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棚早春西瓜套种朝天椒亩收入达3万元以上是怎样模式?

沐凌竹


1 茬口安排

春茬西瓜要赶早上市,采取“棚膜 + 二膜 + 双拱棚 + 地膜覆盖”五膜覆盖栽培,朝天椒种植在 2个拱棚之间。早春茬西瓜,2 月上旬定植,五一前后收获拉秧;朝天椒 2 月底定植,6 月上旬上市(红椒),可以一直采收到霜降前后。

2 大棚早春茬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优质、抗病能力强的中果型西瓜品种,如欣研 8 号、8424、豫艺国豫 2号等。

2.2 培育壮苗 采用穴盘或者营养钵,12 月中旬在日光温室内育苗。壮苗标准为:3~4 片真叶,茎秆粗壮,叶片厚实。西瓜连作地块要采用嫁接苗。

2.3 整地施肥 每 667 m 2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4 000 kg 或者稻壳粪 7 000~8 000 kg,腐熟的饼肥 100 kg,过磷酸钙 40~50 kg,硫酸钾15~20 kg,深翻耙平起垄。

2.4 定植 定植前 15~20 d(天)在栽培垄上铺设滴灌带,滴灌带宽度 3~4 cm,每畦铺设 1 条或2 条,滴灌带距定植行 10~15 cm,然后用地膜进行垄面全覆盖,可提高地温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当西瓜幼苗 3~4 片真叶时,选择茎秆粗壮、叶片厚实的壮苗在晴天上午定植,以株距 30 cm、行距2.8~2.9 m 为宜,每 667 m 2 种植 800 株左右。定植时要保证大拱棚内 2 个拱棚间的温度连续 3 d(天)日出前不低于 -3 ℃,定植后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 ℃,以利缓苗。定植时用 70% 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 甲壳素 1 000 倍液混配后放入容器中,把穴盘整个浸入药液中使根部蘸湿,然后取出幼苗放入定植穴、覆土,以育苗基质露出地表为准,封穴后单株浇水,防止地温降低。

2.5 田间管理

2.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 3~5 d(天)内密闭保温,小拱棚内温度保持 30~35 ℃,高温高湿促进缓苗。生长前期白天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 28~32℃,夜间 14 ℃以上,地温 18 ℃以上。伸蔓期白天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 30~32 ℃,夜间不低于 15℃。坐果后保持 30 ℃左右,最高不超过 35 ℃。

2.5.2 整枝压蔓 中果型西瓜保留 1 条主蔓和 1 条侧蔓,去除多余侧蔓。及时备好土块,理蔓压蔓,将主蔓理向大棚中心方向,确保蔓叶均匀分布,藤蔓每生长 30~50 cm 需要压蔓 1 次,叶蔓徒长的要重压。坐果前及时摘掉其他侧枝促生长,坐果后一般不再整枝,主蔓 25~28 节可摘心。

2.5.3 人工授粉 选留主蔓第 2 或第 3 雌花授粉坐瓜(选择主蔓上第 12 片叶以上的雌花),确保 1 株1 瓜。晴天在上午 10:00 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阴天可适当延长。授粉时若瓜蔓生长旺盛,可用手将旺盛的瓜蔓顶部捏一下。

2.5.4 选瓜、留瓜 一般中果型西瓜每株选留 1 个果形端正的瓜,要求坐瓜节位在 12~18 节内,并做到及时疏果,以促进果实膨大。坐瓜后 15~20 d(天),对西瓜果实进行一次翻身操作,使原先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转向上面,同时用干燥稻草或果垫垫瓜,可使收获时的瓜皮颜色均一漂亮。

2.5.5 肥水管理 由于大棚春茬西瓜定植较早,前期地温低,所以前期尽量少浇水;缓苗后伸蔓前,结合浇水冲施伸蔓肥促早发,每 667 m 2 施硫酸钾三元复合肥(N-P-K 为 15-15-15,下同)20 kg,浇水应顺着小行间的灌水沟进行,以防棚内湿度过大;坐果前控制水肥。当 70% 西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及时浇膨瓜水,施膨瓜肥,注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每 667 m 2 施硫酸钾三元复合肥 25 kg,提倡施用平衡型全水溶性肥料和生物肥,每隔 7 d(天)施肥 1 次,共施 2~3 次。此外,还可每667 m 2 用硼砂 100 g+ 水 50 kg 配成溶液于西瓜开花前后各喷洒叶面 1 次,2 次间隔 7~10 d(天),或每株灌浇硼砂溶液 0.5~1.0 kg。

2.6 病虫害防治 大棚早春茬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蔓枯病、疫病等。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70% 甲基硫菌灵(日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10% 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 2 000 倍液,或 50% 异菌脲(扑海因)悬浮剂 1 200 倍液喷雾,间隔 5~7 d(天)再喷 1 次。蔓枯病发病初期,可用 10% 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 +75% 百菌清(利民)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用 25% 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 1 000 倍液喷雾,若结合 25% 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 800 倍液病部涂抹,防治效果更好。疫病发病初期,可用64% 噁霜 · 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2.2% 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喷雾,间隔 7~10 d(天)再喷 1 次,也可用 68% 精甲霜 · 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 600 倍液灌根。

