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蘇”裡面,蘇軾是最有才能的人嗎?為什麼?

變化的史不變的歷


李白唐朝詩詞最耀眼的明星。而蘇軾在宋朝文壇的地位和影響亦是如此;

他的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他是豪放派的掌門人,他的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他的散文也居於“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的書法也位列“宋四家”之中。

蘇軾是一個全能型的文人,而且在各個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從這些方面來看,不敢說後無來者,起碼做到了前無古人!

首先我們要感謝當時的執政者,讓蘇軾一直都處於被貶和在被貶的路上,而且只給他一些虛職。這樣的話蘇軾才能有大把的時間進行文學創作,同時豐富的閱歷也增長了他的見聞。假設蘇軾真的當了高官,繁於政事,我想他的文學成就肯定沒有這麼高。

單純說他的文學成就之高,我想並不能讓大家能直觀感受到他對宋朝文壇的貢獻。

蘇門四學士:秦少游、黃庭堅、晁補之、張耒。

蘇門六君子: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zhi)。

後蘇門四學士: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榮。

這些人隨便拎出一個,都是某個文學領域的代表人。蘇軾對於宋朝文壇的影響可見一斑。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璨若朗星


顯然是毋庸置疑。

原本就喜歡蘇東坡,最近恰好讀完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在這本書裡,林語堂先生以他一貫的幽默、閒適,熱情謳歌了具有純真性靈和達觀精神的蘇東坡。他在序言裡就說:“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偏愛之情,溢於言表。

他還用了一連串的語言來給蘇東坡畫像,說他“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土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已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這大概算得上從古至今人們對蘇東坡總結得最為精闢的一段話了,然而林語堂最後還要補充一下:“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

於是,他寫了蘇東坡一生的大起大落,寫了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並且隱隱將其與北宋的歷史風雲聯繫了起來。

他寫蘇東坡是如何的紅榜高中、身負才名;也寫他“烏臺詩案”中受到的排擠與壓迫,寫他被捲入朋黨之爭後的外放出京、幾度被調任;寫他紮根杭州,百姓對他的愛戴;寫他屢遭貶謫、顛沛一生,卻始終如一的愛家人、愛朋友、愛百姓、愛世間萬物。

可以這麼說,《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在閱讀了大量關於蘇東坡的資料以後,實在是無法抑制對千年以前那位絕世文豪的熱愛了,所以他必須得拿出自己的筆,去寫他的才情、言行、詩詞,當然也包括他的幽默、樂觀等等。


自在為懷


蘇門三人,蘇洵為父,蘇軾、蘇轍為子,三人才學橫溢,均為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史稱“三蘇”。

然而,雖然並稱為三蘇,但是名氣最大的卻是蘇軾。蘇軾性情豪放,文風不羈,一壺酒,一瓢飲,便成詩書於口唇之間。乃是不世出的人才。

蘇洵為其父,自不必多言,畢竟青出於藍勝於藍,做父親的心中自然欣喜。

而蘇轍就不同了,同樣熟讀百家之文,世人卻只記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哥哥的名字,而自己卻默默無聞,豈不是壓力巨大?

然而事實情況卻並非如此,雖然蘇轍並未留下多少傳世之作,但是論才學其不僅不在蘇軾之下,甚至略有超出。

嘉佑二年,終生未取士的蘇洵攜二子進京趕考。其時,蘇軾二十二,蘇轍年方十九。

當時的韓國公韓琦對蘇門三人非常欣賞,當得知蘇軾、蘇轍二人前來京城趕考的消息後,大為驚訝的問自己的賓客:“今年有二蘇在,怎麼還有那麼多的考生敢來同場獻技”?可見二人名氣之大。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大家緊鑼密鼓的準備考試的時候,蘇轍卻突發風寒,不能如期參加考試。這一消息傳到了韓琦耳朵裡,他便奏請皇帝說:“今年的進士考試之中,聲名最盛的當屬蘇家兄弟二人,如今蘇轍染病不能參加考試,當是我朝的一大損失,希望陛下能將考試延期,等其病癒以後再舉行。”

宋仁宗對二人的名氣也是早有耳聞,便順水推舟應允了此事。這在歷史上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情況。

