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么栽种姜才能结姜?

幽草Vic


生姜如何种植才能高产,种植生姜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生姜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料,多吃生姜可以驱走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大家是众所周知的,生姜在幼苗期的生长时间较长,其最主要是还是要抓住以下几点

1、土地的选择 生姜生长期长,产量高,因此需要大量的肥料,由于根系不发达,根的数量少,分布浅,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不是肥田不栽姜”生,姜地要深翻30~40厘米。

同时,我们必须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耕种,努力使土壤变白风化,造成有利于根系生长的疏松肥沃的环境。深度转弯后,汽车被打开,一般宽约100厘米。

为了及时消除姜田渍水,厢沟深度应在70到80厘米之间。 将姜地整平后,筑沟,将姜种在沟中,土壤用于作培土。因为土培土高,根茎会长出脂肪,产量高。

一般来说,姜埂筑髙33~40厘米,沟底宽10~13厘米,底宽30~35厘米,面宽15~20厘米,刺壁陡峭,一面倾斜,姜埂应该被压实,以便田间操作和避免雨水冲塌。

2、施肥 生姜生长期长,需要大量肥料,生姜生长过程中,根茎逐渐增大,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等各种矿物质养分。因此,生姜想要高产,除了使用足量的基肥,还需要进行分阶段追肥,以满足生姜生长的养分需求。

(1)施肥时间 不论采用何种栽培方式,生姜有两个较大的侧枝时,侧枝与主茎(即三枝)的高度相似,经过这一时期,上面的地面和地下的根茎都进入了一个生长旺盛的时期。主要性能是提高生长速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枝干,叶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地下根茎也迅速扩大,大量养分累积形成产品器官,对肥料水的需求较大。 为保证生姜的高产,应增肥。此时施肥称为“三叉肥”或“转折肥”,这种增肥对促进发棵和根状茎的生长有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栽培方法,从7月初到8月初,施肥时间一般是适当的。

只要姜达到三个阶段的标准,就应该施肥。一般来说,天棚比小拱棚早,小拱棚比地下室早,地下室比外露的地面早,施肥前去除姜遮荫草。

(2)施肥方法 在这一时期,化肥的数量应该是大量的,加上土壤的种植,再加上使用有机肥料和更持久的肥料和速效肥料,或者使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每667平方米施用优质有机肥等有机肥)80至120公斤,高氮高钾优质复合肥100至120公斤;或25%(12-4-9)有机无机复合肥160至200公斤。

按照“先小后大”的顺序,即七月五日至二十日追施总量的1/3,然后再进行一次培土;在秋初前五至十五日,然后追肥剩下的2/3,并进行一次培土,此时追肥施用有机肥,既能改善土壤,又能保证生姜在生长后期不脱肥。

(3)足够的追肥 为了促进生姜发棵和根茎的扩张,秋季应该是“大追肥”。施肥标准为:腐鸡粪3000公斤,饼肥70-80公斤,每亩硫酸铵20公斤(蛋糕肥可由熟熟的黑豆或大豆75公斤代替,而硫酸铵可以用尿素代替)。


对于被追肥的“二铵”和尿素的地块,鸡粪可以补充灌溉水。在姜苗有6个以上的分枝时,再进行一次育肥,硫酸铵(或尿素)施于20公斤,硫酸钾为10公斤,以防止过早衰变。

3、看天气浇水 当生姜有大量的分枝和根茎时,所需的水量显著增加。为了满足这一时期的水分需求,水应根据天气条件及时供应,然而如果浇水过多或过多,也会导致腐烂的根、茎和叶过早老化。

因此,一般每隔4至6天浇水一次(种植在果树下的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少浇水或不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

4、及时除草 姜的幼苗期在高温雨季,杂草丛生,长期水肥条件好,杂草丛生现象也很强烈,如果除草不及时,草和姜苗争夺肥料、水和阳光,姜苗容易发育不良。

因此,有必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防止杂草引起的姜苗植株早衰。

5、适时培土 生姜的根生长需要黑暗和潮湿的条件,为了防止根茎扩大和露出地面,必须及时进行土壤栽培。

初秋,将第一次土壤栽培与除草、“大追肥”相结合,将沟后土置于植物基部,沟槽变成山脊;后再配合浇水进行第二、三次土壤栽培。两次土壤栽培的时间间隔为10至15天,每次土壤为5至6厘米,山脊表面厚度逐渐扩大,为根茎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6、叶喷肥 在生姜生长的中后期,可利用肥料、菜肥、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洒,延长叶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防止叶早衰。尤其是生姜幼苗生长不良包括弱苗和黄黄的姜苗,可提前施用叶面喷施肥料,可增加喷洒肥料的次数。

7、轻提种姜 根据市场情况,生姜可以在长期收获种姜出售又称扒老姜的过程中进行采收出售。方法是沿播种方向打开土层,露出生姜,用左手按住生姜幼苗的茎,用右手轻轻举起生姜。把它和植物分开。


注意,不能摇动生姜幼苗,以防止根过早衰老,取出种姜后要及时封沟,对弱小的姜苗不宜取种姜,以免造成早衰。

8、扣棚保护 为确保生姜的生产,应在初霜前进行屈曲植物,以延长其生长时间(根据相关的专家研究和实际经验),生姜的收获期每推迟一天,每亩可增加约50公斤)。拱棚的温度在白天控制在25°c~28°c,

夜间控制在15°c~18°c。一般不用水,而是要注意风害,防止有害气体的破坏。这样,生姜的生长期可以延长约20天。


乡村大米


姜,又称生姜、大姜,算是我们消费者家中比较常见了的一种配菜,其口味辛辣,具有一定的去腥提鲜的作用,并且国内很多消费者用其加水煮后当作驱寒用药,对感冒有一定的药效。

姜比较适合生长的温度大概在25-30度左右,低于15度姜会停止生长 。一般来讲在我国的湖南等生姜种植区的种植时间多在每年的4、5月份,另外在西北地区的种植时间可能稍提前一些。

我国生姜的种植时间比较久,其种植技术也算比较成熟。一般来讲,我们会选择在一些沙质土壤中种植生姜,并且要保证浇水、排方的方便性,这样可以为生姜的后续管理提供方便。

浸种

我们可以将选择好的姜种用生姜专用的包衣剂浸泡、消毒,然后用少量沙土拌一下放置到阴凉处,用塑料袋密封最好。

整理、施肥

现阶段一般每亩姜田可用4000斤左右的腐熟有机肥,再配以50斤左右的尿素均匀洒施到姜田中深耕即可。然后整理出深20CM左右的姜沟,沟距约40CM即可。然后小量的在姜沟中浇一些水,待可以下脚时即可开始种植。

分种、种植

一般来讲,可以将之前已催过芽的姜块分成50多克的小种块,每块种块上留2个左右的幼芽进行种植,如果姜种块上姜芽过多可以将其去掉再行种植。

在种植姜种时,其株距约20CM,尽量统一将姜芽朝南方向,然后盖上5CM左右厚的细土即可。一般情况下10天左右姜芽会破土而出,这时可为其小量浇水,以免因为干旱而产生“烧苗”的现象。

水、肥

因生姜对水分很是敏感,一定要及时浇水及排水。

生姜的整个生长期中一般可追肥三次,第一次在生长姜长至25CM时每亩可用50斤左右的尿素兑水喷洒。第二次可在9月初每亩用70斤左右的尿素兑水喷洒,第三次可在第二次施肥后的30天后每亩地用30斤左右的尿素兑水喷洒即可。

最后,就是即时的在生姜的生长周期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这样才有可能在生姜的采收季获得生姜的大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