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武漢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武漢站位於武漢市洪山區楊春湖畔,毗鄰武漢東湖。作為武廣高鐵的始發站,武漢站於2009年12月26日建成啟用。之後,隨著京石武客專、漢宜客專、滬漢蓉快速通道、武石、武岡、武孝城際鐵路的相繼開通運營,武漢站開行了至北京、青島、濟南、福州、廈門、哈爾濱、南寧、貴州、昆明、珠海、蘭州等地的高鐵線路,形成以京廣、滬漢蓉鐵路樞紐為骨幹的高鐵“米”字型格局,武漢站成為通達南北、橫貫東西的中國高鐵中心之一。2019年,武漢站日最高辦理列車469列,從武漢站乘高鐵出發,可直達全國25個省會城市、直轄市及特別行政區,直達100多個地級市。

武漢站的立面造型設計結合了武漢獨具的特色,建築的外觀富有多層寓意:車站主站房設計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黃鶴,寓意“千年鶴歸”,立面水波狀的屋頂以體現武漢的“江城”特色,寓意著千湖之省,九塊重簷組成的無柱雨棚寓意“九省通衢”,中部高聳隆起的60米高的穹頂,象徵的是湖北武漢“中部崛起”、蒸蒸日上的態勢。

武漢站建築空間豐富,是我國唯一有火車駛入中央建築大廳的火車站,激動人心的宏大場景帶給旅客震撼難忘的感受,而其富有力度和美感的結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漢站多次獲獎。其中,包括“中國百年百項傑出土木工程”、“第十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建築協會魯班獎”三項大獎;2011年,獲得 “第十屆Brunel建築設計大獎”;2012年,被評為“全球最美建築”,獲得了芝加哥雅典娜建築設計博物館頒發的“2012年國際建築獎”,目前在國內獲此殊榮的高鐵站僅此一個。

漢口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漢口車站位於武漢市江漢區金家墩發展大道特1號,是集團公司直屬一等站。車站始建於1898年,1902年6月建成投入運營,時稱大智門車站。

1950年8月,大智門車站正式改名為漢口車站,隸屬於鄭州鐵路管理局漢口鐵路分局,定為一等站。當時客流量銳增,車站經過增建和改建,面積相當於原來的四倍,車站的地址叫作“京漢路特一號”。

1991年10月,新漢口車站竣工,漢口車站正式從大智門遷至金家墩,新站正式通車,老站退出歷史舞臺。

2005年新武漢鐵路局建局以來,在全國鐵路又好又快發展的大勢中,漢口車站搶抓機遇,開拓奮進,各項工作均取得長足的進步。車站旅客發送量、運輸收入保持著高速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

2008年,漢口車站啟動擴建工程。站房設計在繼承百年前法國工程師設計的“四堡式”建築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化的氣息,實現了傳統歐式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風格的完美統一。改造後的車站兩座塔樓守護兩側,站房外部的牆面、窗、簷等,都以線條和幾何圖形雕塑裝飾。

2012年7月1日,全長292公里的漢宜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漢川站、天門南站、仙桃西站、潛江站、荊州站、枝江北站劃入漢口車站管轄,該站進入了“一大管六小”的全新管理模式。漢宜線作為我國 “四縱四橫”鐵路主幹網絡中滬漢蓉高速客運專線的一部分,它的開通大大推動了江漢平原的經濟社會發展,並把東、中、西部真正串聯起來,促進了武漢城市圈的快速發展。

2018年5月,漢口車站接管武孝城際鐵路九站。如今的漢口車站正對武漢市二環線入口,從整個武漢地理版圖上看,處在漢口的心臟地帶,通過二環線可以輕鬆到達武漢三鎮,強大的交通輻射力帶來的不僅僅是出行的便捷,更是區域經濟發展和提升的動力。