而後,二人同時參加考試,均獲得進士的稱號。雖然蘇轍名次稍後,但是要知道,他年齡比蘇軾要小上三歲。少讀了三年書的情況下,能在歐陽修這種大家面前和自己的兄長戰歌旗鼓相當,足以說明其潛力無限,完全不次於其兄。

然而,接下來的發展出現了變化。

蘇軾文采橫溢,但情商太低。放蕩不羈、豪爽直率的性格實在不適合混跡於魚龍混雜爾虞我詐的官場。官職是一貶再貶,從京城到地方,再從地方到偏遠山區。又因為其不善經營,生活上並不如意。

蘇家的重擔就這樣落在了蘇轍身上。

為了自己的兄長,他放棄了文學上的發展,周旋於官場各色人等之間,多次拯救蘇軾於水火之間。若不是蘇轍的存在,蘇軾九個腦袋都不夠掉的。

就這樣,負擔起了蘇家振興重任的蘇轍,面對無力自理的蘇軾和老家的中落,默默承擔起家長的角色。而蘇軾的能夠成日邀杯對月的背後正是蘇轍無怨無悔的付出。

所以論及才能,蘇轍才是蘇門三子中的第一人,不僅才學過人,情商超人,更是有責任敢擔當的好男兒!


Crazy歷史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宋代的文學家。他的一生中寫下了很多經典的詩歌,被後人廣為流傳。從小到大,你一定讀過不少蘇軾的詩。那麼,你有沒有認真瞭解過蘇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人生經歷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宋代的大詩人吧!

蘇軾是初唐大臣蘇味道的後人。蘇軾和他的父親蘇洵,兄弟蘇轍一同被後人稱為“三蘇”。蘇軾的父親,蘇洵在年少的時候比較愛貪玩兒,並不熱衷於讀書這件事。直到他二十七歲,父母雙親去世之後,蘇洵才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蘇洵才開始發奮讀書。雖然發奮的時間比較晚,但是蘇洵很用功。特別是在他的父親去世之後,蘇洵更是閉門讀書,並且把他的學識品行親自教給他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所以,蘇軾的文學底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父親蘇洵的影響。

蘇軾是一個十分豁達的人,他喜歡交朋友,也喜歡各種美食,更是創造出許多美食精品,同時他也是一個喜歡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嘉祐元年,蘇軾準備進京參加科舉考試。於是蘇洵就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從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去參加第二年的科舉考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而他們兩個都偏向喜歡詩文的革新,所以當他們看到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的時候都覺得很驚喜。但是在考場上,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被歐陽修認為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為了避嫌,歐陽修誤把蘇軾的文章評為了第二。儘管如此,歐陽修還是被蘇軾的豪邁打動。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在京城的名聲很快就大了起來。每次只要他作出一首新詩,很快就會傳遍整個京城。正當他們父子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蘇軾的母親卻去世了。聽到這個消息,他們父子三人立馬就收拾東西回家奔喪了。

等到守喪期滿,蘇軾再次回到京城。嘉祐六年,蘇軾參加中制科考試,被授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到了治平三年,蘇洵去世,蘇軾和蘇轍就回家鄉守孝三年。三年期滿之後,蘇軾再次回到朝廷。就在這個時候,震驚朝廷上下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的許多朋友,包括歐陽修在內都因為和王安石的政治意見不和,而被迫離開京城。此時的朝廷,早就已經不是蘇軾二十歲時所見到的那個和平的朝代了。

熙寧四年,蘇軾向皇帝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端,遭到王安石的厭惡。於是王安石就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講述蘇軾的過失,蘇軾聽說這個消息之後立馬就請求離開京城出任官職,所以就做了杭州的通判。熙寧七年,又被調往密州做知府。熙寧十年,做了徐州的知府。元豐二年,又做了湖州的知府。在蘇軾任職的每一個地方,他都積極的革新除弊,因法便民,可以說是非常有政績。


在元豐二年,蘇軾做湖州知府的時候,因為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而被新黨利用,說他對皇帝不忠。從而導致剛上任三個月不到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押往京城。這件事牽連了十幾個人,對蘇軾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也是蘇軾的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這就是北宋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當時,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所以和蘇軾政治見解相同的元老們紛紛為他求情,就連已經退休的王安石都為他求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蘇軾終於得到從輕發落,被貶到了黃州。也幸好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定下過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能逃過一劫。

