲子應該放到冰箱裡冷凍,千萬不能曬。

原來曬穀,穀殼是大米的保護衣,它能夠保護大米水分不被流失,才會蒸出的米飯香噴噴好吃,而脫了穀殼的大米,被太陽一曬失了水分,然後就會裂開,只要一蒸米就散開了,我們這裡就說米曬黴了。


悠然見東山


小時候我經常住姥姥家,姥姥一生生養了十一個孩子,我媽排行老三,七八歲我就愛跟著大我五六歲的小姨玩,小姨在家排行十一,那時候我最愛幫姥姥做的事就是曬糧食,院子裡放兩長條凳子,上面鋪張席子什麼,曬玉米、小麥、花生,有時也有面粉啥,我的任務就是看住麻雀別讓來吃糧食,有時候曬一曬是為了好保存,也有時候是因為裡面長了蟲子,把蟲子給曬出來,那時還常聽姥姥念道“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那時候小孩子也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如今活了半輩子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如今自己也是孩子奶奶了,也會像姥姥一樣經常曬曬這豆子,曬曬那面子的。在曬的過程當中也有失敗,曾經把大米給曬粉了,這才真正明白啥是“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了。原來大米和其餘糧食作物不一樣,如果生了蟲子什麼千萬別放陽光下曬,一般情況下,優質大米含水量通常在15%左右,這樣大米在儲藏過程中,它能保持大米儲藏時的穩定性。 假如拿到太陽下暴曬,看上去經過暴曬後的大米有乾燥之感,但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粒大米上都有一道道裂紋,使顆粒完整的大米,一下子變成了碎米,質量也隨之降低。再者,暴曬根本不會殺死米蟲,相反會促使米蟲大量迅速繁殖,並且曬過的大米吸潮能力更強,更不利於長時間囤。


正確儲存大米很重要,既不讓它招蟲子,又能保持大米的新鮮度,梅花還真有小妙招。(1)儲存大米用具最好是潔淨、嚴實的缸、壇、桶中,並備有嚴實的蓋。如果用布裝袋米,要在布袋外面套一塑料袋,紮緊袋口。再用紗布包些當年新花椒,分別放在米的上、中、底部。(2)如果大米真招了蟲子,將米放在塑料袋中,每次5公斤左右,袋口紮緊,放在冰箱冷凍室內48小時後取出,不要立即開口,可殺死害蟲。

現在人是越來越精明瞭,種了稻子不會一下子都磨成大米,有不小的人家是直接做存帶殼的稻穀,稻穀不怕曬,什麼時間吃就什麼時間去殼,這樣你也不用擔心大米有蟲子了。


山村梅花


以前在農村裡面曬糧食都是曬水稻,從來不會曬大米。除非就是有些家裡的米桶發黴了,或者是米生了蟲子才會拿出來曬一下,否則絕對不會將米拿出來曬的。為什麼呢?因為農村裡面就有這麼一句經驗之談: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也乾脆有人直接說,大太陽曬米,越曬越少。

平常我們曬稻穀的時候都是稻穀從地裡拉回來後直接就攤開在地坪上直接翻曬。以前還需要交公糧的時候就有村幹部到每家每戶督促,一方面是督促別人要及時交糧,另一方面就是看糧食曬乾程度如何。如果沒有曬乾,是不允許去交糧的。而人們判斷稻穀曬乾是否達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隨機拿幾粒稻穀放嘴裡咬一下。如果咬的時候感覺很硬,聲音很脆則比較幹,反之則需要繼續曬。

曬乾了的稻穀存放也要更安全,否則也會出現在糧倉裡面發熱發黴的問題。而且在脫殼的時候也很不好脫。而且,沒有曬乾的稻穀打出來的米,也容易發黴。

為什麼稻穀能曬,但是米不能曬呢?

