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證監會打響股市加配“發令槍”?中長資金亟需放寬入市比例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丨谷楓 北京報道

記者瞭解到,此次借全面改革的機會證監會想要從三個方面打出組合拳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三個方面的核心關鍵詞即“轉化存量”、“引入增量”、“優化環境”。

證監會近期新聞的主題是“座談會”,在宣佈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12項內容後,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開始了和資本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直接溝通,在10月17日和21日先後召開了“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座談會”以及“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座談會”。

相比私募、創投的座談會,市場顯然更加關注證監會和社保基金以及保險機構的溝通交流,而證監會也並沒有讓市場失望,證監會通過這次座談會向市場釋放了十分明確的信號,即要大力推動以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入市。

不過從市場的反饋來看,市場急迫希望證監會可以實際拿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舉措,首當其衝是要提高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比例,突破這一硬性門檻。

組合拳吸引中長期資金

證監會打響股市加配“發令槍”?中長資金亟需放寬入市比例

毫無疑問,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也是證監會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中的重要一條。

具體表述為: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強化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長期業績導向,推進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推動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金投資範圍。

“中長期資金是各任證監會領導都十分重視的問題,但這幾年這個問題都沒有很好地解決,基本屬於停滯不前的階段。”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自營部門的人士指出。

而在這次座談會上,證監會也再次強調引入中長期資金入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證監會認為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是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這次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任務。

記者瞭解到,此次借全面改革的機會證監會想要從三個方面打出組合拳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三個方面的核心關鍵詞即“轉化存量”、“引入增量”、“優化環境”。

首先是轉化存量,轉化存量便是要求機構從產品端出發,推動短期交易性資金向長期配置力量轉化,增強權益產品吸引力和權重。

“近期證監會鼓勵公募基金重視權益產品的窗口指導和存量轉化就有直接關聯,證監會目前很重視權益類產品的發展,核心就是場內交易資金的交易習慣和產品類型要有所改變,在外部資金沒有那麼快來的情況下,存量資金要轉化。”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基金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在座談會上,證監會也直接指出要進一步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壯大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同時希望機構可以堅持長週期業績導向,完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優化對外部管理人及金融產品的業績考核和評價體系,著力提升長期收益水平等內容。

其次是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簡單來說就是要為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創造更好的基礎制度環境。

最後一項也是最核心的一項,是要疏解政策障礙,推動放寬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研究完善引導資金長期投資的相關政策,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投資資本市場。

“目前各類中長期資金的比例和成熟市場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中長期資金的缺位也直接導致了過去幾年資本市場抗波動能力差。從全球來看,通常一個國家機構投資者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資本市場的成熟度,而機構投資者的壯大離不開穩定的持有人結構和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當‘短錢’成為機構主要資金來源時,頻繁的申贖行為會導致基金面臨資金流的頻繁波動。”澤皓投資合夥人曹剛表示。

擴大各類資金入市比例

事實上,相比存量轉化,市場也更加關注增量資金入市,從社保基金的例子來看,當下證監會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當務之急就是破解政策限制,擴大各類資金入市的比例。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裘翔表示,我們預計,不同於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養老金體系給權益市場帶來的“長錢”主要源於公共養老金體系。預計第一支柱當中委託社保管理運營的基本養老金入市貢獻約1500億;全國社保基金每年可投股票資金增量約為200億元;企業/職業年金能帶來約125~170億元/135~270億元增量;而第三支柱試點轉正式實施後,未來5年累計能帶來240億元增量。

裘翔隨即指出:“儘管三個支柱的規模加起來非常可觀,但實際上可投境內股票的增量資金相對有限。”

增量資金有限很大程度上和入市比例限制有關。《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規定,社保基金的投資比例: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的比例不得低於50%,其中銀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於10%;企業債、金融債投資的比例不得高於10%;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投資的比例不得高於40%。

但《暫行辦法》在2001年便已經公佈,也就是說近20年的時間裡規則一直未有調整,而這20年的時間裡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投資環境和基礎配套政策改善許多。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副主席姜洋也呼籲,股市的長期穩定需要引入長期資金,要鼓勵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建議給予社保基金更多投資靈活性,將現行權益資產投資比例上限由40%提升至60%,允許其投資股票指數期貨、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

可以看到,公共養老金體系下能夠進入市場的中長期資金量並不大,因此解決政策障礙,提升原有比例是當務之急。

另外根據2019年中報披露(目前第三季報數據還在披露過程中),目前社保基金共有49只投資產品,合計持有A股市值1528億,相對一季度1575億的持倉市值小幅下降約3%,不過同期上證指數下跌3.62%,所以社保基金2019年第二季度整體持倉穩定。但社保基金1528億市值的持有規模和A股市場的實際體量相比還是非常小的。

“並不是說目前社保基金已經滿倉,40%的倉位限制就意味著基金經理在操盤時會顧及這一比例,如果將倉位限制提升到60%,那麼社保基金的整體持倉規模或能夠突破40%,硬性比例的突破非常重要。”前述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