到了黃州,心灰意冷的蘇軾寫下了許多有名的詩歌來抒發他內心的鬱悶。


公務之餘,蘇軾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所以後人又稱他為“東坡居士”。到了元豐七年,蘇軾漸漸得到重用,被調到汝州任職。在任職的路程中,蘇軾的小兒子不幸夭折了。想到汝州路途遙遠,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就向朝廷上書留在常州,得到批准。常州的氣候還是非常舒適的,又遠離京城,這讓蘇軾覺得非常安心。

元豐八年,蘇軾復職,但是他覺得自己不能和新黨派融合,又不能依附舊黨派,所以就再次請求外調。縱觀蘇軾的一生,經歷過挫折,也得到過重用,總得來說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子巖說


“三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詩句有哪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些蘇軾的詩句,我們記憶猶新。

為什麼說蘇軾是最有才能的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美食家、建築師、政治家、治水名人呢。

首先,他是一位文學家。蘇軾是北宋文壇的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蘇軾詩題材廣闊,內容豐富,善於採用寓言、隱喻的手法描繪自然美景,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更以理趣見長。與黃庭堅合稱“蘇黃”。蘇軾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歌把西湖絢麗多彩的景色寫得美不勝收。而《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既寫出了廬山的千姿百態,又因物寓理,引人思考。

蘇軾藉助瑰麗雄壯的意象,恢宏闊大的意境,融入充沛激昂甚至悲壯蒼涼的激情,開創了豪放的詞風,人稱“東坡豪”,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氣磅礴,境界宏偉。全詞借古抒懷,既有古戰場雄偉壯麗的景色描寫,又有風流人物的追憶,表達了憂憤之情,展現了曠達之心。

蘇軾散文揮灑自如,多彩多姿。散文往往夾敘夾議,帶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邏輯說服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所熟悉的《赤壁賦》,採用問答的形式,融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有極大的藝術價值。

蘇軾擅寫楷書、行書。他的書法用墨豐腴,筆意恣意,落字錯落,率意天真。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黃州寒食詩帖》是他存世作品中最為精彩的代表作,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三行書”。《醉翁亭記》灑脫自如,外柔內剛。

蘇軾擅長畫墨竹,重視神似。據說被認為是唯一真跡的《古木怪石圖卷》被日本保存了一百年之久,最終以四億高價迴歸祖國。

蘇軾還是半個教育家。他主張以仁義禮信感化天下之民。他門下,有蘇門四學士,有蘇門六君子,還有許多向他求教的人。

他還是一個古今最負盛名的美食家,豬肉、羊肉、荔枝到了他嘴裡,就與眾不同了。在徐州時創制了紅燒肉,也叫東坡肉。還改良了油酥餅,人稱東坡餅。還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羹,東坡墨魚等,是實實在在的吃貨一枚。

他還是一個建築師。與他有關的建築有五座。蘇軾任密州太守時,修建了一個土臺,蘇轍命名“超然臺”。任徐州太守時,修建了黃樓,蘇轍的《黃樓賦》最為著名。被貶黃州後在長江邊建了快哉亭,抒發“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快意。任杭州知州時修建了蘇堤,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就是他的成就。寓居惠州時修建了一座房子,為了紀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後人稱它朝雲堂。有人戲稱他是一位二級建築師,其實也不過分。

蘇軾還是一個不成功的政治家。他主張以民為本,提倡改革,改善人民的生活,但又主張循序漸進。主張仁政治國,促進國泰民安。既得罪革新派,又觸犯保守派,一生貶謫,命運多舛。

蘇軾還是治水名人呢!水利部公佈的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中,就有蘇軾之名。

相比之下,蘇洵、蘇轍,我們就可能沒聽說過什麼故事了。那你說,蘇軾是不是最有才能的人呢?


地球9999


嚇一跳。

蘇軾蘇東坡蘇大鬍子,豈止是三蘇裡最有才的?從有文字算,蘇大鬍子的耀眼才華進歷史前十那都是妥妥的好嗎?