因為稻穀它外面有一層稻殼,這層稻殼不僅很厚,也很緊實,能夠將裡面的米粒緊緊的包裹住。在曬稻穀的時候,稻殼就很好的保護了裡面的米粒。雖然在曬的過程中整個稻穀的水分含量在降低,但是裡面的米粒在稻殼的保護下一直含有著一定的含水量。

而將稻穀脫殼成米粒後,米粒就失去了外面稻殼的保護。如果將米拉直接放在太陽底下曬,米粒將會徹底的失去任何的保護,裡面的水份會很快的消失掉。而徹底失去水份的米粒會像是被錘了的鋼化玻璃一樣形成很多的裂縫,稍微一碰就會散掉,而最後一整粒米就會變成一堆散碎了的碎米。

所以,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是不能夠曬米的,否則米就會越曬越碎,越曬越少。


洞庭清水塘


農村老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雖然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一句老話,但是隻要是農村人幾乎都知道大米是千萬不能在陽光底下曬的。至於到底為什麼大米不能曬,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理解。

大米經過太陽直曬之後水分消失,重量衰減嚴重。

如果真的要說“曬米虧不起”最直接的意思,大概就是因為大米經過太陽直曬,水分消耗非常嚴重,重量就會有明顯的衰減。有人就覺得很奇怪了,那為什麼曬穀子又沒事呢?其實稻穀的穀皮就是大米的保護層,太陽底下暴曬的時候不會引起大米內部發生嚴重的變化,所以穀子經過太陽直曬之後,脫皮出來的大米同樣還是會那麼潤澤,水分和油脂都不會有很大變化。



大米經過太陽直曬,大米里面的油脂產生酸敗,口感變得極差。

個人覺得真正要說“曬米虧不起”的深層次原因,還是因為大米經過陽光直曬之後,再做出來的飯根本就無法下嚥,乾硬、鬆散、粗糙。在農村裡如果大米有了蟲子或者其他之後,只要拿出去曬了太陽,一般就不會自己吃了,都是用來餵了家禽、家獸,因為大家都知道曬過太陽的大米是沒辦法吃的。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大米經過太陽直曬之後,油脂發生了酸敗,導致油脂密度減小,所以大米做飯之後口感才會那麼差。



所以個人理解農村老話“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大概就是兩層意思了,直曬米因為失去了穀皮的保護導致重量衰減嚴重,而且因為大米里面油脂酸敗變得口感極差,這樣確實是得不償失。不曬米這個說法不只是一句老話,還是農村人的一個基本常識。(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曬穀子大家都見過,而曬大米卻是罕見,其主要的原因是本身曬穀子的時候,裡面大米的水分也會被蒸發掉,而再把大米拿出來曬,無疑是多此一舉,更重要的是大米如果直接暴曬的話容易碎,要是拿來賣就算再好的品種也提不起價錢,而且煮飯也不好吃,沒有一點飯香味。

以前在我們農村都是使用竹搭(竹片編制的搭子,一般長3米,寬在1.5米左右)來曬穀子,就算太陽再大,至少也要曬個四、五天才能把穀子完全曬乾。自從使用水泥地板後,這個時間就節約了很多,基本上一天去除表面水分,再曬兩天就可以了。雖然才相差兩天,但是對於六月的農忙季節幫助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知道,農忙也是多雨的季節,要忙著田裡的收割和播種,還要忙著把收回來的穀子曬乾。超過季節播種的稻穀產量不高;而收回來的穀子不盡快曬乾就會發芽或發黴。

相信在農村很多人家裡面都有小型的碾米機,穀子要是曬得太乾,碾出來的米就很細碎,要是不夠幹又會卡機。前幾天筆者在自家碾米的時候就是,一下卡一下卡的,開始還以為是穀子沒曬乾,後來問愛人才知道,原來他搬的是前年的穀子,他說還有最後一袋,先碾來吃了。沒想到受潮了,只好又裝起來搬出去曬,第二天碾的時候就很順利了。所以能用碾米機碾出來的大米是不用再曬的。

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就是大米經過太陽曬之後,其表面會很粗糙,也會出現裂痕,本來剛剛碾出來的大米表面光滑透亮,也很完整的。單從外觀上就降低大米的質量了,在商家來說是破壞了賣相,市場上很多東西雖然不怎麼好吃,但都是以賣相取寵的。所以老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還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農村蔣小蘭


“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並不是說大米不能曬。而是老農的一句生話經驗之談。這句活說得正確,很有道理,其實它主要針對是農民對水稻這種糧食的保管方法而言,意思是,要想長期保管糧食(這裡僅指稻穀或大米),最好是把稻穀曬乾,而不要將溼稻子打成大米後再曬乾保存,否則,你可能真的會虧不起了。