武昌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武昌站位於武漢市武昌區中山路東南端,京廣、武九、漢丹線的交匯處,武鹹城際鐵路由此起始,為特等站,管轄京廣南線十三站和武鹹城際十二站。

武昌站始建於1916年,史稱通湘門車站,1936年,通湘門車站撤銷,在此基礎上建立賓陽門車站,後易名為武昌總站。1950年8月1日改稱武昌南站,195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貫通,武昌新站建成,更名為現名。1968年、1981年,武昌站歷經了兩次站場擴建,規模逐步擴大。2006年6月,武昌站開始了脫胎換骨式的改造擴建,至2007年12月19日,一座彰顯荊楚文化內涵、古典式楚宮外形的武昌站,以全新的姿態開門納客。

武昌站通過立體化建設,實現鐵路、地鐵、公交和長途汽車等交通方式的立體換乘,使武昌站成為該區域的交通樞紐,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

站房大樓呈中軸對稱佈局,外型錯落有致,莊重、典雅、大方。設計方案從楚城和楚臺入手,將站房設計成疊臺形,塑造出一個穩重而又有氣勢的空間形象;建築的屋頂設計採用出挑較深的坡屋頂,體現楚建築輕盈的特點;入口雨棚吸收漢闋的理念,與站房屋頂形態呼應,加入有關楚文化的細部構件,體現建築的人文性;建築以米白色為主基調,適當點綴紫砂色;運用連續的豎向牆面和玻璃的交替反覆體現列車的水平動態,進而形成水平方向的韻律感。

車站入口雨廊位於東、西站房的前部,利用建築兩層外牆間的空間作為雨廊,與建築造型渾然一體;進出站地道引入 “楚韻”景觀通道的設計理念。各公共空間室內以楚風為主題,設置壁畫、廊道等,營造出濃郁的楚文化氣氛。

飛馳的車輪帶走歲月,從1916年到2019年,從通湘門站、賓陽門站、武昌總站、武昌南站到武昌車站,濃縮了中國鐵路的奮鬥成長史,凝聚了無數武昌站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的心血,書寫了武昌站百年輝煌。

信陽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信陽站位於信陽新老城區分界線上,車站始建於1899年,1902年正式投入使用,是京廣線上有著百年曆史的老站。經過多次升級改造,特別是經過近兩年的大規模改造後,舊貌換新顏。信陽站是集團公司管轄的客貨一等站,京廣、寧西兩大幹線在這裡交匯,是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車站由初建時的2站臺6股道、200平方米站房,到現在擁有南北雙面站房、4站臺10股道、候車面積6800平方米的現代化車站,車站年發送旅客達400餘萬人。信陽站結合地方政府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和生態經濟戰略,提檔升級服務品牌,通過打造“茶鄉情”服務示範崗,助力革命老區經濟發展,以優質服務為茶鄉信陽、紅色信陽增光添彩。

襄陽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襄陽站建於1958年,原名襄樊站,地處鄂西北歷史文化名城、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中心裡程漢丹線k317+384m、焦柳線k492+078m處,依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而立,是漢丹、焦柳、襄渝三條鐵路幹線的交匯站,是進出川、渝、陝、豫、鄂的咽喉通道,處在“貫通南北、承東啟西”戰略支點地位。襄陽站按技術性質為區段站,按業務性質為客貨運站,是集團公司管轄的一等站,站場規模為4臺7線。

襄陽北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襄陽北站坐落在有著28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襄陽,目前為雙向三級七場路網性特等編組站,位於焦枝、漢丹、襄渝三條鐵路交匯處,運力輻射華東蘇浙、華北京津、華中豫湘、西南川渝及西北陝甘等省份。在全國路網性編組站中排名前三。

車站始建於1970年,前身為桐樹店車站 (乘降所),1974年更名為襄樊北站,1997年10月28日擴建為單向三級四場編組站,2011年6月8日更名為襄陽北站。2003年1月由一等站晉升為特等站,2016年6月14日升級為雙向三級七場編組站。

