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 题/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 文/雨笠烟蓑,60后铁路职工,年纪大了,眼前的事看不懂,记不住,只能聊聊从前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电影《囧妈》的故事纯属虚构,但那趟K3/4次国际列车已经开行了60年。列车穿越亚欧大陆,经过3个国家,全程运行7867公里,运行时间126小时。

那是一趟有故事的火车。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囧妈海报)

春节期间上映的《囧妈》描述了北京-莫斯科K3次国际列车上发生一系列故事。电影中的情节纯属虚构,但这趟国际列车确实发生过很多真实的事件。

北京到莫斯科有两趟国际列车:一趟是莫斯科-乌兰乌德-满洲里-北京19/20次,由俄罗斯铁路提供车厢并担当乘务,这是世界上运行距离最长的国际列车,全程运行9001公里,运行时间141小时。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满洲里站旧貌)

这趟列车于1951年开始开行,当时是两国车厢分别在本国境内运行,旅客在满洲里站换乘。1949年毛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就是乘坐国内专列到满洲里,换乘苏联专列出境。

1954年改成全程使用苏联车厢,车次定为1/2次,列车在后贝加尔站换轮,旅客不再换乘。1970年中国将毛主席故乡长沙到北京的列车命名为1/2 次,这趟列车就改成了19/20次。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后贝加尔站换轮作业)

另一趟就是北京-乌兰巴托-乌兰乌德-莫斯科K3/4次,由中国铁路提供车厢并担当乘务。

1952年,中国、蒙古和苏联政府签订了关于修建集宁-乌兰巴托铁路并开办国际联运的协定,其中集宁-二连段由中国按1524毫米轨距修建。

1955年12月31日集二线铁路与蒙古接轨,次年1月开行北京-乌兰巴托国际列车,在集宁南换轮。

1959年开行了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列车,由苏联铁路提供车厢并担当乘务,1960

年5月24日起改为由中国铁路担当。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K3次国际列车在俄罗斯境内)

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于1965年将集二线轨距改为1435毫米,换轮地点也随之改在二连进行。

2018年以前,3/4次国际列车经由老京张线,这条铁路1909年通车,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也是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八达岭脚下的青龙桥站有一条著名的“人”字形展线,列车运行到这里要掉头行驶。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青龙桥火车站)

上世纪70-80年代,北方交通大学(现称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的学生在上第一堂专业基础课《铁道概论》之前,要在老师带领下,从西直门乘火车到三堡站下车,沿铁路线步行到青龙桥,体验铁路建设者的艰辛,拜谒詹天佑塑像。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詹天佑塑像)

这条铁路线的南口-居庸关称作“关沟段”,坡度达到34‰,是中国铁路最陡的坡道。

从南口到居庸关是上坡,需要两台机车牵引,反方向则是长大下坡,列车运行到这里,检车乘务员要下车安装“风角”,作用相当于汽车上的防抱死系统(ABS)。

为保证安全,机车还专门装有“沙箱”,当制动效果达不到要求时,可以向钢轨上撒沙子增加摩擦力。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制动中的车轮)

纳乌什基事件

纳乌什基靠近恰克图,恰克图历史上属于中国,雍正5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允许俄商在此从事贸易,恰克图逐渐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万里茶路”的中转地。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俄罗斯边境小城恰克图)

沙皇时期在恰克图设立了海关,一些商人为了逃避关税,私下选择从纳乌什基绕过恰克图。由于这个秘密只能口耳相传,于是纳乌什基(俄语中“耳语”的意思)就成了这里的地名。

二战后苏联将2万名日本战俘押送到蒙古修铁路,将乌兰巴托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起来,国境站就设在了纳乌什基。

1963年,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3次列车乘务员在纳乌什基国境站与苏联边防和海关发生冲突。苏联方面决定将列车、乘务员和乘客遣返。

中国乘务员拉车厢内的紧急制动阀,使列车无法移动。这种情况下,苏联方面竟关闭列车制动机,用仅靠机车制动的极端方式将列车推回蒙古境内,史称“纳乌什基事件”。

尽管中苏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人员交往几乎全部中断,有时一列车上只有几名乘客,但中国和苏联铁路担当的两趟国际列车却都没有停运,两国在这方面保持着一定的默契。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纳乌什基站)

关恒广事件

1974年1月,苏联驻华使馆三秘谢苗诺夫在北京朝阳区西坝河与派遣特务李洪枢交接情报和活动经费时,被“世界五大情报组织”之一的朝阳群众和公安当场抓获,随后被驱逐出境。

谢苗诺夫事件使苏联政府颜面尽失。苏联情报部门寻机报复,但中国驻苏使馆已经收到国内通报并采取了预防措施。这时候,克格勃发现一名中国外交官关恒广正在4次国际列车上。

在1月19日中国宣布驱逐谢苗诺夫等人的当天,一名苏联女乘客在伊尔库茨克站登上了4次国际列车,坐到关恒广身边,随手把一本杂志塞给关恒广。

关恒广下意识地伸手一接,这时突然冒出几名苏联特工,一阵拍照后将关恒广押下列车,以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将其驱逐出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关恒广事件”。

苏联解体后,关恒广被任命为首任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并于1997年重返莫斯科工作。2018年关恒广去世,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第一时间发来唁电,对关恒广给予高度评价。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位于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的克格勃总部)

国际列车大劫案

90年代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失败,经济崩溃,物资匮乏,百姓生活陷入困境。一些中国商人抓住时机,利用国际列车带服装沿途售卖。

当时,用卢布从莫斯科买一张到北京的往返车票仅折合10美元,这些“国际倒爷”索性每个人买一个包房,里塞满了羽绒服、皮夹克。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站,K3/4 国际列车的始发/终点站)

由于北京站限制每名旅客携带品重量不能超过50公斤,这些人在进站时就尽可能多地把服装穿在身上,三伏天有人竟在身上套5件皮夹克。

进入俄罗斯境内,每到停站就打开车窗叫卖,羽绒服(其实根本没有羽绒,填塞的全是鸡毛)5000卢布一件,站台上的人根本不问尺寸,拿一件就走。那段时间,3次国际列车被称为“带轮子的商店”。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叶卡捷琳堡,国际列车在这里跨过亚欧分界线)

国际列车在俄罗斯境内运行期间,国内乘警不能出境执法,而俄罗斯警察又不能随意上中国车厢,国际列车便成了法外之地。一些人看准这个漏洞,在车上干起了抢劫的勾当。他们混在旅客当中,等沿途货物卖的差不多了,便亮出砍刀,挨个包厢抢劫货款。

这伙人胆子越来越大,终于闹出人命,惊动了高层。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电视剧《莫斯科行动》)

1993年6月10日,北京铁路公安局的一队便衣警察秘密登上了3次列车。一路上他们不动声色,到了莫斯科,便在俄罗斯警方的配合下,将参与抢劫的犯人全部捉拿归案,带回国绳之以法。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经历过60年风雨的K3/4次国际列车,其实比囧妈更有故事

(K3/4次列车行驶在蒙古境内)

这段历史后来被拍成电影《中俄列车大劫案》和电视剧《莫斯科行动》。据说,其中几名罪大恶极的抢劫杀人犯被判处了极刑。

这趟国际列车承载着太多故事,关注我,且听我下回细细道来~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