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武器”搶救重症患者:中日醫院醫療隊3臺ECMO+CRRT同時運轉

3月2日深夜,同濟中法院區的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接到通知,在24小時內將要收治兩名需要採用ECMO救治的危重患者,需要即刻做好準備!通知剛下達不久,一輛救護車閃著刺眼的燈光疾馳而至。

接到通知後,中日醫院醫療隊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副主任段軍首先在工作群內臨時調整排班,增加夜班工作人員,並暫停輪休。危重病人管理組組長李敏醫生剛剛結束白天的常規工作,旋即重返醫院,一同參與病人的收治。護理組接到通知後立即對病房進行清潔佈置,並安排最有經驗的ICU護師一對一管理。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4日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ECMO俗稱人工心肺機,確實能夠為重症病患者提供一定時間的心肺支持,按照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六版的要求,建議對常規治療不佳的重型、危重型的病例可採用ECMO進行挽救治療。

這是一例異常複雜的病例。患者早在1月底即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外院ICU治療已有月餘,病情卻始終無法有效控制,併發生了嚴重的繼發感染,呼吸衰竭後繼而造成全身多臟器衰竭。

截至3月3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7433例(其中重症病例6416例),累計死亡病例2981例,其中湖北累計死亡病例2871例(武漢2282例)。

新冠病毒往往是攻擊人體免疫系統,最後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見的死因是呼吸衰竭、頑固性缺氧不能糾正引發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同濟中法院區接診的更是一例特殊的病例,因為患者本身也是一名外科醫生,在工作中不幸感染。為了全力開展救治,中日醫療隊在接診後的第一時間就啟動了ECMO+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危重症治療領域的“重型武器”。這兩樣武器的使用,可以部分替代患者已被病毒蠶食的雙肺,並清除體內毒素,為進一步治療爭取空間和時間。

“重武器”抢救重症患者:中日医院医疗队3台ECMO+CRRT同时运转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曾表示,截止到2月11日24時,全國共報告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佔到全國確診病例的3.8%。其中有6人不幸死亡,佔全國死亡病例的0.4%。

獲取深部痰標本

然而“重型武器”的使用,對醫護的要求都極高。由於儀器對患者的呼吸、循環、凝血、電解質等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需要十分嚴格的監測。護士每四個小時抽血、查血氣,同時還要對各個穿刺管路進行維護,加之為病人翻身、俯臥位、吸痰,一刻也不能休息。

同時,醫生需要緊盯各個參數變化,根據化驗結果第一時間調整ECMO轉速、流量和抗凝劑量等,同樣徹夜不眠。醫護緊密配合,協同工作,力保病人轉入後病情相對平穩。

第二天一早醫療隊接到通知,第二例患者即將於中午到達。詹慶元主任在早交班時對病房工作進行了整體安排,為每一位危重患者制定了詳盡的治療方案,同時再三強調了病房內感控的具體要求。

危重症管理小隊兵分兩路,李敏醫生和呼吸治療師夏金根再次出發,負責第二例患者的轉運;副組長馮瑩瑩帶領其他組員開醫囑,調試儀器、準備藥品。為了加強危重病人的護理,嚴控院感,趙培玉護士長再次協調人員,兩人一組、專人專戶,為此很多護士都犧牲了本就有限的休息時間。

“重武器”抢救重症患者:中日医院医疗队3台ECMO+CRRT同时运转

(中日醫院醫療隊分組交班,佈置工作)

中午1點左右,各路人馬會師於病房汙染區,連接呼吸機、上ECMO、CRRT,床旁超聲檢查,孫菁護士長更是第一時間為病人放置PICC,彼此間分工協作,有序、高效的完成了第二例病人的收治。目前這兩例患者在轉入同濟中法病區後24小時內均已順利實施經皮氣管切開術,獲取深部痰標本明確病原學,病情危重但相對穩定。

至此,加上之前一例危重病患,病區內正同時為三例患者進行ECMO+CRRT治療。隨著全國防控戰疫的不斷深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量已經開始逐漸下降。但對於中日醫院醫療隊所在的同濟中法院區C6東病房而言,在武漢的工作還遠未結束。

為了疫情防控需要,國家衛健委從中日友好醫院等六家在京委屬委管醫院,抽調醫護專家組成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於1月26日起分批次馳援武漢。中日友好醫院作為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發揮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優勢,派出整建制的醫療團隊以及完備的危重症救治儀器設備,承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6東病區重症患者救治任務。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