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霸氣的紋身有哪些推薦?

超有hope


中國

紋身在中國,起碼可以上溯三千五百年,被用與刑法上,稱為“墨刑”。

紋身的前身是刺青,是在紋身機還未出現時,用針沾墨水在身上一針一針把圖案刺上去,圖案多以社會風氣較重的兵將、龍虎為主,很多人是在監獄裡面做的,因為刺青只有黑色,不是專門的紋身顏料,時間長了顏色會發藍髮青,所以又叫刺青。

所以在國內,早期的紋身被大家歸為罪惡的象徵。直到現在,這種傳統觀念還是暫未被捨棄。

不過嘛,我個人覺得每個人在紋身之前都會有些自己的定義,有的是為勇氣,有的是為信仰,還有的是為紀念,不過現代的越來越多的只是個人單純的喜好。

並不是所有的紋身都是霸氣的,而真正的霸氣是在完成紋身的這個過程,當時工作室裡的黑板上寫著:疼痛是最好的老師。這麼多年才悟出這個道理,每個人在面對任何事物,收起你的狂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與事物相處。








每日一盞


紋身我還是覺得關公比較霸氣 但是我本人不太喜歡霸氣的 如果能無痛紋身的話我想紋個卡通的動物

不過說到霸氣的紋身我突然想起一個人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崑山反殺案那個花臂男 好不容易霸氣一回 拿刀去砍人家然後假意把刀掉地上結果沒想到對方大哥是個實在人拿起刀就給他乾死了!

所以說紋身是屬於個人愛好想紋什麼都可以,但是我覺得還是低調一點好 有些迷信的說法紋身紋什麼都有說道 所以說紋個卡通貓啊狗啊的既可愛還不犯說道




領悟小戰


目前沒有紋身,自從看了這張圖以後,就想紋在後背,請大家指教一下,謝謝!



LZ58169328


疼,真特麼疼!!!!😱



錦州你宇哥


看看我這個。



丶得饒人處且饒人


挺好的



韓先生iiii


將就看吧




小川鍋鍋


我認為霸氣的紋身有: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關公像;龍圖騰。

紋身自古就純在,是在近代才廣泛流傳的。自古就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故事一直流傳,岳母為岳飛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希望他忠於自己的國家,為國效力。

關公圖是很多人都喜歡紋的,關公霸氣外露,無形之中就給人一種很有氣勢的感覺,若要霸氣的紋身,關公是一個好選擇。龍,中華民族的圖騰,相當的神武有氣勢,更不用多說,是中國人都知道龍的象徵。要霸氣絕對少不了他。

但在10年前左右,人們大多數認為,紋身刺青是不好的習慣,是社會人地痞流氓的專利。讓人感覺的就是不良少年,三觀不正,不務正業的表現。在最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家都知道了有不少人紋身,其中也有不少的社會正直人,樂於助人的人也不少。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仍有一部分人還是存在以往的觀念。但現在大部分的人紋身都是為了好看而已。

在國外以往的戰爭年代,有許多的士兵上了戰場犧牲了,屍體都找不全。這時慢慢的很多士兵都會給自己的身體上刺青。這樣在自己犧牲後,屍體不全的情況下,家人仍然能認出自己的身體,而為自己收屍,以免死後無家可歸。在國內,士兵是不能紋身的。

隨著紋身的發展,現在紋身也發展出了藝術成份。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在我所瞭解的和喜歡的紋身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水墨刺青”這是將國畫和刺青融為一起的一門藝術。看起來是相當的有韻味。喜歡紋身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水墨刺青絕對是紋身藝術中,極致的體現。

如果要紋身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去紋身時一定要思考好紋什麼。一定要找到自己相信的紋身師。紋身師的技術差別是很大的,不要紋了後讓自己後悔。特別是紋水墨刺青的朋友,一定要找到技術紮實的紋身師,個人感覺水墨刺青,對紋身師的技術要求相當高。


