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打好“组合”拳 全力推进建阳区河长制工作

打好“组合”拳 全力推进建阳区河长制工作

目前,冠状病毒疫情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建阳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稳定生态发展,推陈出新,打好河湖治理组合拳,全力推进建阳区河长制工作。


一、加强河长巡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建立河长巡河微信群,将河长巡河工作要求用制度的形式予以完善,建立体系,形成标准,使之成为各级河长的工作规范。以问题清单为抓手,推动河长巡河,直面问题,真整真改,提高管河、治河效率。


二、全区推广生态巡查机制


建阳区政府于2019年11月份出台了《南平市建阳区生态巡查工作实施案》,3月份全区13个乡镇(街道)生态巡查工作站正式成立,全面建立生态巡查机制,推动“服务社会化、人员职业化、巡查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河长制工作水平。


三、推进三个示范建设


(一)设立河长示范河段

设立崇阳溪南林大桥至五里樟大桥、麻阳溪考亭浮桥至水南大桥两个河长示范段,示范段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有管护资金,有管护队伍,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赏。

(二)推进河长办示范乡镇建设

按照“办公场所标准化、队伍建设正规化、科技管理信息化、业务工作规划化”全力打造童游街道、漳墩镇两个乡镇河长办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两个河长办新办公场所均已完成全新装修,面积分别达到210平方米和230平方米,总投资达105万元。目前童游街道河道视频监控系统已安装完毕,可以实时监控河道,漳墩镇河道视频监控系统也已进入设计阶段。

(三)加强民间社会力量

2019年9月21日正式成立了建阳区阳光护河联盟,共有“法官志愿护河队”、“阳光志愿护河队”、“青年志愿护河队”、“巾帼志愿护河队”、“教师志愿护河队”、”学生志愿护河队”等六支志愿服务队,约180余名护河志愿者,该联盟是目前南平市境内规模较大,队伍组成最丰富的护河组织。聘请两位民间河长,牵头开展各种形式的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


四、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


目前与武夷山市、浦城县建立了跨区域治水合作机制,分别签订了《关于河道管理跨区域协作联动框架协议》、《南浦溪水环境整治跨区域协作联动协议》,对联络员、信息共享、协作联动事项、打击违法行为等做了规定,加强了区域间协调互动,推动交界地区水污染共防共治,促进水环境全域提升。


五、档案管理规范化向乡镇(街道)河长办推进


区河长办制定《建阳区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五化”标准档案管理目录》,按照河长制工作档案分五类(五化),分别为河长履职规范化档案,河道专管员管理规范化档案,河长办建设规范化档案,问题整改规范化档案,宣传与创新工作规范化档案。统一制作“五化”标准档案的内页封面、档案盒封面,全区13个乡镇(街道)及时完成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用档案规划化提升河长制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