當我們提到宋這個朝代時,說皇帝是趙匡胤,說武將是岳飛,文化首先想起蘇軾,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更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文化達人,在詩與詞、散文、書法、繪畫、佛學雜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嗯,敲敲黑板……都非常高……都,非常高………都,非常,高。

在文學領域,他與辛棄疾,兩人是宋詞的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蘇在前。

他也是宋詩的代表詩人,與黃庭堅並稱“蘇黃”;還是蘇在前。

他又是宋代散文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散文大家,王者歐陽修,並稱“歐蘇”。

辛棄疾,黃庭堅,歐陽修,這都是什麼人,詩,詞,散文,幾百年內各個領域之巔峰人物。而蘇東坡毫不費勁,幾個領域都是並列千古。這是怎樣的內涵?一個人他怎麼能什麼都強成這樣?

在書法領域,有蘇黃米蔡之說。蘇東坡擅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還是列第一。

同時蘇軾還工於畫,擅長墨竹、怪石、枯木。

蘇東坡與佛印關於佛的對話問答,留下詩詞是佛學史的經典,他在醫藥、水利、烹飪、佛學、建築等方面也有所貢獻,留下了徐州杭州等各地的蘇堤,東坡堂,作為吃貨的他,給世界留下了“東坡肉”、“東坡肘子”等美食。還留下《蘇學土方》等醫學著作,

老說西哲達芬奇聰明蓋世,什麼都會什麼都強,是疑似穿越者,我真覺得他不一定比蘇大鬍子紐幣,蘇東坡紐幣得實在太過頭了。

你說一個人聰明到蘇東坡這個份兒上,他特麼有意思嗎?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我真想說他是史上才子裡前五前三的,那不免會引起爭議。所以,還是謹慎點吧,前十,妥妥的。你同意不同意吧?



劉羽舟和蕭銘珏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三蘇’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21歲考中了進士,當時年輕氣傲,不諳世故,捲入王安石新法變革之中,當時王安石的變法是得到皇上支持的,而蘇軾不識時務和司馬光,歐陽修等一起反對新法的變革,還特別矯情的寫了一首詩,大概意思就是:我在皇帝身邊,阻礙了變法,又得不到皇上的待見,我的能力就能到邊遠地方治理少數的百姓。這矯情令皇帝很不滿,再加上舊派司馬光等受到新派的打擊,蘇軾又受到了牽連,這史稱”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洲,從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被貶過程中,他又看到了新法變革 的好處,又寫了諷刺青苗,鹽吏法的詩,又受到小人的誣告,再一次被貶。但蘇軾雖然連續受到打擊,他不消沉,到了每一個荒涼,貪瘠的小地方,他都積極興修水利,和百姓一起插禾,育苗,和百姓相處的非常好,深受百姓愛代,也造福了一方百姓,這才有了為報傾城隨太守的盛大場面。在政治上蘇軾沒有很大的作為。在"三蘇中"不是最厲害的

但在文學方面蘇軾在三蘇中就造詣最高了,他的詩詞氣勢磅礴,豪情萬丈,和辛棄疾並稱蘇辛,其中以巜念奴嬌,赤壁懷古》為最,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何等霸氣。他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表達了思弟之情?十年生死兩茫茫,又表達對妻子的思念西北望,射天狼表達了壯志未酬的豪情。

書法,蒼勁有力,和黃庭堅並稱蘇黃。


一杯茶1967


是的,蘇軾最為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在文學史、藝術史上均有不菲的創見!

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都是北宋期間的著名文學家,世稱“三蘇”,均被後人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三人文采之間有些什麼差別呢?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人。

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託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

蘇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語言犀利,對北宋社會的陰暗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撻;但同時在剖析問題嚴重性的過程中蘇洵又會巧妙地折轉筆鋒,淡化筆勢,改變文章節奏,緩和文章語氣,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與委婉,多體現於針砭時弊的文章中。既古樸凝練,又生動形象,妙語連篇,內涵豐富,讀了使人回味無窮。

蘇洵作詩不多,其詩歌質樸蒼勁,成就遠遜於其散文。

蘇洵的行書《道中帖》

蘇軾(1037—1101),蘇洵的兒子,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蘇軾的散文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其文風像行雲流水一樣的自然、暢達。蘇軾擅長寫議論文。他早年寫的史論有較濃的縱橫家習氣,如《賈誼論》責備賈誼不知結交大臣以圖見信於朝廷,《范增論》提出范增應為義帝誅殺項羽,《平王論》批評周平王避寇遷都之失策,見解新穎而深刻,富有啟發性。

