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學習這種思維方式:辯證思維讓你更全面地認識事物

大家好,我是頭部思維的創作者,致力於讓讀者們開心快樂。喜歡我,點關注不迷路。


學習這種思維方式:辯證思維讓你更全面地認識事物

圖片來自互聯網


辯證一詞,我們聽得最多是在哲學這門課程中,辯證的含義有兩種。

其一是:辨析考證。

其二是:指人們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程的正確反映,即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

我們今天說的辯證思維就是其二。

塞翁失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就當前發生的事情來看,認識和觀察到的都是片面的,靜止的觀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孤立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模式。而塞翁的認識則不同於其它安慰他的人,他認為事情的好壞是變化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他做到了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對問題的看待有整體概念。

辯證即看問題的眼光要全面

辯證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將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從其內在的矛盾的運動、變化及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繫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本質上系統地、完整地認識對象。

我們在學習和觀察中,形成了對事物的獨特見解,並在與他人的辯論中,不斷摒棄自己見解中有出入的地方,最終形成了對事物全面的、正確的理論概述。這個過程就是辯證思維模式。

如何做到全面的看待問題呢?

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不止在塞翁失馬的故事中,我們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還有好多故事都告訴著我們事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殺雞取卵、刻舟求劍、等等。

二:凡事都要一分為二

辯證法,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之前的一句話,我特別欣賞,是這麼說的: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


學習這種思維方式:辯證思維讓你更全面地認識事物

圖片來自互聯網


什麼意思呢?

在中國近代有一位老人,在自己將要遲暮之時一個人揹負了所有的罵名,為了拯救這個已經破敗不堪的國家他四處奔走,與外國人交談時他低聲下氣,只為將賠款儘可能縮小。在他死後他遭到所有人的唾棄,百年曆史中他一直以“賣國賊”的形象存在於初高中的歷史書中,他就是李中堂——李鴻章。

當再查閱他的資料後,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就當代去評說某個歷史人物的時候,也是要一分為二的分析,論功講過。

三、更多的是要用樂觀的積極的態度看待事物

愛迪生在研究了8000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後,有人問他:你已經失敗了這麼多次了,繼續研究有什麼用?愛迪生說,我從來都沒有失敗過,相反,我發現了8000多中材料不適合做燈絲。

一個老太太的倆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開傘店的,二女兒成為洗衣店的主管。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兒家的雨傘賣不出去,雨天又擔心二女兒的衣服曬不幹,整天憂心忡忡的。後來有人就對老太太講“老太太,您真有福氣,晴天二女兒顧客盈門,雨天大女兒家生意興隆。”老太太這麼一想,哎,還真是啊!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都變得開心起來。

真理就住在謬誤的隔壁

從辯證思維法的特點來看,是從對象的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中,從其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繫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整體上、本質上完整地認識對象。

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出現過許多的“謬論”,當然正是這些“謬論”,才有了科學的認識,進而發現真理。

像從最開始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探索,從而產生的形而上學,詭辯論等等,雖然在現在看來,這些觀念都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謬論,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觀念。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在學習中觀察,在總結中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