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河北省:對口支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兵團第二師

石家莊市---庫爾勒市

張家口市---和碩縣、第二師二十四團 

滄州市---輪臺縣

承德市、衡水市---尉犁縣

承德市---第二師三十三團 

邢臺市---若羌縣 第二師三十六團 

唐山市---且末縣 第二師三十七團 

邯鄲市---和靜縣 第二師二十二團

廊坊市---焉耆回族自治縣、第二師二十七團 

保定市---鐵門關市 第二師 二二三團 

秦皇島市---博湖縣

若羌與邢臺

兩個地方的地名起源都與井有關

邢臺在古代稱作井方,因百泉竟流,井多得名井方。

若羌在維吾爾語稱“卡克里克”,“卡克里克”的原詞是“卡克庫都克”,是四口井的意思 。

兩個地方都是歷史悠久的古城

若羌縣是樓蘭古國所在,有樓蘭古城、米蘭古城、海頭古城等遺址。

邢臺是古邢國所在,商代古都,河北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邢州城、柏人城、鉅鹿城、貝州城等古城遺址。

GDP和財政

2016年,若羌縣地區生產總值601756萬元,財政收入97817萬元,人口7.8萬人。

2018年,邢臺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0.8億元,財政收入273億元。人口789萬。

邢臺市人口約為若羌縣的100倍,若羌縣的面積約為邢臺市的17倍,

邢臺的的GDP(2018)是若羌縣的GDP(2016)的35倍,2018的財政收入約是若羌縣2016的財政收入的27倍。

反過來,若羌縣的人均GDP(2016)約是邢臺市的人均GDP(2018)的2.6倍多,

若羌縣的人均財政收入(2016)約是邢臺市的人均財政收入(2018)的3.4倍。

景觀

若羌縣因為有塔克拉瑪干沙漠、阿爾金山、羅布泊、塔里木河、樓蘭古城、米蘭古城等,知名度很高。

邢臺市有邢臺大峽谷、天河山、北武當山、大陸澤、太行山、雲夢山、白雲洞扥景觀。

若羌縣

若羌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縣,地處巴州東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東經86°45′~93°45′,北緯36°~41°23′。西接且末縣,北鄰尉犁縣及鄯善縣和哈密市,東與甘肅省、青海省交界,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土地面積20.23萬平方千米,是全國轄區總面積最大的縣(約相當於2個浙江省的面積)。

縣人民政府駐若羌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894千米,距州府庫爾勒444千米。 若羌縣自古以來就是內地通往中亞和新疆通往內地的第二條戰略通道,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全縣轄兩個管委會、四鎮、四鄉、一團場。總人口5.2萬人(2013年),有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回族、東鄉族等1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數佔40%。 若羌縣境內高山、盆地相間,地形多樣。北部有塔里木盆地及東天山的北山部分,東南部和南部為崑崙山—阿爾金山山地,崑崙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若羌紅棗、若羌灰棗聞名全國,先後被授予“中國紅棗產業龍縣”、“全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中國紅棗之鄉”、“國家園林縣城”等多項榮譽稱號。

2013年,若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6147萬元,比2012年增長7.02%。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地名由來

若羌,西漢為西域婼羌、樓蘭(鄯善)國地。 在巴州的位置——高清圖 “若羌”之含義,據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的《羅布淖爾考古記》之說,“婼羌”是部落名稱,“羌”是族名,“婼羌”是由古代羌人的一個部落名稱而形成的地名 。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置婼羌縣(屬新平縣)。自此,縣名沿用。1958年漢字簡化後,1959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婼羌”改為“若羌”。

建置沿革

若羌,原為“婼羌”,屬國名,最早見於西漢(公元前36年),為三十六國一小國。

漢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為“樓蘭”國。

元封三年(公元108年),臣服於漢和鄰近匈奴。

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更其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今若羌鎮)。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降附匈奴。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至漢殤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鄯善為漢藩屬。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鄯善為匈奴重新統治。

