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下行通道 中小養殖戶如何度過“豬週期”?

豬週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週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是“供給不足→豬價上漲→養殖規模擴大→供給過剩→豬價下跌→養殖規模縮減→供給不足”的循環,也由此造成了豬價明顯的週期性波動。

“目前商品豬出欄價低迷,是由於產能過剩引發的。2017年,隨著家庭散養戶與小型散養戶的退出,半自動人力化養豬逐漸被全自動的機械化養豬所取代,養豬業的生產效率逐漸提升,2017年全年豬肉產量5340萬噸,同比增長0.8%,超過了我們的消費需求。生豬價格低迷遭到最大傷害的莫過於中小型養殖戶,但危機就是機遇,養豬戶應以提升生產效益為主要抓手,通過生產設施條件的改善及管理的加強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跟上現代畜牧業發展趨勢。”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葉耀輝說道。

近來,雖然全國有21個省出現豬價反彈,但多數專家認為,這只是短期反彈,豬肉價格仍處於下行週期,養殖戶不可掉以輕心。

商品豬養殖戶的窘境

4月22日,吃過早飯,繆帶弟就和工人準備好飼料,開始餵養嗷嗷叫喚的商品豬。今年27歲的繆帶弟是土生土長的柘榮縣城郊鄉際頭村人,她的養豬場就建在離村不遠的山坳裡。“過去都是自然配種圈養模式,生豬出欄率低,養殖效益也不是很好。近年來,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採取人工配種,實行產房科學化等標準化養殖模式,養殖規模也逐漸擴大。”繆帶弟說,正當效益漸漸有所好轉時,豬價下跌給了她一個措手不及,這3個月損失了100多萬元。

去年,生豬出欄價達到每公斤15.8元的新高之後,幾乎所有的養殖場都擴大了養殖規模。繆帶弟也不例外,養豬場最高峰時,生豬存欄量達到5000多頭。“現在經過減欄只剩下2000多頭生豬了。”繆帶弟鬱悶地說道,隨著今年豬價的持續走低,最低時生豬每公斤出欄價跌到10元左右(成本價每公斤14元左右),為了減少損失,她只能忍痛出售。

繆帶弟算了一筆賬,目前養豬場有大豬、中豬和小豬2000多頭,大豬每天要吃3公斤全價飼料(營養搭配好的飼料),中豬2公斤,小豬一般在0.5至1公斤左右,平均每頭豬一天要吃1.5公斤飼料。而它們吃的飼料都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哺乳期的豬吃的是哺乳料,每包(40公斤)160元,懷孕期的豬吃的是懷孕料,每包120元,仔豬料好的要190元左右,中豬料120元,大豬料115元。”這樣算下來,每天就要消耗3000公斤的飼料,加之每噸飼料上漲50元左右,因此出欄一頭生豬要虧損500至600元不等。

位於尤溪縣西濱鎮的一家小規模養豬企業,現在備案存欄2000多頭豬。企業負責人劉敬皺著眉頭說,從今年1月起,企業就全力拋售已養成的大豬,存欄數已降至1700多頭,多為中豬和哺乳小豬,大豬存欄僅剩100多頭。

養一頭豬,算上飼料、人工成本、母豬及藥物保健等各種費用,一頭豬的養殖成本至少要每公斤12元以上。每賣出一頭大豬就虧損200元至300元,豬價低位運行後,公司賣出1000餘頭豬,一下子就虧損了20多萬元。

尤溪縣農業局畜牧站站長張宏盛說,2017年底,尤溪縣有存欄2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118家,其中存欄5000頭以上養豬場8家,存欄約22萬頭。因近年生豬價走低,加上玉米等飼料原料的價格有所回升,養殖成本增加,不少養殖戶開始減欄,目前全縣生豬存欄減至20萬頭左右。

專家建議要有差異化養殖理念

“在整體豬價都不理想的環境下,中小養殖戶應該有差異化養殖理念。”寧德市農科所高級畜牧師王金寶說。他解釋說,中小養殖戶之所以規模不大,就是因為缺資金。缺資金,技術、工藝、設施就跟不上,因此,同樣生產規模,與現代化養殖場相比,養殖成本就更加高昂。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在當前豬價低迷的情況下,大型的養豬場能夠抵禦市場風險,中小養殖戶就舉步維艱了。