集團公司成立後,該站經歷了兩次大規模擴能改造。目前,車站日均辦理車超過2萬輛,列車到、解、集、編、發更趨快捷,“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對於完善路網結構,暢通東西部物流通道,為實施國家藍天保衛戰、運輸結構調整、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戰略提供堅強的運力保證。

武漢北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武漢北站中心裡程位於京廣線K1167+360m處,車站銜接京廣線、合武線、武九線、麻武線、武康線,是路網性特等編組站,主要承擔京廣線、合武線、麻武線、武漢樞紐車流和漢丹、武九線至江北地區等車流集結解編作業任務。車站佔地6700餘畝,站場長度7公里,為縱列式雙向三級七場佈置。

漯河西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漯河西站位於漯河市西城區,線路中心裡程為京廣高鐵k844+237m,屬漯河車站管轄的二等站,車站技術性質為中間站,業務性質為客運站,主要辦理旅客乘降、列車供給業務。車站總建築面積15645平方米,建築主體一層、局部三層,站房外部為紅色波浪型造型,美觀大方。今年“7·10”調圖後,漯河西站有停點的列車117趟。

黃岡西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黃岡西站是武昌東車務段管轄的武岡城際鐵路上的三等客運站。黃岡西站於2014年6月18日投入運營,站房面積2461平方米,能容400人候車;設2個站臺、2股道。目前,車站每日開行武漢方向10趟、黃岡東方向11趟動車,日均發送旅客2100餘人,高峰期日發送人超6000人。黃岡西站是黃岡市三個城際站中距離武漢最近的車站,到武漢站僅需26分鐘。同時,也是距離黃岡市中心城區最近的車站。當前,車站正處在站改擴能中,計劃增加兩個股道,站臺延長至450米,新建8000平方米候車室。

宜昌東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宜昌東站前身是1971年運營的雅宜鐵路支線上的三等貨運小站——花豔站。2010年12月,因宜萬鐵路設計建設需要,花豔站被改建為宜昌東站。2012年7月,隨著漢宜鐵路接入宜昌東站,宜昌東站成為鄂西南鐵路樞紐最大的一等客貨運站。為滿足新時代旅客出行需求,2018年底集團公司對宜昌東站進行改造,擴充了候車面積,增加了人臉識別自助身份證核驗系統、站臺電子地標、三峽美服務檯、便捷換乘通道、自動電梯和廁所容量。目前,該站日辦理旅客列車115.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01對,日均發送旅客2.7萬人,單日最大發送6.5萬人。

黃石北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黃石北站是武昌東車務段管轄的武九客專線上的三等客運站。車站2014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候車面積1447平方米,能容1400人候車。設有4條股道、2個站臺,可容16節動車組停靠。目前,車站每日開行武漢及南昌方向高鐵、動車、城際動車分別有35趟和38趟,車站日均發送6100人,高峰期日發送人過萬。黃石北站到武漢站最快用時31分鐘。

駐馬店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駐馬店車務段管轄的駐馬店站始建於1903年,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乘坐火車的人不多。到了解放初期,隨著國家的不斷髮展,車站的旅客與日增多。1994年5月,當時鐵道部批准全面改建駐馬店站,決定拆除原有建築,另建一座全新客站。1996年1月9日,上下兩層,有5個大小候車廳的新站房正式啟用。新站主樓設計新穎,風格與城市協調一致,是當時駐馬店城市建設一大標誌性建築。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出行需要,2017年12月28日,經過362天的艱苦奮戰,再次改擴建的駐馬店站新站房正式開通運營。

駐馬店站新站房投資3.9億元,總建築面積擴大到1.2萬平方米,是老站房的2.5倍,分上下兩個候車室,可同時容納4000人候車。為保證旅客安全,新站房在旅客客流上採取了“上進下出”的設計特點。為進一步優化出行環境、完善區域交通組織,車站附近的汽車站、商業區等也進行了同步規劃設計。