漢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至東晉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鄯善臣屬於漢晉。

永興二年(公元403年),臣服於晉。

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鄯善國滅,遂為魏之郡縣。

北魏興安元年(公元452年)至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鄯善為吐谷渾佔據。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設鄯善郡,同年廢郡置鄯善鎮,隋末,鄯善為吐谷渾重新統治。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鄯善城改名石頭鎮(又稱典合城),隸沙州所轄,

唐貞元年至唐末(公元785年至906年),石頭城淪為吐蕃所統治。

五代十國至北宋,前期石頭鎮屬西州回鶻,後期屬於闐國。

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石頭鎮為西遼王朝所統治。

宋嘉定四年(1211年),為屈出律王所統治。

嘉定十一年(1218年),為察合臺汗國所統治。

宋淳佑十一年(1251年),屬別失八里行省轄。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石頭鎮改名為羅布鎮。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羅布鎮為別失八里察合臺政權所統治。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由清朝取代統治。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設卡克里克縣丞,隸新平縣轄。

因為,若羌的地域,維吾爾語稱“卡克里克”,“卡克里克”的原詞是“卡克庫都克”,是四口井的意思 ] 。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升婼羌縣,屬焉耆府轄。

民國二年(1913年),婼羌縣直屬阿克蘇道轄。民國九年(1920年),由阿克蘇道轄劃歸焉耆道轄。

1949年,屬庫爾勒行署轄。

1958年,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959年,改“婼羌”為“若羌”,仍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015年06月新疆若羌已啟動撤縣建市,擬用最短時間建樓蘭市。

行政區劃

若羌縣下轄四鄉四鎮,25個行政村、8個社區。

若羌鎮、依吞布拉克鎮、羅布泊鎮、鐵幹裡克鄉、吾塔木鄉、瓦石峽鎮、鐵木裡克鄉、祁曼塔格鄉

地理位置

若羌縣位於北緯36°05′~41°23′,東經86°45′~93°45′,東與甘肅、青海兩省相連,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西與且末縣毗鄰,北與尉犁縣和吐魯番、哈密兩地區交界,隸屬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縣境東西寬570千米,南北長580千米,面積20.23萬平方千米。縣人民政府駐若羌鎮,距烏魯木齊市908千米,距庫爾勒市444千米,是內地進入新疆的重要門戶。

地形地貌

若羌縣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768~6900米。南部為山區,屬羌塘高厡東北部,海拔1500~4500米,國家以此圈劃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是縣內的主要牧業基地;中部沖積為沖積扇綠洲平原,海拔880~1500米,為農業種植區和主要人口居住區;北部為平原沙漠區,海拔763~1000米,由四個部分組成:西面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部,東南面為庫木塔格沙漠,東北面為庫魯克塔格山部分山體和南麓山前沖積扇戈壁沙灘地,中部為羅布泊乾涸湖床和湖濱鹽膜地。

若羌縣境內最高點為東崑崙山的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最低點為羅布泊窪地,海拔780米。

水文

若羌縣的主要河流有:若羌河、瓦石峽河、塔什薩依河、米蘭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車爾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玉蘇普阿勒克河、阿提阿特坎河、依協克帕提河、色斯克亞河、阿其克庫勒河、喀夏克勒克河,均屬於內陸型河流。年總徑流量11.76億立方米。

氣候

若羌縣 若羌縣城屬暖溫帶大陸性荒漠乾旱氣候,若羌縣年平均溫度11.8,極端最高溫度43.6,1月平均氣溫﹣9.4,7月平均氣溫27.4,極端最低溫度-27.2;年平均相對溼度39,無霜期189~193天;年平均降水量28.5毫米,年極端最大降水量118.0毫米;年最小降水量3.3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920.2毫米,最大蒸發量3368.1毫米;最多風向為NE、E(東北風、東風),年平均風速2.7米/秒,極端最大風速≥40米/秒,年平均日照時數3103.2小時,最大為3338.8小時,最小為2940.0小時;最大凍土深度96cm。

