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作为一位家长,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正在吭哧吭哧地忍着巨大的火气教育孩子,眼看就要有成效了,这时候家里的老人跑出来“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孩子一看来了“救星”,立刻抱住老人的大腿开始哭,你的教育一秒破功……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生活中婆媳吵架的场景

最近,在安徽铜陵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情:一位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和护孙子的婆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竟拿刀捅了自己7刀!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邓女士常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平时就因孩子的教育问题闹得关系格外紧张。3月1日晚,邓女士6岁的儿子调皮捣蛋又不服管教,于是邓女士动手打了孩子,结果引起了婆婆强烈的不满,婆媳两人就此发生激烈的口角。

偏偏这时孩子见有人为自己“撑腰”,在一旁哭闹不停。面对一边是不听管教的孩子,一边是指责自己的婆婆,邓女士一时气急攻心,顺手拿起桌边的水果刀,向自己的胸口捅了7刀!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事后邓女士被送往医院抢救,接诊医生担心她是被他人伤害,为此还报了警

这位妈妈的做法我虽然不认同,但同样作为一位妈妈,她当时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教育孩子时,老人如果在一旁无原则地护着或者指责自己,原本不那么生气的,这时候也很难忍住火气了,最后会“变本加厉”地把火发在孩子身上——揍得更狠了。

教育孩子最忌标准不一

在家庭教育尤其是隔代教育中,很容易出现教育孩子的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妈妈通常对孩子要求严格,爸爸平时不怎么管孩子但又时不时跳出来扮演一下“好爸爸”的角色,老人则最喜欢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这种教育标准不一致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1.影响教育效果

孩子虽小却也懂得“趋利避害”,如果家庭中一个人“唱红脸”教育孩子时另一个人出来“唱白脸”护住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会认可“保护”他的那个人,对批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这样一来,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就像邓女士家这样,在教育孩子时标准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这不仅影响婆媳关系,夫妻关系,而且对于长期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3.影响孩子的是非观,容易“毁”了孩子

对于同一件事,一个人说对,一个人说不对,这样不一致的标准会让孩子在是非面前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对与错,从而难以让孩子改正错误,导致孩子在犯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毁了孩子。

既然教育标准不一致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呢?

1.尽量要求老人不要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

老人对孩子通常存在“隔代宠爱”的现象,如果家里的老人有这种倾向,父母最好提前和老人商量好,请老人不要插手孩子的教育问题。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2.教育孩子时家庭成员要相互配合

其实说到底,家庭中并没有人真正希望孩子将来不好,只不过受观念、知识水平的限制,导致方法存在差异,既然根本目的一致,那么“合作”就能实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达成共识:当一个人在教育孩子时,其他人要配合,不要上去“搅局”。只有这样,教育孩子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妈妈教育孩子时奶奶“搅局”,争吵中妈妈拿起刀捅了自己7刀

3.有不一致的意见时私下沟通,不在孩子面前争论教育标准

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存在教育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和讨论,那么不仅会降低教育效果,还会导致“争论失败”的一方在孩子那里失去威信和话语权。因此,当另一个人教育孩子时,即使有不一致的意见也应该私下沟通,直到达成一致。

今日话题:你在教育孩子时,遇到过家人出来“搅局”的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