大家都知道,稻穀收回來後,先要進行打場或脫粒,這時的穀子還很溼,必須要先將穀子曬乾。否則堆積後很快會發燒,形成漚谷,漚谷的米粒顏色會變黃,米質變硬,缺乏口感和營養,而且殼谷會燒壞,養牲畜也沒營養。而且將沒有曬乾的穀子貯藏起來,可能會發芽、糜爛變質,同時未乾的稻穀更容易生蟲子。所以,一般都要將穀子曬乾後再貯藏。幹稻穀只要保存好,可以放幾年不壞。

那麼,如果有人將未全乾稻穀整成大米,再來貯藏行嗎?那正應了後面的一句“曬米虧不起"。過去農村碾米一般使用的石碾,後來發展成滾筒式碾米機,其原理是靠外力讓穀粒和機械擠壓或穀粒相互擠壓來脫殼的,未乾的穀粒很碎,一擠壓碎米會很多,整粒較少,降低了出米率,一般稻穀越幹,米粒也越完整,出米率越高。而且碎米煮飯出飯量少,口感又差。還有一個原因。大米比稻穀更容易生蟲子,吸潮而發生黴變。如果要長時間保存大米,就要經常拿出來曬一曬,也挺麻煩的。就是這麼淺顯的道理。

農村的老話,道理都比較簡單,仔細揣摩一下,你就會發現,有很多都比較正確、實用。


村夫夜話


中國的俗話,都是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經驗,後人不能不聽,更不能不信。稻穀可以反覆曬太陽,稻殼保護大米,曬乾穀粒,稻米更硬。若要是將大米拿到太陽光下曬,大米會曬成粉末,米的表面粉化,易生蟲,不能保存,裝在米壇裡會.粘結在一起,陶米時,變成細米末,變質後無法食用,這就是不能曬米的主耍原因。不相信這一說法的人,你可以一試便知。


飄流的驛站


在農村有一句老話,說的是“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這句話的意思是情願曬穀子也不能曬米,曬米的話會賠本嚴重。那麼我們知道米是穀子脫殼之後的產物,憑什麼只能曬穀子不能曬米?你還別說,這個很多農村人都知道為什麼,因為老張就知道,下邊老張給大家說道說道這其中的門道。

首先,這裡的穀子指的是稻穀,因為這個不說清楚的話,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誤解,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因為在北方,穀子反而指的是小米。都知道每年的九、十月份水稻就成熟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把水稻脫粒收回家裡面,然後要在院子裡面曬穀子。通過太陽的暴曬,將穀子裡面的水分減少,當穀子曬到可以用牙咬聽到脆氣的響聲,而且咬開之後水稻顆粒斷層光滑平整,就說明水稻曬得差不多了,然後就會把穀子裝起來,這樣水稻放在家裡面就不會生蟲和發熱、發黴和發芽。

但是在農村,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大家都喜歡把家裡面的糧食和衣服拿出來曬一曬,因為老人們都說,這一天的太陽曬過之後就不生蟲了。其實我們學過地理的朋友都知道,每年農曆六月六這一天,實際上相當於咱們地理位置上來說北半球靠太陽最近的這幾天,所以這幾天太陽的光照強度最大,所以呀這幾天曬過的穀子不生蟲,實際上是因為穀子在家裡面放的時間久了,可能會受潮,進而引發穀子生蟲或者黴變。當然了還有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如果一旦發現有黴變或者生蟲的穀子,及時的採取措施。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注意過,6月6這個時候曬的穀子,實際上和秋天剛收回來的穀子已經不一樣了。這個不光體現在色澤上邊,在咱們將穀子往堆裡推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耙下邊有的穀子已經自己脫殼,而且米已經碎了。咱們都知道,吃米的時候要吃好米,高標準的米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米粒的完整度,不光米粒要完整,米粒最外邊的光滑的一層還要保留下來。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已經知道了老張接下來要說什麼,那就是咱們之所以不曬米,原因是大米在暴曬之後容易碎成小米粒,而小米粒無論是口感還是保質期都不如完整的米粒,價格自然賣不高。除此之外,完整的米粒變成小米粒,難免有一些會非常的小,甚至像米粉一樣,這樣一來也會造成大米重量減少嚴重。所以說,咱們農村老人這句“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還是很有道理的,不知道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