人口民族

若羌縣 若羌自古以來就為多民族聚居區。截至2016年末,若羌縣總人口78337人,比2015年減少1719人,下降2.15%,其中:2016年末戶籍人口11728戶34207人,比2015年增加110戶187人;流動人口44130人,比2015年減少1906人。若羌縣共有維、漢、回等25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佔39.25%,漢族佔55.66%,回族佔3.53%,其它民族佔1.56%。2016年出生459人,比上年末增加38人,人口出生率10.82‰;2016年死亡113人,比上年增加22人,人口死亡率2.66‰;人口自然增長率8.16‰。

交通概況

公路 218和315國道貫穿若羌縣境,全部為柏油路面,在若羌縣城交匯。若羌是315國道進入新疆的門戶。

航空

若羌樓蘭機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的民用支線機場。巴州準備把庫爾勒機場改名為庫爾勒樓蘭機場,若羌樓蘭機場則改名為若羌米蘭機場,以突出樓蘭、米蘭兩個古蹟在全國和全球的宣傳價值。

鐵路

哈羅鐵路(哈密—若羌羅布泊鎮)已於2012年11月29日正式通車。 庫格鐵路(庫爾勒—若羌—格爾木)將於2014年11月開工建設。 若羌—且末—和田鐵路正進行規劃建設。

經濟發展

2016年若羌縣生產總值構成情況及增長速度 2016年,若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1756萬元,比2015年增長5.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000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9317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2439萬元。三次產業比重35.15:47.70:17.15,第一產業比2015年提高4.5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2015年回落1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2015年提高5.55個百分點。

財政 2016年,若羌縣財政收入97817萬元(含上解州級19341萬元),比2015年增長7.34%,完成地方財政收入78476萬元,比2015年增長13.82%,

民俗風情

若羌縣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文學比較豐富。在遙遠的 若羌縣 古代,《十二木卡姆》和《陽關三疊》的最早形式《摩訶兜勒》與《陽關曲》便在境內廣為流傳。若羌的“麥西萊甫”,男女成雙成對翩翩起舞,獨具特色。“若羌賽乃姆”、“艾萊姆賽乃姆”有著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此外,手鼓舞、碗碟舞、民族器樂演奏也很流行。

風景名勝

若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級保護單位6處,分佈著樓蘭古城遺址、米蘭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神秘的羅布泊;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動植物王國——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全國唯一的阿爾金山——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

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位於新疆若羌縣羅布泊的西岸,素有沙漠中的“龐貝”之稱。 城內最高的建築物是位於城東部的一座高10.4米的佛塔;最特殊的建築遺蹟是中部的三間房遺址;城的周圍還有一些佛寺和烽燧等遺蹟和古墓。

羅布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千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衝而著稱於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東流,經注羅布泊,至上世紀50年代,湖水面積又達到2000多平方千米。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失去水源補給,1972年全部乾涸。

城市榮譽

先後被授予“中國紅棗產業龍縣”、“全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中國紅棗之鄉”、“國家園林縣城”等多項榮譽稱號。

2017年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若羌之最

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楊林

塔里木河流域生長著中國90%以上的胡楊林,這些胡楊林沿塔里木河流域呈走廊狀分佈在南疆3地州(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轄區),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楊林總面積已超過65萬公頃,其中在若羌縣面積為48.8萬畝。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年代最久的乾屍-樓蘭美女

“樓蘭美女”,1980年出土於新疆若羌縣樓蘭墓葬群。出土時身長152釐米(生前身高約155.8釐米),體重10.7公斤。生前年齡約40-45歲,是一壯年婦女。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C14測定,其年代距今3880±95年,是早期樓蘭人遺體。比長沙馬王堆女屍還要早1800多年。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世界上出土乾屍最多的墓葬——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約60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小河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積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有墓葬約330個,其中被盜擾的約160個,是世界上出土乾屍最多的墓葬。小河墓地,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是中國第一大內陸河,全長2179公里。由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02萬平方公里,最後流入若羌縣境內的臺特瑪湖。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若羌縣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塔克拉瑪干沙漠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第一大流動沙漠。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樓蘭博物館

