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曾遭“熱搶”的土雞,拿到有的縣城卻沒人買,究竟為什麼?

呂孟謙


農村的土地資源比較豐富,各家各戶不僅房前屋後有空地,有些人家中還帶有院子,這樣的環境就為土雞的養殖提供了條件。和養雞場養雞不同,農村的土雞都是散養的,每天早上給它們餵食了以後,土雞們吃飽了就會漫山遍野的跑,它們自己去山裡面找一些雜草、小蟲子吃。等到天黑的時候,它們又會自己趕回家裡來,吃飽了之後還會自己進到雞舍裡面去。所以在農村裡養土雞是不需要怎麼操心的。而且土雞不僅可以產蛋,養大了可以自己吃肉,或者是拿到集市上去售賣。

在農村的土雞開始火的那幾年,主要是城裡人來購買。畢竟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雞,想吃了可以抓一隻來解解饞。但是在城市裡不一樣,他們所吃的主要是飼料雞,也就是養雞場餵養飼料長大的雞。這些雞生長週期短,吃的又是飼料,所以和土雞相比,口感方面相差太遠了。在當時土雞的價格也不貴,也就是比飼料雞的價格稍微貴一點點。既然價格相差不大,而口感方面卻有著天壤之別,聰明的人都會算這筆賬,自然是選擇土雞了。隨著土雞在市場上需求量的增多,其價格也是不斷攀升。有些人也意識到了這是“發家致富”的路子,所以開始規模化養殖“土雞”,從這個時候開始“土雞”就變味了,同時在市場上土雞也不吃香了。

過去農民所養殖的土雞,也並不是為了賣錢的,主要是為了讓母雞產蛋的,並且供自家人食用的。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才會想著把土雞帶到市場上賣。原因是這些土雞去集市賣,根本就不值錢的。老話說“鬥米養斤雞,斤雞換鬥谷”,說的就是一斗米才能把雞養到一斤大,而一斤雞卻只能換回來一斗穀子,可見這個是虧本的買賣。所以說,養土雞賣,這個是不掙錢的。那為什麼市面上有這麼多的“土雞”呢?其實這些土雞,絕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的,真正的土雞是少之又少。現在很多的城裡人不願意購買“土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被“騙怕”了!

土雞吃的都是農戶家中的一些糧食,還有野外它們自己尋找的一些小蟲子、雜草、青菜,因此生長很慢,生長週期長。再加上其每天都有大量的運動,雞肉更加的發達,肉質吃起來更加的緊實。也是這方面的原因,很多人購買土雞就是為了吃一口正宗的雞肉,即便是花大價錢也願意。可是多數人在購買土雞的時候都遭遇到了被騙的事情,被騙次數多了對土雞也就失望了。

目前市面上的土雞,十有八九都不是真正的土雞,有很多是從農村收來的飼料雞。雖然這些雞也是農民散養的,看起來和土雞沒什麼區別。但是他們也多數是吃飼料的,並且生長週期也短。好不容易花大價錢購買一隻“土雞”,然後回去一吃卻發現根本不是土雞,上當的次數多了,土雞的招牌也就被砸爛了,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購買土雞了!

綜上所述,城裡人不愛買土雞,多數是因為部分農村人自己搞砸了“土雞”這塊招牌,讓城裡人對土雞缺乏了信任感。這樣即便是真正的土雞,拿到城裡去賣,很多人也不敢買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