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利用自媒體“粉絲經濟”割韭菜?“慧擇網類”保險電商利益鏈的監管隱憂

險企民生調查(一)| 利用自媒體“粉絲經濟”割韭菜?“慧擇網類”保險電商利益鏈的監管隱憂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見習記者 隋娉娉 深圳報道

利用自媒體的粉絲社群營銷轉化,互聯網保險創業者一度迎來春天。而近期北京銀保監局的系列舉措,或許透露出國家對市場的監管趨勢。

繼10月中旬發佈《北京銀保監局關於規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類業務及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北京銀保監局近日再次發文,強化互聯網保險區域監管。

《通知》清晰指出,“機構不得向平臺支付銷售佣金”、“平臺不得參與保險中介經營”的監管思路,而“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網向美國SEC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間接銷售”的營收均佔總營收七成左右。

雖然慧擇網總部在深圳,一旦國家擴大監管範圍,慧擇網依賴第三方平臺對接“分銷”的盈利模式將正中靶心,成為公司長線發展的潛在風險。

险企民生调查(一)| 利用自媒体“粉丝经济”割韭菜?“慧择网类”保险电商利益链的监管隐忧

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保險電商平臺慧擇網的“間接銷售”均佔比總營收70%左右。來源:官方招股書

對於在第三方平臺購買保險的注意事項,業內分析人士楊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投保人應格外留心保險條款內的健康告知,即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存在保險中提到的相應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後期賠付。

區域性監管出現,規範銷售佣金獲取

80和17587,分別是慧擇網合作的保險公司數和自媒體個數。

這兩個數字包含的含義是:一方面,無保險銷售資質的平臺,藉助慧擇網這個“牌照通道”來銷售保險產品,從中獲取“佣金”;另一方面,慧擇網主動找自媒體流量平臺合作,取得“帶貨”成效,並向平臺支付渠道成本。

從2017年至今,上述間接營銷模式一直佔比慧擇網營業收入的70%左右。

但這是存在風險的。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若流量平臺的“帶貨”能力強,則慧擇網需要支付相當高的渠道成本,“而由於流量方屬於強勢方,把握消費者的入口,所以慧擇網未來也會面臨著這些流量方索取高價,或轉去對接其它平臺的風險。”

嚴重依賴第三方“分銷”同樣降低了慧擇網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進入市場的玩家如雨後春筍,渠道分發平臺有深藍保、小雨傘、悟空保、蝸牛保險;從互聯網面向C端的保險經紀平臺有梧桐樹、水滴保。這都意味著,慧擇網需要用更多的資金,或更低的提成,來保證間接銷售帶來的盈利。

到如今,區域性監管出現了。《通知》規定,“保險機構不得向平臺支付保險銷售佣金,也不得簡單以與保費規模或保單件數掛鉤的結算方式變相支付保險銷售佣金。”

不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同樣受到規範,即“不得參與保險經營或保險中介經營行為,如: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代理查勘理賠、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協助索賠等。”而“第三方網絡平臺”即指備案運營主體、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許可證(ICP)歸屬機構不是保險機構,但為保險機構的互聯網保險業務提供網絡技術支持輔助服務的網絡平臺。

那麼17587個平臺中,有多少是具備網銷保險資質的呢?

流水線生產保險規劃師行為曝光

各種第三方平臺都開始“覺醒”,成為保險的線上流量,但背後卻在透支著行業的信任。

以閱讀量在2萬左右的公眾號“深藍保”為例,其簡介雖為“不賣保險,只解決問題,為你推薦性價比最高的保險產品”,卻在文章內容插入了大量投保鏈接,點擊則跳轉公眾號附帶的小程序,讀者可以查看產品並投保。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深藍保”附帶的小程序中,其跳轉的產品投保頁面網址為“cps.qixin18.com”,即慧擇網旗下品牌之一齊欣雲服。同時,“深藍保”也自主提供1對1諮詢和保險規劃服務。

天眼查顯示,其所屬的深圳深藍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屬行業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屬於《通知》中受監管的“第三方平臺”。

對於保險規劃師的牌照問題,“深藍保”後臺人員對本報記者稱:“所有的規劃師都是經過深藍保挑選、面試以及培訓過的,只是合同掛靠在合作方齊欣雲服平臺上。”

险企民生调查(一)| 利用自媒体“粉丝经济”割韭菜?“慧择网类”保险电商利益链的监管隐忧

第三方平臺微信公眾號“深藍保”在推文內插入大量投保鏈接,幾乎均為慧擇網產品。

所謂的保險規劃師真的專業嗎?他們真的在提供定製化服務嗎?此前,與“深藍保”同為保險渠道分發平臺的“蝸牛保險”,就曾遭媒體曝光存在流水線生產“保險規劃師”行為,即保險“小白”培訓五天就可上崗。上述規劃師培訓模式甚至被稱為“保險富士康”。

此外,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深藍保”因涉嫌非法經營保險中介業務,曾被多地銀保監局點名,但並非所有保監局都對此定性。根據地區保監局要求,轄區內保險公司和專業保險中介機構需自查是否與“深藍保”有業務往來合作。

雖然相關政策還比較模糊,但“深藍保”等第三方平臺一旦受到監管,最受影響的還是關聯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人士楊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稱:“這會是慧擇網一類公司的命門點,他們可以在政策上多留心。”

應正當發揮互聯網的行業作用

在互聯網的介入下,短視頻平臺也成為了一大“戰場”。為擊中客戶的“痛點”、吸引客戶轉化,短視頻賬戶將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家庭構成來分類排放視頻,並利用標題引起讀者興趣,再從內容上層層遞進,引導到產品推薦。

险企民生调查(一)| 利用自媒体“粉丝经济”割韭菜?“慧择网类”保险电商利益链的监管隐忧

除微信公眾號外,短視頻平臺“抖音”也成為線上保險營銷渠道之一。

為吸引投保人,短視頻、公眾號等第三方平臺利用網絡的傳播影響或“粉絲經濟”,來推薦保險產品,但這終將會產生牌照之外的宣傳問題。廣告內容是否合規?足夠中立嗎?誰會對作者的“主觀”負責?是否傳遞了虛假信息?片面解讀產品?惡意詆譭競品?誤導消費者……

事實上,互聯網的作用若得到正當發揮,也可推動保險行業的發展。艾瑞諮詢在《2019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到,互聯網渠道可以讓保險產品實現快速傳播,對用戶的風險意識教育也起到了正向作用。

微信公眾號“大魚測評”運營官也向記者講道:“傳統型代理人可以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但國家也要扶持整個保險市場,而在傳播保險意識、做大保險市場規模方面,互聯網保險還是助了力的。”

對於我國保險市場規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陳志武曾做數據對比:“即使到今天,我國的保險覆蓋率,也就是買保險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也只有3%左右,並且主要集中在城市,而美國保險覆蓋率為4.5%,是中國的1.5倍。”

拿到80多個保險公司的合作並非一日之功,從2006年創立至今,慧擇網走過了13個年頭,直到去年才得以扭虧為盈,今年則邁出了赴美上市的一步。

有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慧擇網一直也在與保監會溝通第三方平臺參與保險銷售一事。對此以及慧擇網未來是否考慮新的獲客模式等公司發展問題,本報記者向慧擇網相關部門發送採訪函,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