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据说经过科学分析,天鹅座有一颗恒星存在戴森球结构,如果是真的,那么我们会很危险吗?

蒲公英的约定数


以前人们称天鹅座为“北十字”,因为外形上看很像一个十字架,天鹅座存在许多深空天体,有些隐匿的星团至今无法被人类观测到,这也是它神秘的地方之一。那么天鹅座和戴森球又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2015年9月美国耶鲁大学就宣称,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编号KIC 8462852的恒星亮度呈现周期性不规则变化,这令科学家们很疑惑,在排除掉设备故障后有科学家提出这么一个大胆设想,其周围很可能存在一个由外星发达文明建造的戴森球结构。

开普勒望远镜从2011年到2013年对编号KIC 8462852的恒星进行了数年观测,获取了重要数据,观测到数次光变过程,仿佛真的有一种巨大的东西遮住了恒星光芒。要知道就算是巨型的木星,其遮挡太阳造成的亮度减低也不过1%,而对KIC 8462852的观测发现其亮度下降幅度居然能达到15%至22%,不得不令人怀疑,于是戴森球的猜测便传开了。

那么什么是戴森球呢?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的理论,戴森认为,如果一个文明高度发达,是有能力将太阳用一种巨型结构包裹起来,将太阳辐射能量利用起来用恒星做动力源造福后代。

有科学家将文明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就像我们人类,只能开采身边现有的资源;第二级,也就是上述有能力建造戴森球的这种文明,他们既然有能力开采恒星能源,想必也掌握了穿越星际的能力;第三级,相当于神级文明,能利用所在星系的一切资源,这种文明存在估计已千万年之久,进化到了高度发达的阶段,他们存在的形态和高科技也是超出我们人类认知范畴的。

有人说,戴森球假设不切实际,因为要建造这种巨型人造结构需要先进的科技和足够数量的超级宇宙飞船,能将恒星包裹起来加以利用的科技人类再发展一百年一千年都很难做到。如果天鹅座真的存在可以建造戴森球这种结构的文明,地球人也不必担心,虽然“黑暗森林法则”大家都听说过,但并非就一定是真的。

我相信,一个文明既然能进化到可以制造戴森球,并有能力穿越星际,他们的生命形态和对于宇宙秩序的认识应该远超我们人类想象,他们对于道德的衡量标准或许比人类更清醒,人家都能利用星系里的资源发展了,哪还瞧得起你这颗蓝色小球,要知道构成地球的物质在宇宙中并不稀罕,打劫谁也不会大老远打劫地球这个低等文明星球,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徒步全球


首先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戴森球吧,因为这毕竟是有些科幻的概念,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戴森结构。戴森结构其实是人类想象高等文明的一种方式,戴森球本身有多种用途,可以开发恒星资源,甚至居住用,还有就是戴森环结构可以殖民行星,甚至战争用。所以拥有戴森结构的恒星不仅肯定是高智慧外星文明,而且他们的文明可以达到卡尔达舍夫的量级的第二级,也就是恒星文明。相比于人类要厉害许多许多,可能是几十万年至上百万年的先进程度。



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戴森球结构,戴森球结构是一位名为弗里曼·戴森的物理学家提出来的,戴森球是一种围绕恒星旋转的巨大的人造装置,这也是高级文明获取资源的方式之一。

因为随着文明的逐渐强大,他们对于恒星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的戴森球,戴森球可以开发获取恒星资源,甚至完全获取恒星资源。那么,天鹅座的这颗恒星有戴森球存在的痕迹吗?


2009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编号为KIC8462852的恒星,这颗恒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发光有些问题,和理论上戴森球结构存在恒星发光情况基本吻合。


所以在2011年,天文学家们立刻对这颗编号为KIC8462852的恒星进行了详尽的观测研究。KIC8462852,俗称塔比星,距离地球1480光年,位于天鹅座。在2017年,塔比星的光变度再次如期下降。


其实从现实情况来说,天文学家们刚开始认为是观测仪器出了问题,到之后的观测天文学家的解释是小行星带的尘埃造成的,或者是距离恒星较近的行星遭到撞击激起的尘埃遮挡了星光。直到现在,塔比星都是SETI地外文明搜寻计划的观测目标之一。

