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從石泉軍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1075年,茂州知州範百常應居民的請求修築城牆,引起城外羌民不滿,進而發展成為一場圍攻茂州的動亂。北宋朝廷無力平息動亂,於1076年將石泉縣由茂州改隸綿州,堵塞茂州到石泉的道路,後退一步確保川西北平原的安全。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青片鄉和尚頭。高聳入雲的山樑是涪江與岷江的分水嶺,也是北川與茂縣的分界線,東面屬北川縣,西面屬茂縣。

石泉縣改由綿州管轄41年後,茂州再次出現動亂。據《宋史》記載,1117年,凃州、靜州、非州等地羌人攻打茂州,殺掠千餘人。成都知府周燾派遣張永鐸等前去平定,諸將膽怯畏懼,不敢進兵,皆被撤職查辦。此後,中軍將種友直率兵經由石泉向茂州土門方向進軍。官軍在今北川縣墩上以西打敗了都祿、板舍等部落,酋長旺烈等人到茂州請求投降。和對待北方的遼、金政權一樣,宋王朝採用封官賜物的方式籠絡少數民族,以求得平安。種友直雖打了勝仗,但朝廷卻不僅給投降的旺烈等人授予官職,還每月賜給茶葉、絲綢等物,以圖緩和矛盾。此後,旺烈等人更加驕橫,茂州實際上已經失去控制。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北川縣墩上。因明代官軍建有名為通寧墩的烽火臺,因而被當地人稱為墩上,意為通寧墩所在的地方。1935年,紅軍建立墩上鄉蘇維埃,墩上自此成為鄉級政權的名稱。墩上地處交通要道,其北通青片,其西通茂縣。

石泉介於綿州和茂州之間,處於“番漢之衝”,其地位極其重要,一旦失守,安、綿地區便不得安寧。是時,朝廷乃令鎮守成都的瀘南安撫使孫羲叟節制綿州和茂州的官軍,負責這一帶的防務。此時擔任石泉知縣的德陽人張上行,被後世譽為“石泉名宦”,是一位很有政治頭腦的官員。旺烈等人的都祿、板舍等部落雖然屬茂州,但位置就在今北川縣墩上鄉附近,距今禹裡不過幾十公里。為保障石泉的安全,張上行向孫羲叟提出如下防禦建議(原文意譯):

吐蕃進入內地有兩條路,一是由青川抵達松潘,二是由茂州抵達雞棲城。石泉縣境內的威蕃亭最為重要,應該先修築城堡加強防禦,再把石泉縣升級為石泉軍,來增強其地位,然後再調集恩思、黔江一帶的土軍來征討,沒有不成功的。

按照張上行所說,石泉縣要防禦的是吐蕃。唐代,吐蕃從青藏高原東進,到達北川以西北的松潘後定居下來。唐軍多次組織大規模反攻,也未能收復失地。宋代,仍把吐蕃看成是成都平原的重要威脅,但張上行擔任石泉知縣期間,並沒有吐蕃經石泉南下侵擾的記載。張上行將吐蕃這個更強大的對手作為假想敵,可能是為了引起上司的高度重視。聯繫到《宋史》上有石泉少數民族反叛的記載,可以推斷當時直接威脅石泉及安、綿一帶的,其實除了茂州方向,主要是北川關內地區的羌人。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石泉堡公路隧道附近的古綿茂幹道棧道遺蹟

孫羲叟認為張上行關於升石泉為軍的建議很有道理,隨即上奏朝廷,說石泉介於綿州和茂州之間,地域遼闊,道路遙遠,遇到緊急情況,無法照應,必須加強石泉的地位,駐紮軍隊,把守要害地方,才能抵禦外患。於是朝廷採納了他的建議,於1117年設置了石泉軍。石泉軍和石泉縣的治地都設在現在的禹裡。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北川古縣城禹裡(1992年攝)宋代,禹裡既是石泉縣城,又是石泉軍治地。