荊門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1970年焦枝鐵路開通,荊門站隨之建成運營,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荊門站已經成為荊門市唯一辦理客貨運業務的二等站,到2018年,該站年旅客發送量已經突破200萬人次。荊門站東迎漢賓、西納川客、北接襄友,每日44趟旅客列車極大地方便了當地市民和來往遊客的出行,成為促進當地人文交流、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為迎接新中國70週年華誕,目前該站正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一個現代化、智慧型的荊門站即將嶄新亮相,新荊門站也將更好地服務荊門地區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隨州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隨州站位於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市,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東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中心裡程在漢丹線k165+937m處,是襄陽車站管轄的二等站,站場規模為3臺6線。該站技術性質為中間站,業務性質為客貨運營業站,擔負著隨州市和廣水市部分地區的客貨運輸任務、貨場取送和站內中轉車的解編及摘掛作業等任務。目前,辦理客運業務的旅客列車共有35對,年發送旅客256餘萬人。

十堰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1969年2月,襄渝鐵路開工建設。1971年,在十堰埡子開始建設十堰站,車站於1974年竣工,建築面積6150平方米,為二層磚混結構。候車室高8米,使用面積957平方米,可容納1500多名旅客。

1999年6月,具有十堰市標誌性意義的十堰站老站房,隨著鐵路運輸的快速發展被拆除,2003年9月新站房竣工並投入使用。新站房集候車、辦公、倉儲、綜合服務於一體,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760平方米,樓高27米,有三層候車室。站內設有3座站臺、8條股道,年發送旅客450萬人,成為十堰“仙山秀水汽車城”一張靚麗名片。遠遠看去,新站房呈“W”形狀,類似英文“Welcome(歡迎)”的第一個字母“W”,造型好似一隻展翅的雄鷹,翱翔在祖國的藍天,見證鐵路日新月異的變化。

荊州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荊州站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北新區楚源大道,中心裡程位於滬漢蓉線下行k1023+261.75m公里處。荊州站技術性質為中間站,業務性質為客運站,現為一等站,隸屬於漢口車站管轄。

荊州站始建於2010年,站房設計以“荊州之門”為立意,提取了荊州城牆、城門、城樓這些特徵元素,綜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楚文化元素,採用現代化建築表現手法,運用代表荊楚文化的紅色,傳達出豐富的傳統建築意象及荊楚文化特色。車站於2012年7月1日伴隨漢宜鐵路開通正式投入運營,於2017年10月進行入站口門廳擴建。荊州站站臺規模為3臺8線,總建築面積為5萬平方米。2019年7月1日以來,日開行列車62對,日均發送旅客22000餘人。

孝感東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孝感東站位於漢孝城際鐵路最北端,歸屬漢口車站管轄,2016年12月1日投入使用。漢孝城際鐵路自漢口站引出,向北沿塔子湖西路經後湖跨三環、金銀潭,過府河到盤龍城西側,然後從西南方向進入天河機場,過機場後線路折向西,沿白水湖北側至野豬湖、王母湖南側,沿107國道向北進入孝感市東城新區,再沿滾子河跨孝漢大道後到達孝感東站,正線全長61.15公里。

孝感東站屬於高架站,站房面積3983平方米,有2條正線、2條到發線、4個站臺、4部扶梯、2部垂梯,日均發送旅客6000人左右。車站有8臺自動售票機,4個人工售票窗口,設有2個進站口、1個出站口。

平頂山東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平頂山東站是孟平線(原稱孟寶線)上最大的一個車站,也是集團公司最大的裝車站,裝車量佔集團公司的近四分之一。其前身是位於車站現址北3公里外的申樓車站,始建於1957年,為二等礦建站;1964年4月組成申樓站區,管轄堯莊、裴城、姜莊、丁營、山頭店、平頂山、餘官營等7箇中間站;1970年孟寶鐵路建成通車,車站遷址易名平頂山東站。1979年,平頂山東站擴建,至1985年擴建工程基本完成,股道擴展至21條,建成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貨場1座。2017年9月孟平線新增二線施工完畢,由於鐵路線路部分改線,仲李、前聶車站撤銷,新建了丁營站和鄧李站。

