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从心出发,才能到你对面那个人的心里去,用无意识,用心,才能让你的创作有血有肉、有灵魂。--阿斯哈·法哈蒂

伊朗电影《一次别离》以其优秀的叙事和对人性与现实的深刻反映,赢得了多重好评,它以30万美元的低成本,横扫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柏林金熊奖&银熊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获得2400万美元的票房,国内评分网站豆瓣电影也将其列入了"Top250榜单",评分高达 8.7分。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一次别离》剧照

《一次别离》是一部伊朗的现实主义电影,影片讲述了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面对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流产的女钟点工等诸多问题,他们在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中痛苦挣扎的故事。西敏想离开伊朗,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此,她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丈夫纳德却不愿意走,他还有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需要照顾,无法一走了之。西敏一气之下将纳德告上法庭,请求离婚。伤心之余,西敏回了娘家。失去西敏的纳德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不得已,他雇佣了女工照顾父亲,却又发现瑞茨不但对父亲疏于照顾,更将他绑在床头。愤怒之下,纳德将瑞茨推出了门外,瑞茨失脚滑下楼梯,意外引起流产……由此开启一幕幕冲突与矛盾。

导演法哈蒂擅长用"无意识"的拍摄手法,把现实情境一一真实地展现在眼前,下面我们将从"无意识"拍摄手法、男主人公纳德固执的人生、固执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获奖影片,文章结尾将分析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1 导演法哈蒂独特的无意识拍摄手法,带来的感受更直观、更真切

导演法哈蒂拍摄了很多关于家庭题材的电影,因为家庭关系在全世界都具有共同性。每一个家庭问题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会问题,而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在家庭当中发现。无意识创作出来的念头,变成一个作品后,非常容易地连接他人的无意识,以此给观众带来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纳德和西敏

"无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从心出发,用心灵来写作,而不是借助外部力量。影片中无意识拍摄手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 剧本创作的起点来源于无意识,每一部电影都有一个起点在法哈蒂的脑子中

譬如:《关于伊丽》这部电影,最开始只是有一个画面:某个下午,有一个男人面对着大海站立着,他身上的风衣是湿的,静静地往海里看。法哈蒂想了好几年,问了自己好多问题,他是谁?为什么在海边?为什么衣服是湿的?慢慢地就构思出了这部电影。

《一次别离》的拍摄则来源于法哈蒂的爷爷,年老时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法哈蒂的脑海里总有一个画面——儿子帮爸爸洗澡。然后他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只有这个男人在帮爸爸洗澡?家里的其他成员在哪里?是不是离婚了?如果离婚了,那孩子呢?问来问去,最终成为了创作这部影片的源泉。

②无意识不等同于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像财富,有意识像密码,无意识才能创作出好电影

法哈蒂把无意识比喻成银行,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非常大的储存灵感的"银行",这个"银行"在我们的生命进程中不断吸收信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银行",但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打开它的钥匙或者密码。能够找到这把钥匙的人,是生活的艺术家,是创造者,所以无意识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够把存储在银行中的无数的信息和数据,排列、组合、筛选、加工成一个成熟的作品。

③结尾的开放式结尾是无意识的

影片结尾,纳德和西敏是不是离婚,女儿特敏是跟随爸爸还是妈妈,这部影片并没有答案。这样的结尾其实也是一个新故事开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创造关于特敏的故事。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在法院等待结果的纳德和西敏

无意识手法的运用可以带领我们看见伊朗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而审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道德。而这些巧妙地构思和角度更好地表达了导演的各种高超的手法。虽然整部影片没有大场面或是色彩绚丽的图景,仅仅是用一个又一个的镜头记录着一个朴素的生活故事,依然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善、美。

纳德的固执是《一次别离》的导火索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一次别离》剧照

纳德和西敏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人因移民问题产生矛盾,进而去法院要求离婚,从纳德和西敏的离婚开始,之后所面临的一次次选择,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我们无法探讨谁对谁错,只是希望从这些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以及反省我们自身的生活如何继续下去。

① 坚持原则的纳德有时给人感觉有些冷漠,他从来不会妥协

影片开头,纳德和西敏在法院要求离婚。他们的离婚不是因为由于感情破裂,而是选择的道路不通。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纳德看着西敏离开

西敏执意要出国,她在争论中说:“作为母亲,我不愿我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西敏对当时的社会、对祖国已经失望了。而丈夫纳德为了照顾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坚持留下。虽然西敏表示,父亲已经认不得他,但他不在乎父亲是不是认得出他这个儿子,他说:“但我知道他是我父亲。”对纳德来说,祖国就像他父亲一样,哪怕父亲已经不再认识他,已经将他忘记,但他心中仍然存着无限温情。

