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三不管",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還記得幾年前被稱為"中國狼爸"的蕭百佑嗎?他的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北京大學,但要說起他的教育理念,可謂是嚴格苛刻。太大如果如果在日常品行,學習成績方面出現差錯,就會受到各種懲罰體罰,當真是"棍棒底下出學霸"。

當然,"狼爸"的教育理念,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難道教育孩子非打不成嗎?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在傳統的觀念中,男孩子今後是家庭的棟樑,要扛起家庭的所有重任。所以孩子的成功和品行很重要,年幼的男孩貪玩調皮無可厚非,很多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恨鐵不成鋼",都會嚴厲的打罵男孩,也試圖讓孩子塑造堅強懂規矩的品行。就像"狼爸"在教育孩子時"不聽話就打,犯錯就打"的理念。但是,對於現在的男孩來說,嚴管真得對他們有好處嗎?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中國自古便講究中庸平衡,任何事情都不能超過某一個"度"。在教育男孩方面,也不能一味地嚴加看管,這樣會打壓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男孩就應該強制管教"的裡面,也可以適當改變。家中調皮搗蛋的孩子,家長在這三個方面不管,孩子將來前途無限,大有出息。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一:喜歡拆東西

年幼的男孩對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探索欲,喜歡將家中的玩具和各種東西拆卸,這些在家長眼中都是"破壞",經常對呵斥孩子,甚至恐嚇。家長這樣看似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其實是扼殺男孩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孩子在拆卸東西,洞察究竟的過程中,大腦會隨著物件的不斷拆卸而靈活運轉。在將整個東西拆解然後安裝之後,孩子的立體感知和創造力也在不斷地增強。

這樣的孩子思維比同齡人更加敏捷,長大後在科研和創造領域都會大有一番作為。從小養成的探索習慣,會讓他們不斷在自己的領域發明創新。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二:喜歡集體活動

有些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和小夥伴玩耍時會被錯誤引導,然後"沾染"上各種不良習慣。像是"貪玩"、"叛逆"、"說髒話"等等。每當孩子表示想外出和小夥伴玩耍時,過於敏感的家長都會阻止孩子,讓孩子在家長身邊獨自玩耍。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逐漸被小夥伴疏遠,變得內向孤僻,久而久之,會對社交產生排斥。

長大之後,不懂得如何融入集體,也變得情商低,成為"獨行俠"。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家長要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加朋友,孩子在社交過程中不但學會了基本的禮儀,也學會了如何說話,在無形之中培養了高情商。今後在生活和職場中,也會遊刃有餘,深受同事和朋友的歡迎。在任何領域和場合,都能放得開,對事業都會大有幫助。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三:好奇心強,敢於冒險

活潑好動是男孩子的天性,當男孩遇到新鮮的事物時,總會忍不住是嘗試。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嚴厲制止,這樣會打壓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比如孩子看都自行車,就會想要學習行駛,家長要耐心引導教育,讓孩子學會這一技能。敢於嘗試是孩子學習積極性強烈的表現,他們面對新鮮的事物,想要學習,長大後在各種領域都能快速適應,取得一番成就。

調皮好動的男孩,家長做到

男孩和女孩一樣,也需要父母溫柔的關愛和適當地"放縱",男孩的"翅膀"沒有被父母緊束,今後才能夠勇敢自由地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