虽然说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答案,但是戴森球只是人类对高等文明攫取资源的一种猜想,所以也可能是有外星人的存在,但是他们也许不是使用戴森球,而是其他方式,高级文明获取资源的方式也许我们暂时无法窥见。我是宇宙与科学。欢迎大家关注哦。


宇宙与科学


戴森球这种愚蠢的结构,人类要是有这种包裹恒星的技术,早就星系殖民了,宇宙中处处是能源,这样做,纯焠浪费材料


119444445


“戴森球”只是一种理论,是在1960年由戴森提出来的,这种球体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的,这种球体包围恒星,以捕获绝大多数恒星或全部的能量来维护自己的发展。

据了解恒星每秒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能量。戴森球又可以用来衡量文明等级,我们地球文明只有0.7级,而建造戴森球却需要2级,所以建造戴森球绝非易事。

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在天鹅座方向有一颗亮度变化非常异常的恒星,这颗恒星距离地球1500光年,后来被称为塔比星的KIC 8462852。位于天鹅座方向的塔比星是最令天文学头疼的一颗恒星,因为它的星等亮度呈现不规则变化。

据观测,塔比星的亮度大约每隔两年会突然出现大幅度下降,有时变暗15%,最多时变暗22%。这样的亮度变化可能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感觉,但是像木星这么大的行星在合适的位置也只能让太阳的亮度下降1%。

真的存在戴森球结构吗?

卡尔达肖夫指数是衡量地球的文明等级,而根据卡尔达肖夫指数能制造戴森球的文明,已经达到了Ⅱ级文明。

戴森球并不是真实存在,是科学家假象的一种理论,天鹅座这颗恒星虽然亮度互高互低,但是绝对不能证明是戴森球结构。

大部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恒星的周围有着大量的尘埃、小行星和彗星在环绕其运动,如果塔比星周围存在这些物质,而且它们的角度恰好与地球处在合适的位置,在地球观测塔比星就有可能观测异常波动。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的存在戴森球结构,会有外星高级文明出现,那也距离我们很遥远,目前都没有外星文明来骚扰地球,说明我们可能没有危险。


星球上的科学


太阳系位置处在在银河恒星系的边缘。本人根据对《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的理解,太阳系应该是银河恒星系形成的开始端。其道理如同两个自转方向相反相逆的地球发生了碰撞,首次在旋转碰撞摩擦抛撒下来的物质,必然是地球表面上的物质,只有在经过了多次的碰撞反弹再碰撞的没有了固体地壳,再发生内部熔岩的旋转碰撞大抛撒,才能形成内部熔岩可形成的恒星球道理的相似。总之,形成银河系模式的那两个自转相逆相反的“宇宙蛋”是不向外发光的太空黑洞,两个自转方向相同的它们相遇,不会形成银河系模式,只会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自转力度基本相当的两个宇宙蛋才能形成出现需要水的行星球生命。当然,若是两个自转力度相差太大的宇宙蛋发生相逆的碰撞,在出现短暂的摩擦大抛撒的星云后,自转力度小的宇宙蛋会被自转力度大的宇宙蛋吞噬掉,那些抛撒出去形成行星与彗星体的物质,最终也难逃法网。


盖天宣夜说


霍金的外星人预言难道要成真了?

天鹅座一颗恒星存在戴森球结构,如果是真的,那一定是外星人造的,地球会不会像霍金所说会遭殃很难说,他们无需为自己找一个强劲的对手。

依我看,多半是天文学家看错了,要么又是一些网站放出来的虚拟消息,因为这样的消息既能吸引眼球又不犯法。

天鹅座一颗恒星变暗

天鹅座距离地球约950光年~2800光年。天鹅座是北天星座一个,每年9月25日20时天鹅座升至星空中天,是观赏天鹅座最佳时机。天文学家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近段时间不就观察到天鹅座里的一颗塔比星恒星的亮度出现明显下降,竟下降了15%~22%的亮度,有时还会出现无规律的变暗。

天文学家对塔比星这种大幅变暗的异常现象自然会各种猜测:一是由发达的外星文明造的戴森球将其包裹所致;二是它的周围被宇宙小型天体及尘埃挡住了光芒…

什么是戴森球

戴森球是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一个假想,它是未来人类打造出来的一个直径约2亿km的能量球,会将恒星团团包裹吸收其能量,为人类所用。而根据前苏联的宇宙学家卡尔达舍夫提出的文明等级,人类需要达到二级恒星文明才会有建造戴森球的能力,人类文明目前只有0.73级。但利用恒星能量不一定要建造戴森球。

所以,即使有外星人,他们也不会按人类设想的那样建造戴森球去吸收恒星能源,那样也易暴露目标;另外关于外星人现在还毫无头绪,怎么那么肯定是人造戴森球使塔比星变暗呢?

