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对德化白瓷有多少了解呢?

北园龙哥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白、碗坪仑窑、瓷塑。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智慧的国度,创造奇迹是祖先的专利,我们将继续创造奇迹。

①中国白:明代时期,欧州国家都烧不出的白瓷,在中国福建德化做到了,西方赞誉德化瓷为"中国白"、"世界白瓷之母"。

②碗坪仑窑:中国德化县最早生产出白瓷的窑址,德化制瓷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

③象牙白:由于德化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胎釉中含铁低,含钾高的特质,烧成后,自然光下隐约可见粉红色或乳白色,俗称"象牙白",明代后期多为象牙白,康熙时期,颜色呈"葱白","鹅绒白",造型多为铺首耳筒瓶等,用于陈设或观赏,现如今,德化茶具已独负盛誉,由于瓷泥稳定,用于实用或收藏。

④瓷塑:德化白釉瓷,温润乳白,如脂如玉的白瓷,珍贵到不舍得实用,只用于赏玩,正如《天工开物》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多为观音、达摩造像。

⑤佛教:由于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超凡脱俗的、慈悲为怀的、与佛教息息相关的、大度的、有神韵的、美的化身。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遗漏、不足在所难免,期待指正,共同学习。



土疙瘩LR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德化白瓷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齐名。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浓重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化瓷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历史上德化瓷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表明,在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制的青白瓷。另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德化窑在元代其实应该就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瓷窑之一了,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马可·波罗的介绍,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兴趣。而整个元代德化瓷器在海内外的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为德化窑在后代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优越的经济基础。到了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工艺大师们研制出一种温润乳白,如脂如玉的白瓷,这在当时全国制瓷业中独树一帜,至此,德化窑达到了全盛巅峰时期。明代万历年间的《泉州府志》有云“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在明代,该窑多产观玩器品,如瓷塑等。《天工开物》故曰“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不过到了清代,还以瓶炉、文具等为多产。德化窑的瓷器在近代寻常可见,而一向以明代德化为贵。

德化窑创新不断,精品层出不穷,直至沿续到清代早期。全盛时期的德化瓷器蜚声海内外,其特殊的制造工艺为德化瓷器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德化瓷器瓷塑胎质优异,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别有情趣。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观世音"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评价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称白瓷,颇滋润,但体极厚,间有薄者,惟佛像殊佳。民国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我是禅悟古今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谢谢点赞关注




禅悟古今


德化白瓷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在世界瓷坛独树一帜,被称为“世界白瓷之母”,素“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之称,特别是瓷雕技艺独树一帜、享誉天下,其瓷质温润、明净、典雅、精巧,胎致密,含钾较高而具有较好的透光性,釉色纯白,色泽光润如凝脂,被称“象牙白”、“鹅绒白”之称。

德化白瓷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浑然一体,能够呈现出温润的玉感来。千年以来,明代中期称得上是德化瓷塑艺术的巅峰。

说到德化瓷,何朝宗绝对是数百年来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何朝宗(1522-1600),又名何来,生于福建省德化县,祖籍江西,其先祖在朱元璋时期从军,后调泉州右卫所,从此,何氏开始在福建定居。








致臻收藏


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技术要求条件:

(一)产品种类

雕塑白瓷、日用白瓷。

(二)原料生产

1. 原料组成:高岭土、瓷石、长石、石英等,主要特点是含Fe2O3、TiO2低。化学组成范围见下表:

原料

名称

化学组成范围

SiO2

Al2O3

K2O

Na2O

CaO

MgO

Fe2O3

TiO2

灼减

高岭土

≤68.0

≥18.0

≥1.5

≥0.5

≤0.4

≤0.2

≤0.5

≤0.1

≥11.0

瓷石

≤70.0

≥13.0

≥3.0

≥1.5

≤3.0

≤0.5

≤0.2

≤0.05

≤3.0

展开全部

2. 原料加工:软质料经碓打、淘洗;硬质料经粉碎,然后再经球磨、过筛、除铁、陈腐,制成坯泥。坯泥细度过250目筛余量小于0.5%,可塑性指标大于2.5。

(三)成型工艺。

1. 雕塑白瓷:采用手工成型、注浆成型等。

2. 日用白瓷:根据不同产品器型,分别选用手工成型、机械成型、注浆成型、干压成型等。

(四)施釉。

1. 雕塑白瓷:分为釉瓷和素瓷两种,釉瓷产品选用浸釉、浇釉、喷釉、涂釉等施釉方法,釉层厚薄得当。

2. 日用白瓷:根据不同产品器型,分别选用荡釉、浸釉、浇釉、喷釉等施釉方法,釉层厚薄均匀。

(五)烧成。

1. 一次烧成:1250℃至1400℃高温烧成。

2. 二次烧成:800℃至900℃低温素烧或1250℃至1400℃高温素烧;1250℃至1400℃高温釉烧。

(六)质量特色。

1. 外观特征:

(1)釉瓷产品:洁白纯净温润、如脂似玉、细腻典雅、晶莹透亮,釉水莹厚,与瓷体密贴,光色如绢。雕塑白瓷线条修长流畅,深刻圆浑,衣袂转折经剔薄修饰,轻盈飘举。

(2)雕塑素瓷产品:洁白纯净、温润如玉、瓷质细腻、清雅透亮、线条清晰。

2. 理化指标:

(1)吸水率:≤0.5%。

(2)热稳定性:日用瓷器从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3)白度:≥80。

(4)显微结构:石英晶体含量7%至15%,莫来石含量20%至30%,玻璃相含量55%至65%。

专用标志使用

在德化白瓷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德化白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德化白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木子李收藏


德化白瓷洁白细糯,质地绵密,其白色犹如象牙白一样莹润。

德化白瓷很适合作瓷塑。

造型非常细致,比如神仙的底袂,花篮,五观,人物妆容等都可以做到极致精细。这是其他瓷器产地同类作品无法比拟的。

我对德化白瓷最深的印象就是宗教神佛类、民间故事类的瓷像作品,论细致程度,论人物神釆高度还原,没有其他地区的同类作品能超越。

但作品大部分偏向于神仙与古代题材,创作上少了些宽广度。



肇洪哥日常的VLOG





圣坊Z


德化窑是我中华瓷器非常重要的和极具收藏的品种,温润如玉的釉面,极致细腻的人物刻画,明代的德化窑人物发展的最具特色,代表了德化窑顶级巅峰的时期,一直到现代也是昌盛不衰,历界拍卖明代的德化窑价格成阶梯式的涨幅,这更说明了它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本人收藏一件明代晚期德化窑达摩像,可惜手残掉了[赞]




天津杨子1


这个问题问的好,德化白瓷乃百年名瓷,家喻户晓。

史书上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德化窑在元代其实应该就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瓷窑之一了。

明清时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时期。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空前未有的盛举,这次大规模的远航贸易开辟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线,对后来东西方贸易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海路交通自进一步拓展,瓷器的外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行销的范围还是数额。都远远超出了宋元时期。明代主要从福州港、漳州港输出,明末以后改从新兴的厦门港。与闽南地区进行贸易的有东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西亚的伊朗、伊拉克和非洲东海岸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中国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瓷器仍然是重要商品。德化瓷器凭借着有利的国际环境、地理条件和自身高超的工艺水平,很快就成为中国的一种外销瓷。并在以后数百年间盛烧不衰而名扬海外。

德化瓷器的理化特色。以1300℃—1400℃烧成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大,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白瓷理化特色,还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据化验,德化白釉和瓷胎中所含氧化铁和氧化钛等杂质极少,因而釉色纯净,光泽莹润,有如凝脂、象牙,所含二氧化硅与钾、钠都较高,所以烧成后玻璃相比较多,致密度、透光度良好。


詩刚探古


德化猪油白观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