宋代的“軍”,是介於“州”和“縣”之間的行政建制,比州小,比縣大,大都設在具有重要軍事意義的地方。“軍”的行政長官叫知軍,一般由武官擔任,同時負責指揮轄區內駐防的官軍。石泉軍管轄石泉、龍安和神泉三個縣。石泉縣城在今北川縣禹裡,龍安縣城在今北川縣永安,神泉縣城在今安州區塔水。石泉軍的管轄區,大致包括今北川縣關內地區和安州區境域。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古龍安縣城永安新貌(2016年鄧軍航拍)今安州區(安縣)雖然早已屬漢族聚居區,但古代也曾經是羌族的家園。清代《直隸綿州志》引用古文獻的記載,說兩千多年前安縣境域也同北川-樣,同屬汶山郡管轄,是“古羌地”。北宋末年設置的石泉軍,將原安縣(宋代分為龍安、神泉二縣)置於管轄範圍內,除了有利於軍事防禦,很可能也考慮了居民的民族構成。清代的《石泉縣誌》稱:氐羌“散居於松潘、威、疊、龍安、二泉之間”。“松潘”,今同名;“威”,威州,在今汶川;“疊”,疊溪,今屬茂縣。上述三地,均屬今阿壩州,至今仍是羌族集中的地方。“二泉”,指石泉縣與神泉縣,龍安即古龍安縣。“龍安、二泉” 指的就是今北川、安州一帶,古代也是羌族聚居區。《石泉縣誌》的這段記載印證了《直隸綿州志》關於原安縣是“古羌地”的說法。1264年,元升石泉軍為安州,據專家說,取名安州,即有安撫羌人、安定羌地之意。

從軍事防禦角度看,石泉軍除轄石泉縣之外,還管轄原安縣一帶,便於在石泉至內地的通道上統一組織部署軍事力量,對於鞏固石泉防線起到重要的作用。石泉知軍多由武官擔任,也有利於軍事防禦。當時石泉軍最重要的防禦措施是“設兵守衝要”,即在石泉境內的重要關隘設兵守衛。負責守禦的,主要是石泉的地方武裝。宋代,

政府的軍事力量除了稱為禁軍和廂軍的正規軍之外,還有民團式的地方武裝。《石泉縣誌》記載:1116年,負責綿州和茂州一帶防務的瀘南安撫使孫羲叟上奏朝廷(原文意譯):

邊民不按法律規定,私下購買夷人的田地,官府依法將其全部拘禁,並招募當地土人子弟2400多人,命令他們自行把守家園。皇上同意了這些做法。

這段記載說明,在設置石泉軍之前一年,石泉就有自守其土的地方武裝。他們所守衛的,主要是石泉縣衙所在地和交通要道。這些被稱為土軍的武裝人員平時各就其業,戰時召集為兵,和正規軍一道參與防禦和作戰,既節省了軍費開支,又加強了地方的治安和防務。宋王朝十分重視石泉一帶土丁子弟的軍事素質訓練。據《四川通志》記載(原文意譯):

1122年,皇帝下詔:茂州和石泉軍的地方武裝武藝低下,令從施(今湖北恩施)、黔(今重慶黔江)土兵中挑選擅長射箭者各50人,分別到茂州和石泉軍擔任教練,一直訓練到他們射藝精熟的時候再遣送回去。

石泉土軍的人數,舊志無記載,但朝廷下令選派的教練就有50人,受訓的人也一定不會少。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禹裡場鎮北面的校場壩(原縣農場所在地),是古代石泉駐軍操練的地方。

除了加強日常防守,當局還採納了石泉知縣張上行的另一條建議:調集軍隊集中征剿,以平定羌人的“反叛”。《宋史》就有關於北宋末年“石泉蠻叛”,朝廷調集恩施、黔江土軍進行鎮壓的記載(原文意譯):

恩施、黔江一帶的少數民族子弟精明剽悍,使用木弩藥箭,戰鬥敏捷。朝廷曾經將他們組織成忠義勝軍,成為一支平定民族地區騷亂的勁旅。此後,“石泉蠻叛”,忠義勝軍即被派去石泉參與平叛,結果“大破番夷”,邊境一帶安寧無事,蜀地受益。