恩施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距離省會武漢520公里的恩施站是宜萬鐵路恩施州內唯一的一等站,車站站房是一座具有土家族吊腳樓風格的建築。2010年12月宜萬鐵路開通運營以來,恩施站從建站之初的每日4趟普速列車發展到現在的136趟列車,其中高鐵、動車組列車112趟,佔比82.4%。建站以來,恩施站累計發送旅客2477.8萬人,不僅使當地百姓的出行更為便捷和實惠,也拉近了當地與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的距離,成為拉動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和支撐。

利川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利川站,位於清江源頭利川市,該站既是集團公司鄂渝方向的西大門,也是渝利鐵路的東起點,為二等客貨業務辦理站。2010年12月22日,利川站投入運營,開行4趟普速列車;2013年12月2日,利川車站開通動車。

為加快武陵山區交通運輸扶貧力度,滿足地方旅遊、避暑、休閒等綠色經濟發展要求,2019年4月至7月,集團公司對利川站進行了改造,候車室改造成兩層,候車面積擴充至原來的三倍,增加了人臉自助識別身份證核驗系統、自動扶梯、無障礙電梯、重點旅客候車區、兒童遊樂區。

目前,該站日辦理旅客列車74趟,其中動車組列車67趟,日均發送旅客5600人,單日最大發送15000人。

麻城北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2009年4月1日,合武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麻城北站應運而生,讓麻城市正式步入高鐵時代。目前,麻城北站共停靠動車62趟,2018年發送旅客153.8萬人次。2018年7月1日,麻城北站首次辦理復興號高鐵客運業務,麻城北站列車運行時速由200公里提高至250公里,促進了麻城融入武漢城市圈,接軌長三角,併入長江經濟帶,推動麻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麻城北站建築外觀體現了現代火車站“方正、厚重”的設計理念。建築造型整體以中軸對稱構圖,中間以革命火種作為構圖要素來凸顯候車廳這一龐大空間,兩翼設計成中軸對稱平行體使建築的穩定感更強。中間向上拔升的三角形空間,增強了建築的厚重感和雕塑感,彰顯出麻城深厚的文化底蘊。

咸寧南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咸寧南站位於咸寧市,是武鹹城際鐵路的終點站。咸寧南站始建於2010年7月21日,於2013年12月28日投入運營,車站總建築面積2490平方米,可容納1000名旅客候車,設計高峰客流1243人/小時。咸寧南站車道在上,站房在下。站房地上兩層,地下局部一層,內部共設有6條車道、4個站臺,上下站臺設有專用電梯。站房候車廳面積960平方米,站前廣場用地3.262萬平方米。

周口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漯阜鐵路周口站於2013年12月26日改建後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為整體鋼架樑結構。該站為客貨運業務辦理站,車站技術等級為二等站,該站現開行至北京、上海、廣州、青島、寧波方向的旅客列車7對,日辦理通過列車40對。

紅安西站

武漢鐵路管轄區段內各鐵路沿線,那些規模上等級的火車站

紅安西站位於“中國第一將軍縣”——湖北省紅安縣八里灣,車站於2009年4月1日投入使用。目前,紅安西站共停靠動車47趟,2018年發送旅客35.6萬人次。紅安西到合肥只需要1小時30分,到上海5小時,到杭州4小時,到廣州4小時30分。紅安西站的開通,有力帶動了紅安縣紅色旅遊經濟快速增長,助力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即將在武漢舉辦,紅安西站也將成為軍運會火炬傳遞進入湖北省的第一站。

信息採集整理:張良潛 雷璐屹 張坤璞 劉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