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緬甸和果敢鬥了70年,為何還無法收復果敢?

zyl961955197


之所以存在果敢問題,我認為這個鍋必須由緬甸軍方來背,緬甸軍隊戰鬥力長期處於戰五渣階段,並且始終頑固地停留在青銅這個最低段位上,遲遲不見提升,最終導致果敢問題久拖不決。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我國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摧枯拉朽,蔣介石軍隊一路敗退,隨著雲南的和平解放,一部分蔣軍進入了緬甸境內,這部分軍隊匯合了流落在緬甸的遠征軍士兵,盤踞在緬甸的果敢地區。

這支大約三萬餘人的部隊可不是戰場初哥,他們中有人經歷過抗日戰爭血雨腥風,也接受過解放戰爭洗禮的部隊,戰鬥力不弱,加上吸收了部分遠征軍的兄弟,對於緬甸山區叢林作戰經驗極其豐富,很快這支部隊就在果敢地區打出了自己的一份天下。

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何況還是一股三萬人這麼龐大的勢力!

緬甸政府軍立即調集主力對這支殘軍部隊展開了攻勢,可是緬甸軍隊的戰鬥力實在太渣,每次都是進攻不成被反殺,無論投入多少先進武器結局都是被吊打,可以這麼說要不是這支國軍部隊的規模不大,補給不足,他們完全有能力把一個緬甸給搞得翻天覆地。

不過既然自己青銅的段位不是敵人的對手,緬甸人就找來了幫手帶自己,這次他們請來的是東亞地區最強大的軍隊至尊王者——人民軍隊,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在人民軍隊面前曾經各種花式吊打緬軍的國軍殘部大部被人民軍隊或消滅或趕走。

殘軍變得更殘,他們化整為零,有的繼續待在果敢地區,有的則朝老撾以及泰國方向滲透。這些留在果敢地區的國軍殘部,因地制宜與當地的土司勢力相結合,他們為果敢地區的軍閥武裝帶來了先進的戰術,使得這些地方軍閥實力有了突飛猛進,有了叫板緬甸政府軍的實力。

其實,在這些國軍兄弟到來之前,緬甸的果敢地區就是一個有獨立傾向的地方,他們這裡的居民相傳是明朝愛國將領李定國殘軍的後裔,應該說這些果敢的漢子是我們同根同源的漢人同胞。他們長期接受楊氏土司的領導,形成了事實上的獨立王國。

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上個世紀的中期,在緬甸政府的操作下,楊氏土司的楊振財兄弟被驅逐出境,緬甸政府的這一頓操作猛如虎,本他們以為只要驅逐了楊氏兄弟就能夠觸手伸進果敢地區,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楊氏兄弟的手下彭家聲應運而起,開始了對果敢的統治。

這是一個比楊氏兄弟更加難纏的對手。

他靠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通過吸收國民黨殘軍的經驗,以及自主學習北邦大國游擊戰的心得,斷斷續續的與緬甸政府展開了長達數十年之久的鬥爭,他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八旬老人,但是他依然堅持與敵人作鬥爭。

上個世紀緬甸政府在西方勢力的支持下,在緬甸境內大搞民族主義,少數族裔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同時為了切斷果敢地區漢人和北邦大國的聯繫,將果敢地區的漢人改稱為果敢族,這種掩耳盜鈴的行徑著實可笑。

在這種形勢之下,彭家聲拉起了一支隊伍,與緬甸政府死磕到底,保護整個組群的利益。受益於國軍殘部的加持,彭家聲的武裝部隊多次挫敗緬甸政府軍的攻擊,最終在一九八九年成立了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彭家聲出任第一特區主席。

在這個時候彭家聲可謂是名震一時,他是緬甸諸多反政府武裝中第一個放下於緬甸政府仇恨達成民族和解的軍事領袖,在他的表率作用下諸多政治派別都放下成見,一時間戰火紛飛的緬甸北部,出現了和平的曙光。

同時這位彭家聲也是緬北第一位宣佈要廢除毒品種植的軍事領袖。通過不懈的努力,在2002年果敢地區徹底終止了罌粟的種植。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果敢地區並不是一潭死水,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城頭經常變化大王旗,各種陰謀,內訌始終沒有停過。內部的不團結給了外部的強敵機會,二零零九年的8·8事件,緬甸政府軍背信棄義大舉進攻果敢,猝不及防的果敢軍隊被打的落花流水。

彭家聲僅以身免,但是這位八旬老人依然沒有放棄,仍然在繼續著鬥爭。

不過目前果敢地區已經被緬甸軍方控制,開始了緬甸化進程,彭家聲要重新奪回這片根據地真心很難,但是我們應該為彭家聲的這種百折不回的精神擊節叫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