石泉軍建立後10年,北宋就滅亡了。南宋時期,在歷任官員的努力下,石泉軍所轄範圍基本保持了百年安寧。到了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大舉南下,民族矛盾再次激化,羌人的活動再度頻繁起來,以致連石泉軍治也屢屢遭受襲擊而難以保全。舊志載:1238年,“罹遭戰禍”,石泉軍治被羌人全部燒燬;1255年,石泉軍的治地被迫遷往龍安(今永安)。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賣草鞋的人(網絡老照片),永安即古龍安縣城,這裡曾有一個很接地氣的名字,叫草鞋街,據說是因為賣草鞋的多而得名。實際上,永安是一個千年古鎮。公元347年,就在這裡設置了晉興縣。此後千餘年間,原安縣境內先後設有多個縣級建制,這些縣或分或並,但永安作為縣城的地位一直沒有發生改變。1255年,石泉軍治地遷至永安,其地位相應升級。1264年,元(蒙古)將石泉軍升為安州,州

政府駐地仍設在永安,其地位再度升級。1374年,明朝政府降安州為安縣,其治地隨之遷至今安昌,今永安自此結束了作為縣、軍、州治地的歷史。自公元347年成為晉興縣城,至1374年安縣縣城遷離,今永安曾經是晉興、金山、龍安縣城,前後共1027年;其間作為石泉軍、安州治地的時間長達119年。

1256年,“番焰再熾”,石泉剛剛恢復的官廨民舍又被焚為灰燼,新任知軍趙順上任時,位於今禹裡的原石泉軍衙門(辦事處)只剩下草房四間。好在此時的石泉軍治地已經遷至今永安。趙順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把防禦的重點放在了大山以外。他在石泉軍的新治地永安附近設置了官軍的大本營,取名為三盤寨。三盤寨的具體位置就在離今永安不遠的轅門壩。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轅門壩通往大山的公路(2019年8月 李華攝)1256年,石泉知軍趙順上任後“首修三盤以立門戶”,在今永安以北設置名叫三盤寨的官軍大營,扼守由大山進入平原的最後隘口。

當此之時,蒙古軍大舉南下,四川即將淪陷,這位知軍還在頑強地把守石泉這塊陣地,可算是忠於職守的官員了。趙順在今永安精心部署針對羌人的防線,卻未能阻擋蒙古軍南下的步伐。1258年,蒙古軍大舉入川,這位石泉末任知軍在今永安投降了蒙古軍。

1264年,蒙古統治者將石泉軍升級為安州。石泉軍於1117年設立,至1264年升級為安州,共存在140多年,其治地設在今禹裡的時間長達130多年,設在今永安將近10年。在民族關係緊張的時代,歷任石泉知軍的苦心經營,對維護北川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民族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元代,統治者推行較為和緩的民族政策,安州轄區(包括石泉縣)局勢平靜。在延續百餘年後,安州這一行政建制也走向了終結。明王朝建立後,於1374年將安州降為安縣,其治地也隨之從今永安遷至今安昌。安州存續的時間共110年(1264-1374),其治地一直設在今永安。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安昌新貌(2016年鄧軍航拍)。1374年,明朝政府將安州降為安縣,縣城隨之遷至安昌(一說是明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安昌自此成為安縣縣城。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安州大道(葉建聰 攝)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安州大道(葉建聰 攝)。安昌以古安州之名命名街道,傳承了地方歷史文脈。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从石泉军到安州看永安的前世今生

石泉南街(葉建聰 攝)。北川新縣城以古石泉縣、石泉軍之名命名街道,傳承了地方歷史文脈。

來源:方誌綿陽(據北川縣政協文史委)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誌四川”,ID:scsdfz。

投稿郵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com;工作信息:scsdfz@qq.com;《巴蜀史志》雜誌:bsszbjb@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