在西敏拉着行李回娘家时,纳德没有说出一句挽留的话,自始至终,纳德和西敏没有感情上的交流,他们相敬如宾。西敏在车里打电话给朋友:

我们一起生活了十四年,他却一次都没有提出让我留下。

西敏感到非常伤心。

在我看来,在同一个屋檐下,纳德和西敏名义上是夫妻,是爱人,然而他们之间没有挽留,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浪漫,西敏已经对纳德失去了兴趣,纳德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不愿向西敏低头,哪怕他将独自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哪怕有可能面对和女儿特敏的分离,他依然不屈服,他固执、倔强,因为他的选择,开始了

第一次的分离。

②纳德的中产阶级身份导致他漠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纳德和索玛雅谈话

瑞茨是纳德请来照顾父亲的钟点工,纳德是中产阶级,有车、有钱,家里房子很大,家具讲究。瑞茨家则和纳德家明显属于两个阶层,瑞茨怀着身孕,带着女儿,为了替丈夫还债,挣扎着出来做事。对于瑞茨所处的境域,纳德认为和自己无关。他提出的工资瑞茨不太满意,当瑞茨卑躬屈膝地想要多争取一点薪水时,纳德拒绝了。在下一幕场景中,瑞茨的丈夫隔着玻璃和纳德讨价还价的时候,他也一样没有答应。

对纳德来说,瑞茨一家完全和自己无关,她仅仅是下层人士,她生活的好坏和自己无关,他仅仅是一个护工,一个被雇佣的人,付出劳动力的人。

③纳德不懂尊重和爱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瑞茨和丈夫

纳德和西敏回家,发现家中没人,父亲倒在床下,手被捆在床下。他第一反应是先去翻厨房抽屉里的钱。当他发现钱少了,立刻认定瑞茨是一个小偷。他顺手一推,将瑞茨推倒在楼梯上。瑞茨流产了。这是第二次分离,是瑞茨和她腹中四个月的胎儿的分离。

纳德和西敏赶去医院看瑞茨,纳德此时的心情是内疚,他才开始意识到瑞茨是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而不是一个完全没有感受的生物。瑞茨的丈夫是一个典型的贫民,窘迫不堪,他一记仇恨的拳头打向纳德,瑞茨的丈夫对纳德这类中产阶级阶早已有了深深地怨恨。

纳德在生活中, 与底层阶级接触较少,他交往的是和他同一阶层的,思维早已固化,在他看来,底层阶级是没有人格的,尊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皮囊。

④亲情面前,他也曾犹豫是否说谎,最终,他把选择权交给了女儿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为父亲撒谎后的特敏哭了

特梅不止一次地问父亲纳德:你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瑞茨怀孕?纳德说,他不知道。特梅却使用自己的视角去分析求证,法院要求特敏为父亲作证。纳德什么都没有对特敏交代,选择让女儿自己去面对。

他做好了两手准备:女儿说出真相,他就去坐牢。女儿说谎,他就可以逃避责任和惩罚。这是第三次分离,是女儿特敏和童年说再见的分离。

特敏为父亲撒了谎,特敏的选择是一次别离,从这时起,特梅离开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已经跨入了是是非非的成人世界。

⑤给父亲洗澡时,纳德哭了,但是他依然没有低头要求西敏回来。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纳德给父亲洗澡,抚着父亲的背痛哭

有一幕场景,纳德在父亲被瑞茨绑住手脚后,给父亲洗澡,洗着洗着,纳德在父亲的背上哭了起来此时的纳德多么无助,多么寂寞,有话没处说,有困难没人帮,他始终决定要独自扛起这一切,哪怕再难,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底线。

⑥纳德固执衬托出了瑞茨的固执,她被纳德怀疑投钱,所以固执地不说出孩子已胎死腹中的真相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女佣瑞茨

纳德在解决和瑞茨一家的矛盾时,单纯认为他们是想要钱,给钱就代表自己真的是这次事故的主犯,他的自尊不允许他这样做,迫于西敏和特敏的压力,他不甘心被白无故地毁掉自己的尊严。

在西敏和特敏眼中,纳德顽固不化,不愿意花钱来挽救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这是原则问题,是道德问题,与钱无关。

