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写在前面:摆脱不了的童年阴影,无法搁浅的天才之路,一场倾城之恋化作情天恨海,旷世才女张爱玲的爱怨情仇,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每每念及这句话,总有欲说还休的感觉。

天才之路

记得张爱玲在她的《天才梦》里写到:“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的张爱玲,却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她说“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三岁会背唐诗,七岁写了第一部小说,15岁时开始考虑是学音乐还是学美术的张爱玲,从小就很明白自己的需要,就像明白:“只有把写,落笔在自身知道的事情上,才更容易触动人心”一样。 她懂得只有通过写作,赚取稿费,维持学业,才能真正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十八岁那年,张爱玲创作了散文《天才梦》。这篇被张爱玲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处女作”的散文,是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这篇文章不仅仅展现了张爱玲极度成熟的汉语造诣,而且将她独特的文字和语言风格,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其中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段惊艳了时光的苍凉文字,如同张爱玲坎坷也传奇的人生,至今是张粉们的心心念念。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然而,这篇最初被杂志社通知她“得了首奖,结果公布时却被排在末尾”的散文,对于当时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张爱玲来说,是打击也是动力,更加坚定了她在文学天才的路上,一路坚持着,一路收获着。

锋芒初现

“漂亮衣服和钱,你只能选一样,你会选哪一个?”爱玲的好友炎樱曾问过她这样一个问题。 当时,正在伏案书写的爱玲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钱了。有了钱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所有。”

可炎樱的答案却是:“钱固然重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要从长远看,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利用好自己的特长,就能获取更多的钱去购买自己想要的一切。”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可见,骨子里的张爱玲,的的确确是个没有经济头脑、简单而纯粹的文人,仅从这点,便可以窥见她的人生之路多磨难是情理所在的。

张爱玲文章写得好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她的绘画水平也是非常棒的。 在她从香港大学回到上海的那段日子,为了生存,更因为喜欢,她开始了服装设计 。她尝试着在自己的文章里,手绘服装图案,作为插图一并刊登在杂志上。这些服装图案,因为构思独特,因为款式新颖,反响很大。

走在校园里,擦肩而过的同学,会情不自禁地回眸观望:“这么标新立异 ,能把衣服写成文章,难怪穿的衣服也是那么好看。”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的张爱玲就有了粉丝。且这些粉丝不仅仅因为她的文章好,还因为她的穿着打扮很独特。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有羡慕就有妒忌,也有同学觉得她穿的衣服很奇怪,似乎和校园环境格格不入。可见张爱玲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乃至性格怪异,从那时候就开始了。比如,她一副小女生的模样却能写出极有深度的文章,比如她的作品很受好评可她从不见人。

旷世情缘

这里,忍不住是要提一下胡兰成的。

1、初遇之美

最初他对张爱玲的钦佩之情,是从《天地》杂志上那篇《封锁》开始的, 后来冒然拜访“先生”之后,他在写给张爱玲的信中,有过这样一句话:十八般武艺,亦不敌你素手纤纤。由此可见,胡兰成对这位“先生”,已经产生了爱慕之心。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几次交流后,张爱玲确实被胡兰成的“懂”所折服。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面对这样的一个谦谦君子,她说:我是愿意和你说话的。可你也知道连载是一期不能落下了的。而胡兰成呢,为了能见到心爱的女子,为了能和心仪的女子多呆一会,他不惜冒雨等候在爱玲的公寓门口,他情愿捧一本书安静地坐在旁边,看着爱玲专心致志地赶稿。

他说:你一边赶稿子,还要陪我说话,你还为我沏茶,而我,只是知你一点点心意,就会胡搅蛮缠。所以我说懂得的是你,慈悲的也是你。

作为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张爱玲斐然的才气,是由来已久的,是根深蒂固的。用胡兰成的话说:你是我认人认事以来,第一次知道有天才的人。

2、倾城之恋

很多人说胡兰成是天生媚骨,为了赢得张爱玲的芳心,不惜费尽心事地拍张爱玲的马屁。然而,我却不以为然。一个是情场高手,一个是傻不经事,两人走到一起是自然。何况,那时候的胡兰成对于我们的爱玲小姐,是动了真心的,是发自肺腑的。

在我看来,张爱玲和胡兰成之间实属“灵犀相通”的一对神仙眷侣,是灵魂之爱。 “花来衫里,影落池中,纵使亲近,也不沾染。”的爱玲,在胡兰成心目中如尤物一般,高贵而富有才华的。当然,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才气和文学修为,也是极为欣赏的。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连续剧中的张爱玲和胡兰成

换个角度:扪心自问,爱在萌芽时,作为读者的“你”都如何做的?

讲真,女作家苏青心中笔下“十足像男人的男人”胡兰成这路数,绝对是功夫,一般人只能望而兴叹。何况,“她真是爱他,忧伤气恼也知道不能太过,也只能是端然,真是忧也无着,欢也渺茫。也只有爱了人,才会是这样的。”

3、情天恨海

这样的温倩脉脉,这样的情意绵绵,只是在胡兰成去武汉办杂志,遇见护士小周姑娘之后,才有了改变的。

而这样的改变,用胡兰成的话说:那是犯了天真病的,是蛮横无理的。不管如何,唯有爱玲你是“天上地下,无有可比”的。嗨,这话说得,即若无其事,又感天动地,恕我直言,这不解释倒也罢,越解释越荒唐。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用爱玲的话说:你一会是范先生,一会是小周姑娘,那你把我置于何地?

温州的一场 “千里寻夫”,原本是想让浪子回头的,而事实呢?眼前的一切让爱玲明白了那个叫蕊生的男子,她的“我兰成”已经不再仅仅属于她一个人了。

“我就是这样的人,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了天地之间只能惜忍,没有拣选。所以我没有办法,我想你是能懂得。”这一句漫不经心的道白,简直让人哑然。怎么会有这样讨了便宜还卖乖的人?

要知道,我们的张小姐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怎能承受这样的委屈,用她自己的话说:想要的一定要有结果,不想要的怎么也勉强不得。即便他的“我兰成”给她带来的只是昙花一现的美好,然而,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尘埃中的爱情只能被践踏。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天才,张爱玲在感情方面竟是如此的失败,甚至不如她的母亲,这仅仅是遇人不淑吗?

民国才女张爱玲:忧也无着,欢也渺茫

连续剧中的张爱玲和胡兰成

写在后面:正是这对于文学的执著和虔诚之心,导致张爱玲对感情也是如此,明知道对方的秉性,依旧毅然决然地嫁给他,甚至还把自己写书稿得来的积蓄给了他。可想,

恋爱中的女人是傻子,婚姻中的女人是怨妇,放在张爱玲的身上,一点也不过分。

于张爱玲这样文字女人来说: 倘若煮字疗饥,是她唯一的嗜好。那么 “出名要趁早”绝对是肺腑之言,经验之谈。

那一句“忧也无着,欢也渺茫。”于我们的爱玲小姐细弱柔风的叹息间飘出来,实在是再自然,再贴切不过了。


文章作者:文如烟。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水净香自远》。喜欢在茶色里打坐,在音乐中沉溺,在文字间神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