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17年时间死棋下活,绝境翻盘,为何又在短短三年内活棋下死

说起五代一代传奇李存勖,他的一生可谓传奇性与故事性俱佳。是所有五代十国历史和文学避不开的人物。对于他的百战开国又快速败亡,身死国灭,主流意见是灭梁之后李存勖骄奢淫逸、宠爱伶官,倒行逆施。从而很快身死国灭。

今天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李存勖的成功与失败。看是不是像主流意见说的那样。

绝境翻盘,把死棋下活

李存勖出场时,残唐五代的两大主角朱温和李克用正处于人生的两大极端。公元907年。朱温已经九分天下有其七,看似统一天下指日可待。而他的一生之敌李克用则伴随着身体每况愈下,所拥有的地盘和实力也越来越少。李克用立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背叛自己。约为兄弟的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也与朱温眉来眼去。甚至自己的老根据地河东太原也被朱温两次包围。(公元901,902年)眼看河东李克用英雄一世,覆灭在即。处于内忧外患的李克用急病交加。于公元908年潞州(今山西长治)被朱温围困半年后去世。

17年时间死棋下活,绝境翻盘,为何又在短短三年内活棋下死

李存勖即位时晋 已经只剩太原周边了

时年24岁,之前从未带兵打过仗的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即位晋王。内部叔父李克宁等蠢蠢欲动。外部朱温已经篡唐建梁,打到了家门口。眼看这局棋必死无疑。朱温都觉得大局已定。李克用一死就提前回家等待好消息了。

我们的李存勖同志一鸣惊人,解决了叔父李克宁之后,带领沙陀精兵一战成名。绝地反击,在潞州出其不意,一战阵斩万人,解潞州之围。接着,通过接下来的柏乡之战再次击败朱温。控制了河北成德(首府今河北石家庄附近),义武(首府今河北定州)。然后通过幽州之战打败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控制河北。在李存勖进攻幽州时,病中的朱温趁机北上,居然被小股晋军击败。朱温羞愤回军。不久就被儿子朱友圭杀死。追随老冤家李克用去了。

接下来梁晋隔黄河对峙,大小百余战互有胜负,但梁毕竟体量更大、地盘更广。而且占据中原腹心。战争潜力更大。到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邯郸)称帝时。大梁还能组织四面出击,反攻李存勖。又在东面掘开黄河。阻挡后唐大军。当时两方征战已经旷日持久。看不出战争一时结束的可

17年时间死棋下活,绝境翻盘,为何又在短短三年内活棋下死

李存勖败亡前地图,已经统一了北方和巴蜀

公元923年。后唐趁梁军四处出击,汴梁空虚。率军昼夜兼程,直入汴梁。梁末帝朱友贞自杀。李存勖终于一步步把死棋下活。统一了中原大地。眼看统一全国,中兴大唐指日可待。另一个光武帝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快速败亡,身死国灭,徒留一声叹息

李存勖的成功很不容易。百战开国,绝境翻盘。从908年即位到923年灭梁。中间17年经历过着艰难坎坷。可只是经过短短的3年时光。926年就全国发生兵变。难以抑制。连自己的侍卫亲军从马直,自己宠幸的伶人都背叛了自己。在兴教门被流矢射中。一代战神死的窝窝囊囊。

在败亡之前。李存勖看似还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凤翔李茂贞在后唐的军威下不战而降。从925年9月开始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就灭亡了割据一方,易守难攻的前蜀帝国。使后唐帝国的版图达到五代十国的最大。

所以很多人在总结李存勖的败亡时只能说灭梁前后的李存勖变了一个人。只注重享乐,赏罚不均。任人唯亲。总之看起来灭梁前后的李存勖就是两个人。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灭梁前后,李存勖的所作所为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一、李存勖骄奢淫逸,腐化堕落

其实李存勖从小成长的环境就是大富大贵。养成注重生活排场,注重外在的享受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听戏曲,吃饭时即使在打仗时也要一帮人陪着,大排筵席。这个习惯可是一以贯之的,没有说是灭梁之后才突然出现。比如史书记载他喜欢音乐。身边很多伶官可是“自其为王”开始。