阿川見聞


當然是風格獨樹一幟、自成一派的雲南傣族文身,其中擁有“花腿文身”的男子很是霸氣。這霸氣不全然來自圖案,更多的是圖案背後的文化。

介紹我所瞭解的霸氣紋身之前,可以先弄清楚與紋身有關的一些小知識。

到底是紋身還是文身


其實,紋身的一詞在規範使用時應該寫成“文身”,文身也稱為“刺青”,這是一種通過外力將沾有墨漬或深色的礦物染料的針或尖銳的物體(石刺、骨刺等)刺入人的皮膚,形成線條或圖案的行為結果。因為文身是一種古老且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古今中外的許多族群中都有文身的歷史習俗,有的至今仍在傳承和使用。

文身的產生

文身在人類文明中出現已有數千年曆史,在很多民族歷史中,不難發現,文身的出現多是源於當時人們對自然災害、糧食豐收、戰爭祈禱等多方面所寄予的一種美好祈願。這在一些少數民族的歷史傳說中可以見到,就像雲南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傣族的文身起源傳說中,把“鱗紋”用工具刺在身上,能保佑下水捕魚的人們不被龍王抓走吃掉,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不同的文身樣式蘊含著不同的意義。


為什麼說少數民族文身霸氣

與現在的文身樣式相比較,少數民族傳承下來的傳統文身,圖案可能比較簡單,但其中的講究和細節,都透露著各個少數民族自己的文化內涵。

下面以雲南傣族的文身為例,光文身方式就很霸氣,可能霸氣的讓你哭鼻子。因為傣族的文身習俗受信仰、宗教影響,文身也派生出很多種類。

  • 較為常見的方式

“黥、刺、紋、墨”,也就是在人的皮膚上進行紋刺,形成圖案,這是雖常見也是很普通的一種方式。

  • 聽著就怕的方式

“鑲、嵌”,你沒看錯就是鑲、嵌,這種方式比上一種疼得多,這種方式要把皮膚切開,然後將文身圖案刻在金屬片上,或者直接把金屬(金、銀)、寶石嵌入劃開的皮膚內,讓皮膚自己癒合。

  • so easy的方式

“懸、掛、戴”,這種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把文身圖案刻在金屬片上,或者畫到紙上,用布包裹後繫上線,懸掛在腰間、掛在脖子上、戴在手上都可以。

  • so easy2.0的方式

“披”,這種方式常見於打仗的時候,把文身圖案繪製到白色的神衣上,披著上戰場能保護戰士們驍勇無敵。

除此之外,傣族文身比較霸氣的地方就是文身圖案,也就是文身的內容。

  • 經文咒語類

如今西雙版納的傣族大多信仰佛教,佛教傳入以前當地有自己信仰的原始宗教,因此用傣文書寫的經文咒語作為文身內容,也是常見的。

通常佛教相關的經文咒語類的文身圖案只用於腰部以上,反應原始宗教信仰的幾何紋、泥鰍紋、老虎紋、魚鱗紋等則紋在腰部以下位置。

  • 符咒類

這類型的內容,可以是由純動物、植物、幾何、工具圖案組成,也可以和文字進行搭配組合形成每個人的文身內容。

動物圖案有虎紋、蠍子、孔雀、龍鱗紋、魚鱗紋、豬紋、蒼蠅紋、鱔魚紋、泥鰍紋等;植物圖案有蓮花紋、菩提樹葉、竹殼等;幾何圖案有線條、圓形、方形、三角形、水波紋等;工具圖案有火鉗、彎弓紋、匕首等。

傣族文身者以男性居多,因為在傣族人看來,男子文身意味著長成與擔當,類似其他少數民族的成年禮,從當地的一些諺語中也能體會到這一點。

“石蚌、青蛙的腿都是花的,哥哥的腿不花就不是男子漢。”“有花是男人,無花是女人。有花是好漢,無花是白水牛。”

當現在年輕人選擇花臂時,雲南傣族寨子裡的大叔們早已擁有一條霸氣的“花腿”了。


嫻娛有話說


用來遮蓋傷疤的 真的好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