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缅甸和果敢斗了70年,为何还无法收复果敢?

zyl961955197


之所以存在果敢问题,我认为这个锅必须由缅甸军方来背,缅甸军队战斗力长期处于战五渣阶段,并且始终顽固地停留在青铜这个最低段位上,迟迟不见提升,最终导致果敢问题久拖不决。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摧枯拉朽,蒋介石军队一路败退,随着云南的和平解放,一部分蒋军进入了缅甸境内,这部分军队汇合了流落在缅甸的远征军士兵,盘踞在缅甸的果敢地区。

这支大约三万余人的部队可不是战场初哥,他们中有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血雨腥风,也接受过解放战争洗礼的部队,战斗力不弱,加上吸收了部分远征军的兄弟,对于缅甸山区丛林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很快这支部队就在果敢地区打出了自己的一份天下。

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何况还是一股三万人这么庞大的势力!

缅甸政府军立即调集主力对这支残军部队展开了攻势,可是缅甸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渣,每次都是进攻不成被反杀,无论投入多少先进武器结局都是被吊打,可以这么说要不是这支国军部队的规模不大,补给不足,他们完全有能力把一个缅甸给搞得翻天覆地。

不过既然自己青铜的段位不是敌人的对手,缅甸人就找来了帮手带自己,这次他们请来的是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军队至尊王者——人民军队,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人民军队面前曾经各种花式吊打缅军的国军残部大部被人民军队或消灭或赶走。

残军变得更残,他们化整为零,有的继续待在果敢地区,有的则朝老挝以及泰国方向渗透。这些留在果敢地区的国军残部,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土司势力相结合,他们为果敢地区的军阀武装带来了先进的战术,使得这些地方军阀实力有了突飞猛进,有了叫板缅甸政府军的实力。

其实,在这些国军兄弟到来之前,缅甸的果敢地区就是一个有独立倾向的地方,他们这里的居民相传是明朝爱国将领李定国残军的后裔,应该说这些果敢的汉子是我们同根同源的汉人同胞。他们长期接受杨氏土司的领导,形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的中期,在缅甸政府的操作下,杨氏土司的杨振财兄弟被驱逐出境,缅甸政府的这一顿操作猛如虎,本他们以为只要驱逐了杨氏兄弟就能够触手伸进果敢地区,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杨氏兄弟的手下彭家声应运而起,开始了对果敢的统治。

这是一个比杨氏兄弟更加难缠的对手。

他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吸收国民党残军的经验,以及自主学习北邦大国游击战的心得,断断续续的与缅甸政府展开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斗争,他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八旬老人,但是他依然坚持与敌人作斗争。

上个世纪缅甸政府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在缅甸境内大搞民族主义,少数族裔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同时为了切断果敢地区汉人和北邦大国的联系,将果敢地区的汉人改称为果敢族,这种掩耳盗铃的行径着实可笑。

在这种形势之下,彭家声拉起了一支队伍,与缅甸政府死磕到底,保护整个组群的利益。受益于国军残部的加持,彭家声的武装部队多次挫败缅甸政府军的攻击,最终在一九八九年成立了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出任第一特区主席。

在这个时候彭家声可谓是名震一时,他是缅甸诸多反政府武装中第一个放下于缅甸政府仇恨达成民族和解的军事领袖,在他的表率作用下诸多政治派别都放下成见,一时间战火纷飞的缅甸北部,出现了和平的曙光。

同时这位彭家声也是缅北第一位宣布要废除毒品种植的军事领袖。通过不懈的努力,在2002年果敢地区彻底终止了罂粟的种植。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果敢地区并不是一潭死水,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城头经常变化大王旗,各种阴谋,内讧始终没有停过。内部的不团结给了外部的强敌机会,二零零九年的8·8事件,缅甸政府军背信弃义大举进攻果敢,猝不及防的果敢军队被打的落花流水。

彭家声仅以身免,但是这位八旬老人依然没有放弃,仍然在继续着斗争。

不过目前果敢地区已经被缅甸军方控制,开始了缅甸化进程,彭家声要重新夺回这片根据地真心很难,但是我们应该为彭家声的这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击节叫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