最终纳德赢得了清白,赢得了尊严,却输了妻子。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真切地看到一个自私、固执、多疑、倔强、不肯向妻子、不肯向护工低头、无论如何都要维护自己自尊的纳德出现在眼前,导演的笔触细碎、繁琐,像讲述一场日常所见的家庭纠纷,利用无意识手法一点点呈现在观众眼前,让我们对纳德这个人物又怜又恨。

这对即将离婚的夫妻,打着"为了女儿"

的借口,却不约而同地伤害了她。纳德固执,西敏倔强,谁都不愿意向对方低头,他们把女儿推向了不知所措的境地,也把女儿推向了成熟。

在我看来,以上的三种分离是纳德的固执造成的,纳德夫妻的误会、冷漠都是因为固执而导致谁也说服不了谁。西敏要离婚,是因为纳德不愿意抛下父亲和她一起移民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结婚14年了,他连一句挽留都没有。

纳德不光是个好父亲还是好儿子。在妻子的强硬态度前,他唯有抱着爸爸痛哭,承担着一个人的脆弱。爱与不爱,其实无须多言,适当地时候能放下那些所谓的“尊严”和“原则”,大方地承认自己的“不舍”才最重要。他败在了“较真”和“固执”。因为他的选择导致了一次又一次别离的产生。

固执带来的伤害,是两位儿童世界的天真与破灭

《小鞋子》中,以儿童的视角彰显了电影中的纯净、诗意和情怀。在《一次别离》中,女儿特敏和索玛雅成为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及参与者,就是在这种参与中,特敏和索玛雅由亲密走向了陌生,由童真走向了成熟。

影片中多次对两位孩子纯净、锐利的眼神给了镜头特写,而最后,特敏的眼神充满了痛苦、失望和不信任,索玛雅眼神中的那抹和年纪不相符的阴郁,统统宣告了存在于她们身上的那种纯净和天真的破灭,以及成人世界对儿童的伤害。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纳德女儿特敏

从特敏的角度来说,她坚信,守在爸爸这边,妈妈就不会走

。她希望父母能复合,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纳德和西敏打着"为她好"的旗号,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能怎么样,当她走上法院为了父亲而出庭作伪证时,回家的汽车上,特敏独自以泪洗面。她无助的在诚实与谎言中徘徊着,最终还是撒了谎。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瑞茨的女儿索玛雅

瑞茨的女儿四岁的索玛雅,对纳德说出"我妈妈没有拿钱"

时,那是一种勇气,在法院、在医院、在瑞茨和西敏的谈话中,索玛雅用她稚嫩的眼神看着这个她似懂非懂的世界。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瑞茨的女儿索玛雅

当成年人之间卷入了谎言与争吵的旋涡时,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也随之悄然改变。曾经的她们在特敏家欢乐的玩桌上足球,那时活在天真与快乐之中。影片最后,当所有的矛盾都在瑞茨家爆发时,听着自己父母那绝望的哭泣与吼叫,她露出了阴郁而怨恨的眼神。

依我看来,她们的父母用阶级矛盾提前结束了她们纯真的童年,然后这种矛盾在她们的心中蔓延开来,并传承下去,成年人的固执使她们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生活本就不易,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譬如纳德一家,有些人,在努力地“生存”,譬如瑞茨一家。生活就是不断地遇到挑战和危机,只有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不同个性才能展现出来。此时的挑战和危机犹如一个层面,层面的底下是生活,要把层面活生生地拉开,才能看到真正的生活。


从伊朗导演法哈蒂“无意识”拍摄手法,看《一次别离》的固执人生

孤独的纳德和特敏

这部片子对于我们现实的意义在于,西敏与纳德、瑞茨与特梅内心的矛盾多多少少在我们身上都存在着,甚至伊朗社会的许多方面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有许多相似性。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别离,所有人的选择会汇聚成巨大的社会力量,进而改变整个国家。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必须面对和自己内心的撕扯,是忠于自己,还是违背良心,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再三去反思。

社会和家庭都充斥着矛盾,正因为有这些矛盾,我们感到累和疲倦,社会中的每个成年人都在坚守自己的底线,公平,正义、真理等等,而且他同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家庭,亲人……法哈蒂的“无意识”拍摄手法希望观众能体会到那种坚守所带来的疲倦,而这种坚守,是来自社会,传统,性格,教育,文化……这一系列因素造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恰恰这就是人们的生活常态。

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别离,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自己的内心的撕扯与挣扎,是忠于自己,忠于道德,还是隐瞒和欺骗。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人性是复杂而多面的,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在一次次的选择和一次次的别离中完成。

生活本就不易,但我们仍要满怀希望地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