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药要热了喝吗?

CCCcc39421663


很多中药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饭后喝,即使一些养血的药材,脾胃虚弱的也最好饭后吃。中药是趁热喝还是不热了再喝?要看药材整体是寒性的还是热性的,也需要看喝药的人脾胃如何,疾病的性质不同,也需要热喝或者温喝。



中药材有寒热温凉的特性,中医就是用这些不同的特性,调理体内的寒热虚实。一般药性寒凉的药材要趁热喝,能够减少寒凉药材的副作用,温性的药材不要热喝,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凉药热喝,温药凉(温)喝”,但是也不要放凉了再喝。

清热解毒和凉血的中药,多是寒凉的药材,像蒲公英、菊花、生地、金银花、大黄、黄芩、黄柏、麦冬、白茅根、赤白芍、石膏等,这些药材都是偏于寒性的,一般都是趁热喝。一些补气养血和温阳的中药,多的热性的药材,像吴茱萸、生姜、肉桂、桂枝、黄芪、人参、熟地等,这些药材偏于温性,一般都是温喝。


中药不可以凉喝,这就像喝凉开水和吃冷饭、凉菜一样,会影响脾胃的运化,有的还会造成胃肠道不舒服,出现胃痛胃胀的症状。所谓“凉药热喝,热药凉喝”,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把中药放凉了再喝,而是不要趁热喝,要放温了再喝。

体质虚弱和脾胃虚寒的人,要趁热喝,凉了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体内有热和体质强壮的人,喝中药的时候不要热喝,以免增加体内的热量。

热性的疾病要温喝中药,像内里脾胃、肝胆郁热等,寒性的疾病要趁热喝,像风寒感冒等,这样可以发挥中药的疗效,又能降低副作用。如果中药放凉了,要温热了再喝。关注中医杂症,和大家分享养生保健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