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table><tbody>

2017年11月13日,由中药材天地网、中国网、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健康道地资源持续挖掘行动——“天地良药万里行浙江磐安站”活动在磐安成功举办。”期间,浙江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经验暨市场行情、质量研判分享会上,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刘菲菲女士,就“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这一行业所关注的焦点议题,进行了分享。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EO刘菲菲女士做工业企业领域的主题演讲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

刘菲菲女士向各位在座嘉宾分享了《“互联网+道地药材”如何有效服务于工业企业》,演讲从资源的可持续、质量的稳定性、成本的可控性三个维度来阐述,其中融入了她在中医药行业扎根15年的丰富实战经历。

一、资源可持续性

在阐述“资源可持续性”这点时,她表示需要通过十大工程产地赋能,才能聚力打造核心优势!

1、优化中药材贸易链

长期以来,产地只是一味地种植,对市场终端客户需求不了解,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种植道地药材与普通作物经济价值区别不大。

服务基地与需求端无缝连接,有助于开展个性化的订单种植,促进道地产区中药材优质优价。

2、中药材质量标准需要源头决定

长期以来中药材都是讲市场流通标准,而不是产区质量标准,产品定价权处在市场流通环节,而不是种植端,极不利于中药材种植端的健康发展。

若基地在源头制订中药材质量标准,从源头确定中药材的大小、色泽、质地、含量、气味等标准,不仅能促进前端种植业全方位提升,也可以杜绝流通环节的参杂使假。

3、信息高地当仁不让

长期以来中药材市场动态都是市场在发出声音,产地声音微弱,但是产地处于前端,具有发言的先天优势,发声之地即品牌高地、品牌高地即经济高地。基地将充分利用天地网信息平台实时发声,让产地重回信息高地。

4、强化订单种植,保障产区生产稳定

订单农业有利于生产端的产量、质量、价格稳定,也利于需求端的货源、价格、质量稳定。基地完善订单承接能力,主动创造订单种植,引爆后端发包,让订单惠及千家万户。

5、走精细化农业种植道路,优质优价产地造

由于长期优质不优价,中药材与其他农作物一样,种植生产粗放。随着产地能力提升和信息透明,基地将为产地开启精细化农业种植道路,让优质优价产地造变成现实。

6、弱者抱团取暖,一样享用前沿科研硕果

土地分散、农户经济弱小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分散的农户由于产能低,没有能力做生产科研的前沿探索。基地通过引进衔接引入科研单位指导产地生产,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已陆续成为基地定点科研单位。

7、优质原料探索优质加工工艺

原料好、加工好、药才好 ,国务院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产地“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中药材源头加工是中药材品质保障的重中之重,产地加工工艺的先进性是品质保障的基础。产地具有独特的原料分级优势,基地将系统地探索优质加工工艺。

8、药材质量源头检

源头检测、源头分级是减少外源物“污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多层次划分药材等级的最佳环节,基地承接该项工程,也为药厂、饮片厂、外贸等各方需求单位创造了更多的个性化的等级需求。

9、探索中药材最佳仓储环境

当前中药材大量存放在分散的农户家中或在流通环节的药商库房,储存条件散乱差;中药材前端集约化、个性化仓储是中药材品质保障的基础。

10、产业优势形成行业高地,还需再造一个经济洼地

产业高地离不开大量资金落地,标准化仓库、标准化药材、无缝连接的供需环境为产区创造了安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条件,供应链金融是需求端、流通端、生产端的放大器,也是生产端和需求端合作的粘合剂;基地将陆续开发和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二、质量的稳定性

药材质量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体系的不稳固,而把控药材质量需要从种源、种植、加工、仓储等方面着手!

刘菲菲女士在谈及药材的质量问题时提出“一个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并且通过精炼出2017年质量疑难风险品种目录 ,而归结出药材质量不达标的各种因素!

1、药材在多基原质量有差异、资源匮乏造成的质量疑难

2、野生变栽培、药材无硫化、饮片炮制后性状改变造成的质量不符

3、因检测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质量不符,包括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等标准

4、药典含量标准限值过低,检验误差较大造成质量不符

5、含量指标中多个指标存在负相关性造成的质量不符

2017年质量疑难风险品种目录

以浙贝母为例,在产区浙贝母分为大小贝,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药典》中关于浙贝母的描述为,大贝: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株贝:表面类白色浙贝片,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药典上浙贝母描述性状为传统熏硫贝母,无硫品的性状与标准不符。

三、成本的可控性

最后刘菲菲女士关于成本的可控性做了重要解读,通过质量管控、信息管控、渠道控制三个方面实现成本的可控性。

控制成本首先要分析成本上涨原因,而价格上涨有四个因素,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扬、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扬、生产力破坏型价格上扬、资金推动型价格上扬。以上四种类型是主涨价类型,有些产品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次每个品种的产量、需求库存的变化也是成本可控性的重要因素。而产量方面需要监控,该品种是野生货还是家种货;产区是否集中、是否扩种、转移;单产是否增加;品种为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种植和加工技术的复杂性、成熟性及人力劳动成本等。

需求量则需要关注,用途、增加、伪品使用等情况。用途的主判断因素为该品种为药用、药食两用、药品和保健品、药品和调料,是否为名牌产品中配方;总需求量是否有增减,特别是功能性增加的品种;伪劣品的情况,一般替代品种较多的药材,一定要观察其替代品的价格及数量。

而库存需要明了三点:库存量同期比较是高、中或者低;关注在产新前库存见底或即将见底的大品,特别是库存量低于总流通量的10%,及生产恢复有困难的品种(多年生、人工用量大、土地受限等);对使用量低于产出量,但仍有一定库存量的品种。

再者也是成本的可控性最不好掌握的一种,那就是人气。是否有庄家参与或者外来资金介入;小商小贩的关注度是否很高等等都有成本可控性的关键。

更多药材行业权威资讯,请关注中药材天地网网站更新!

免费发布供应信息,求购信息,天地网为你撮合交易!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