若羌縣樓蘭博物館是中國唯一收藏樓蘭文物和展示樓蘭文化的展館,集中展示了樓蘭的歷史、文化和建築,2011年入選中國最具潛力十大遺蹟遺址。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最早的屯墾戍邊城市——伊循城

伊循城,漢屬樓蘭國,故址在今新疆若羌縣米蘭鎮。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樓蘭國王尉屠耆請求漢王朝派一將領兵到此屯田積穀,漢即派一司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是最早的屯墾戍邊城市。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世界級文化遺產地——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位於若羌縣境內,歷史悠久,被稱為“東方龐貝城”,吸引著中外歷史學者和探險家的嚮往和關注。古樓蘭王國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見諸文字,擁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獨一無二的樓蘭文化,堪稱“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觀”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最奇特的陰陽湖泊——鯨魚湖

鯨魚湖位於若羌縣東南部的崑崙山腹地,面積26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達4708米。湖水與雪山冰峰相互輝映,湖的形狀恰似一條橫臥著的肥大鯨魚,頭東尾西,故而得名“鯨魚湖”。東半湖因有玉浪河補給,湖水鹹度較低,西半湖因無淡水補給,蒸發強烈,湖水含鹽量幾乎達到飽和狀態,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死湖。由於兩湖水質差異明顯,自然形成東湖“鷗歌鴨舞”、西湖“萬馬齊喑”的鮮明對比,因此,人們又把鯨魚湖叫做“陰陽湖”。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世界唯一的“地球之耳”一羅布泊

——羅布泊。若羌縣境內的羅布泊在衛星圖上顯示形似人的左耳,被譽為“地球之耳”,海拔780米左右,位於塔里木盆地的最低處,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彙集於此,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較多,之後由於氣候變遷導致上游來水減少,直至乾涸,現僅為大片鹽殼。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最獨特的雅丹地貌——龍城雅丹。

若羌縣羅布泊地區三大雅丹群之一,位於羅布泊北岸,是一片鹽鹼地土臺群,土臺群皆為東西走向,呈長條土臺,遠看為游龍,故被稱為龍城。龍城雅丹被譽為“最神秘的雅丹”,世稱魔鬼城,是最全面的地質資料寶庫。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面積最大的野駱駝自然保護區

——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若羌縣東北部,面積7.8萬平方公里。目前現存野駱駝數量極少,屬於極其瀕危野生動物。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最大、世界上內陸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若羌縣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保護區境內平均海拔高4000米左右。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之為“具有極大科學考察價值的地區”。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黃玉儲藏量最豐富的地區

“和田美玉,以黃為尊”。若羌縣盛產黃玉、崑崙玉、戈壁玉等玉料,品質上乘,並且是國內黃玉儲量最豐富的地區,目前若羌縣從事玉器經營的店鋪已有百餘家,建成集玉器生產、加工、拍賣、鑑賞、博覽、交易、物流為一體的樓蘭玉都商貿中心,力爭由單純的玉石原料產地發展成玉石交易集散地。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西部十二省區市農牧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縣

若羌縣農民依靠種植紅棗,人均收入連續五年蟬聯西部十二省區市之首,2013年若羌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381元。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中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縣

若羌縣是中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縣,行政區劃面積20.2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愛爾蘭,近似十個科威特的面積,約相當於2個浙江省或2個江蘇省的面積。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震驚世界的樓蘭“寶貝”

《李柏文書》之一 長23釐米,寬27釐米 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藏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圖片若羌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中央、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沙漠。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依夏克帕提湖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若羌之門

邢臺市對口援疆的若羌縣概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