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可用 70% 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粒剂 9 000~10 000 倍液,或25% 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6 000~8 000 倍液,或 5% 啶虫脒乳油 l 500~2 500 倍液,或 0.3%苦参碱水乳剂 500 倍液,或 2.5% 联苯菊酯水乳剂3 000 倍液喷杀;遇连阴雨天时,也可用 15% 异丙威烟剂 250 g · (667 m 2 ) -1 熏蒸。

2.7 采收 中果型西瓜一般在授粉后 28~32 d(天)成熟,就地销售的建议在九成熟以上采收,短途运输的在八、九成熟时采收,长途运销的八成熟时采收为宜。采收前 1 个月禁止使用农药,采收前 7 d(天)停止浇水。

3 大棚早春朝天椒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选择林忠民 726、润冠 58 等早熟、分枝性好、红果时间适中的朝天椒品种。每 667 m 2用种量 5 g。

3.2 培育壮苗 12 月上旬在日光温室内育苗,采用 72 孔穴盘,苗龄 70~80 d(天),7~8 片叶。或者直接购买育苗厂家的成品苗,每 667 m 2 成本约 300 元。

3.3 定植 2 月底定植在 2 个拱棚之间,株距 50cm,每 667 m 2 套种 900 株左右。

3.4 田间管理

3.4.1 摘心 西瓜拉秧后朝天椒及时吊蔓,只吊住主蔓即可,并在每行植株两侧栽桩子纵向拉绳帮扶。当植株顶部出现花蕾时及时摘心,可抑制主茎生长,增加侧枝数,提高单株结果数,进而提高单株产量。摘心迟则影响侧枝生长。

3.4.2 浇水 缓苗后可视墒情浇 1 次缓苗水,之后到门椒采收前轻易不浇水。进入果实转红期,要减少或停止浇水,防止贪青,促进果实转红,降低烂果率。

3.4.3 追肥 朝天椒生长期间禁止使用碳酸氢铵和乙胺类肥料。定植后到结果初期是朝天椒营养生长较快的一个时期,应结合浇水进行第 1 次追肥,每 667 m 2 追施尿素 10~15 kg,促进茎叶旺盛生长。摘心后进行第 2 次追肥,每 667 m 2 追施尿素15~20 kg 或硫酸钾三元复合肥 20~25 kg,以促进侧枝生长,促使植株及早封垄。侧枝坐果后进行第3 次追肥,每 667 m 2 沟施尿素 5 kg、磷酸二铵 10kg、硫酸钾 10 kg,促进果实膨大。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吸肥能力减弱,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洒0.4% 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开花结果。若叶色发黄可喷洒 0.5%~1.0% 的尿素溶液。叶面施肥应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利植株吸收。

3.5 病虫害防治 朝天椒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枯萎病发病初期,可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 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3 000 倍液,或 21.4% 柠檬酸铜 · 有机络氨铜(枯菌双效灵)水剂 800 倍液喷雾,也可用 6%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 120)水剂 500 倍液 +70%甲基硫菌灵(美托)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灌根,每穴灌药量 0.15~0.20 kg,视发病程度连续用药 2~3次,每次间隔 7 d(天)。根腐病发生初期,可用21.4% 柠檬酸铜 · 有机络氨铜(枯菌双效灵)水剂600 倍液灌根,每隔 7~10 d(天)灌根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 6% 氨基寡糖素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或20% 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也可用 2% 香菇多糖水剂 600~800 倍液喷雾,每隔 7 d(天)喷雾 1 次,连续防治 3~4 次。

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茶黄螨等,蚜虫和白粉虱防治方法同早春大棚西瓜。茶黄螨发生初期,可用 73% 炔螨特乳油 2 000 倍液,或 15% 哒螨灵乳油 2 000 倍液,或 2.5% 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2 000 倍液喷雾,每隔 7~10 d(天)喷雾 1次,连续防治 2~3 次,重点喷施植株上部嫩叶、嫩茎、花器和嫩果,注意轮换用药。

4 效益分析

早春大棚西瓜套种朝天椒生产模式,西瓜每667 m 2 产量 4 000~5 000 kg,五一前后上市,收入 15 000 元以上。朝天椒 6 月上旬开始收获,可采收至霜降前后,每 667 m 2 产量 2 500 kg 左右,最低保护价 4 元 · kg -1 ,均价 6 元 · kg -1 以上,收入15 000 元以上。两茬合计每 667 m 2 收入 3 万元以上。该模式一次整地,两茬收入,省工增效;同时,鲜椒价低时有加工厂家按最低保护价收购,有效解决了“种菜难、卖菜难、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保护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已成为内黄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拓宽精准扶贫及贫团户脱贫渠道的重要措施之一。


刘家小敏


大棚西瓜套种朝天椒生产模式,西瓜每667 m 2 产量 4 000~5 000 kg,五一前后上市,收入 15 000 元以上。朝天椒 6 月上旬开始收获,可采收至霜降前后,每 667 m 2 产量 2 500 kg 左右,最低保护价 4 元 · kg -1 ,均价 6 元 · kg -1 以上,收入15 000 元以上。两茬合计每 667 m 2 收入 3 万元以上。该模式一次整地,两茬收入,省工增效;同时,鲜椒价低时有加工厂家按最低保护价收购,有效解决了“种菜难、卖菜难、丰产不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