缺資金現狀,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但養殖觀念卻可以改變,在殘酷的競爭中,更要有差異化養殖理念。

這個差異化是養殖種類的差異化,中小養殖戶要揚長避短,可以養殖當地的特色豬,這樣就不會與大企業正面競爭。這個差異化是養殖方式的差異化,綠色無公害豬肉是市場的需求,豬是雜食性動物,中小養殖戶要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使用低成本飼料原料代替部分全價料。

這個差異化是消費人群的差異化,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量身養殖各自口感的豬肉。

這個差異化是銷售渠道的差異化,中小養殖戶可以從網上訂購價廉物美的飼料,也可以網上銷售質高價優的豬肉,讓“互聯網+養殖”成為中小養殖戶躲避風險的港灣。

王金寶說:“總之,千方百計降低養殖成本,提升所產肉豬的競爭力,是差異化理念的根本。”

特色養殖並不是唯一出路

日前,記者來到福州市臺江區廣達路420號,這裡是福安野花豬福州專賣店。售價板上寫著:五花肉56元/公斤,排骨90元/公斤,豬蹄76元/公斤。

專賣店負責人楊進軍說,這個店已經開張1年多了,他們每天到福安進貨,在閩侯食品公司上街屠宰場宰殺後供應市場,一天能賣到10頭左右。專賣店是定人定量銷售,要事先預約,否則就買不到。

65歲的顧客王一妹說,這野花豬味道很好,特別是豬蹄更勁道,她隔三岔五就來買一次。當問到價格是否能接受時,她的回答是:“一分錢一分貨。”

每到早上8點,在福安松羅鄉松羅村的兩坵田山頭上,都能聽到陣陣歡快的哨聲。哨聲中,1000多頭福安野花豬,成團成夥湧向飼料投放點,“哼哼”吃起地瓜、黑麥草等飼料。福安市山地野花豬生態放養基地的負責人鄭建全說,這些豬都在山林中放養,平時各自找食,吃青草、野菜,喝山泉水。為了讓豬長得更好,每天上午8時、下午4時,基地就給散養在外的野花豬補充飼料。

“豬飼料都是自己種的,肥料是豬的糞便。這些豬要放養1年才能出欄,出欄價每公斤在30元左右。”鄭建全補充道。

寧德市農科所高級畜牧師王金寶還是福安野花豬養殖推廣負責人。他介紹說,福安野花豬適應性好、生活力強、耐粗飼,肉質風味好。放牧飼養福安野花豬投入少,見效快,飼養成本低,效益高。鄭建全原本是松羅村的貧困戶,2015年9月開始養殖福安野花豬,2年多的光景,他的資產就達到了100多萬元。

據記者瞭解,截至目前,我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豬類品種有槐豬、莆田黑豬、閩北花豬、武夷黑豬、官莊花豬。但近幾年來我省最廣泛養殖的豬類品種,卻偏重於長白(蘭德瑞斯)、大白(約克夏)、杜洛克等外來品種。主要是看中外來品種豬的生長速度快、出欄週期短的優勢,卻未看到養地方品種豬有兩個長處。其一,地方品種豬大都形成了定向銷售渠道,生長週期長,養殖總量不高,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小,對“豬週期”衝擊有較好的抵抗力。其二,地方品種豬是本地千百年間馴化形成的品種,對環境有更強的適應性,表現出耐粗飼、早熟、繁殖力強的特點,肉嫩、味香,具有廣泛的市場知名度。

專家指出,隨著我國逐步放開冷凍肉製品進口數量,將不斷稀釋消費市場對豬肉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造成豬肉價格持續走低的一個因素。因此,特色化養殖也需要緊跟市場節奏,適度調控養殖總量,切忌一哄而上。

專家建議,未來,生豬產業可以走產—供—銷—加全產業鏈的模式,對每個環節進行成本的精準控制,有效降低成本。通過調整上市時間,消化過剩產能等綜合手段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養殖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