如果塔比星异常变暗不是戴森球又是什么呢?

那当然是一些星系常见的变异,这样的事在银河系之上的本星系群也常发生,并是每100亿年一次。星系的变异让恒星周围充满小型天体与尘埃将塔比星的光芒遮掩住,天文学家在观测时就会看到变暗的恒星。

当然也可能是附近的星球相撞了,产生星球碎块,被塔比星的引力吸引过去而致使变暗。

总之,与戴森球无关,与外星人无关!


弄潮科学


我要被那些所谓的天文学家笑死。。。什么结构,什么第几代文明,统统都是自己发明想象出来的东西,谁告诉你,发展到高处,到顶端,就非得要有你所谓的什么球结构,你算老几,外星文明非得要按着你意淫的结构来建造自己的星球。也是服那些相信的人,能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未来你当科学家,你也可以说正方形结构,不是吗?别人说啥就是啥,你有什么证据,证明,非得有球结构,你看到了。真扯。


201246885


题目提到的这颗恒星被称为塔比星,编号为KIC 8462852,位于天鹅座。至于有学者认为其周围存在戴森球装置,那是因为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这颗恒星的亮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这颗恒星距离地球足足有1480光年(意味着科学家观测到的是塔比星在1480年前的状态),自2009年发现以来,科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这颗恒星的亮度并不稳定,会周期性的呈现出亮度骤降现象,基本是每隔两年亮度进行一次大降,中间夹杂着一些小降。

而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认为这颗恒星所在的行星系存在高等文明,并且该文明的等级已经达到了卡尔达肖夫二型文明(宇宙第二文明等级,该文明已经掌握了汲取恒星全部能量的科技),制造出了戴森球装置(一种用来汲取恒星能源的装置)

按照人类的设想,该装置是包裹在恒星周围,比如下图

因此外界在对恒星进行观测时,就会出现恒星亮度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恒星附近的星际尘埃所导致的现象。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戴森球是一种高级文明收集利用恒星能源的技术手段,通俗来说就是建造一个空心球体或者一个大圆环来把恒星包裹或者“箍”住,这样一来恒星的光和热就会完全被吸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供高级文明使用。

NASA的天文学家在2015年9月公布的论文中指出:综合2011年以来开普勒望远镜收集到的数据,位于1480光年外的天鹅座塔比星亮度确实发生了周期性不规则变化,幅度达到了15%至22%,目前的理论尚无法对其做出完美解释。

有天文学家认为塔比星的光变有可能是行星遮挡或者尘埃云遮挡产生的,但也不乏有天文学家认为塔比星的光变是1480年前的“塔比星人”在建造戴森球。

由于塔比星距离地球1480光年,因此我们看到的塔比星光变也是1480年前的景象,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比人类先进数千年的文明是有可能处于能源目的建造戴森球的。

假如塔比星真的变成戴森球的话,几百年之后天文学家有可能亲眼目睹塔比星由亮到暗最后完全消失的奇景,不过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塔比星有没有戴森球并不会产生生命威胁,因为1480光年的距离对于一个掌握戴森球建造技术的文明来说也是十分遥远的。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本来以为是很高大尚,结果是这么落后,的玩意。

哪个文明,脑袋退化了,才会造所所谓的戴森球。

耗费巨大物资不说,最后得到的就是慢慢的吸收太阳能!小商人都明白赔本买卖。

各星球有从太阳吸收了上亿年的能量体,石油,煤,雷电,火山,核能,势能...这些不去取。在那耗功夫!脑袋有病啊!

最后太阳系已经活了60亿年了。也没见毁灭,你担心,真叫杞人忧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