庄宗既好俳优……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新五代史·伶官传》

庄宗还喜欢排场、打猎等。还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曾经找过张承业要额外在国库多拿钱出来挥霍。在大战的间隙还抽时间去打猎,有一次因为打猎跑的太远还差一点被梁军活捉。所以,所谓宠爱伶官。爱好田猎。生活奢侈这些缺点不可能前面几十年不影响他绝境翻盘。后面两三年影响突然大到让他身死国灭的地步。

同样的例子,唐玄宗李隆基作为梨园鼻祖。从年轻时开始喜欢唱戏。不影响他开创开元盛世。所以把污水全部泼在伶官、享乐的身上,其实没有说服力。

二、李存勖自矜攻伐,骄傲自满。

这也是很多人说李存勖短时间败亡的一个理由,但其实一个已经骄傲自满,觉得功业够大的主君。是不会再去筹划进一步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在灭梁之后的短短两年。后唐兵不血刃并吞了李茂贞的歧国,并派兵灭了王衍的前蜀国。要不是发生兵变时征蜀大军来不及回来护驾,也许庄宗还有一丝翻盘的可能。

败亡的原因,中央集权的上层建筑与藩镇割据经济基础的矛盾

如果我们把视线拉长一点,五代的分离叛乱,藩镇割据的果,其因早种于大唐盛世,从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变成募兵制。当兵成为一门职业开始。藩镇割据的均衡态势又维持了大唐统治接近150年。均势被黄巢打破之后,唐朝立马维持不下去了。

后梁朱温也是着手要消除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可他的手伸向刘仁恭的幽州时,潞州背梁投晋,引发潞州之战。他再次向成德和义武伸出削藩之手时,这两直接投靠李存勖了。朱温一死,杨师厚直接自行接管魏博,建立了“银枪效节都。”明着告诉梁朝皇帝:我可以承认你当皇帝,你可不要影响我内部的土皇帝地位。

在李存勖和投靠他的藩镇共同对抗后梁的时候,大家可以同仇敌忾,可以允许内部相对独立的力量存在,但在已经建国当政之后,任何一个皇帝都是想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的土壤的。所以,投靠过来的魏博强兵会发现,李存勖其实和朱温没什么区别,都是会翻脸无情的。

李存勖灭梁之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想要消除地方藩镇的大权:

一是以国用不足为由裁官,那些百战之将会发现不但不要设想论功行赏,甚至以前的地位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一回事。自然”人颇咨怨“。

17年时间死棋下活,绝境翻盘,为何又在短短三年内活棋下死

李存勖图像

二是恢复唐朝传统,启用宦官,并且重用伶人,以监督和削弱节度使的权利力。宦官和伶人的权力基础来自于李存勖本人,自然只会对李存勖负责,这和后世宋朝和明朝派出文官监军是一样的道理。但这样一来各地藩镇自然是怨声载道了。

三是加强租庸使的权利,让地方财务转运不在经过节度使,而是直接听命中央,想要釜底抽薪,断了藩镇割据的财源。

17年时间死棋下活,绝境翻盘,为何又在短短三年内活棋下死

这样一来,猖狂了150多年的藩镇的不满其实已经如同遍地的火药桶,只缺一颗星星之火了。

所以看似偶然的926年,一个魏博镇的士兵赌钱输了的一句牢骚话,居然引起了全国藩镇的哗变。到最后甚至连李存勖的侍卫亲军从马直都背叛了他。这绝不是偶然。

当然李存勖侍卫亲军的背叛是因为皇帝已经拿不出赏赐的钱物来了。这一点再一次说明了在当时的经济基础上,当兵就是一个职业,如果跟随你当兵已经没有好处了,再换一个皇帝其实很很正常的事情。

17年时间死棋下活,绝境翻盘,为何又在短短三年内活棋下死

五代美女动漫形象

同样的故事,朱温经历了,李存勖经历了,他们后面的李从珂、石重贵等等还要经历,直到藩镇割据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当然这是后话了。

《新五代史》

《资治通鉴》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