史論和政論雖然表現出蘇軾非凡的才華,但雜說、書札、序跋等議論文,更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這些文章同樣善於翻新出奇,但形式更為活潑,議論更為生動,而且往往是夾敘夾議,兼帶抒情。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表明:詞是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的。詞與詩一樣,具有充分表現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功能。由於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學殿堂,使詞從“小道”上升為一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體。

蘇軾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並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規範,縱意所如,觸手成春,在蘇軾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在其二千七百多首詩歌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蘇軾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在他的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其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

蘇軾的辭賦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蕭散之氣,吸收了詩歌的抒情意味,其中有《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的名篇。

蘇軾也擅長書法,為書法“宋四家”之首。他的行書作品《寒食帖》被評為“天下第三行書”。

蘇軾的行書《寒食帖》

蘇軾還喜歡繪畫,尤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其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他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蘇轍為蘇軾的弟弟,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

蘇轍的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尤以散文著稱,他擅長政論和史論,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他史論的代表作品是《歷代論》,有些篇章是寫得很有特點的。論漢光武、唐太宗,分析相當全面,和蘇軾相比,特點確在於“穩”。蘇轍的詩歌力圖追趕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不如其兄。蘇轍也寫書法,其書法運筆結字與其兄蘇軾頗為接近,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

蘇轍的書法《懷素自敘帖題跋》

後人普遍認為:蘇轍文章,其不如其父深刻,不如其兄雄傑。文章與蘇軾蹊徑略同,而波瀾不如;氣不如軾之舒,筆不如軾之透。

總的來說,“三蘇”父子中,蘇軾最為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在文學史、藝術史上均有不菲的創見!




宇宙圓盤


“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散文上各有千秋。“老蘇”蘇洵以寫策論見長,《六國論》縱橫擺闔,震耳發聵;“小蘇”蘇轍以沉穩、深刻著稱,《致樞密韓太尉書》文氣磅礴,其詩文成就其實並不一定亞於兄長。才能包含“才”與“能”兩個方面,東坡“才”之高,勿庸置疑,但他的“能”就有爭議、有欠缺,他有治國之智慧而無進諫的韜略,有宏大的理想缺少實施的手段,滿腹經論而不懂人情世故,仗義直言而口無遮攔,無意、無形中得罪許多人,結下了“樑子”,恃才放曠遭人忌恨,為自己”三起三落”的宦海沉浮埋下了禍根,其經世務實的實際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猶如曹植、李白一般,眼高手低,才高能低。東坡政治智慧和政治生存能力遠在“小蘇”之下。所以這裡的才能只能狹義理解為文藝才能。如果從文藝才能的廣度、高度、創新度、傳播度,粉些流量,當數大蘇東坡第一,他是千年難遇的奇才,一座無法逾越的文藝高峰。天才加全才的蘇東坡,才冠古今,無人望其項背。尤其是蘇東坡的詞,打破詞為豔科的潘蘺,“以詩為詞”,拓寬詞的題材,開豪放之先河。蘇詞結合人生際遇而生,豪邁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深情如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曠達如《定風波·莫聽穿林打雨聲》,與南宋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泰山北斗,並稱“蘇辛”。蘇東坡的詩清新豪健,藝術手法豐富,題材廣泛,以富含理趣見長,如《題西林壁》;寫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把西湖比作西子,堪稱絕唱。特別是《和子由澠池懷舊》,他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征途,人生在世,飄泊不定,“試問平生功業?黃州、惠州、澹州”,就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下了腳印,曠達中飽含對人生無常的思考。蘇詩獨具風格,汪洋恣肆,渾然天成,與“黃庭堅”並稱,藝術成就比肩李杜。蘇東坡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文如海,蘇文如潮”,散文與北宋一代文宗歐陽修齊名。蘇東坡的才藝過人,書法名列“宋四家”之首,古木怪石文人畫堪稱一絕,創造了“東坡肘子”等美食,在佛學、藥道、建築、音樂、教育等領域也頗有建樹。




胡林平a


問題:“三蘇”裡邊,蘇軾是最有才能的人嗎?為什麼?

感謝提問。感謝大家閱讀。

這是毫無疑問的。

蘇軾是可以和屈原,李白比肩的人物,比老蘇和小蘇當然厲害多了!限於篇幅,就不再列舉蘇轍和蘇洵的事蹟文章,單論蘇軾可也。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

少年時,蘇軾便奮厲有當世志,努力考前世盛衰之跡,與其一時風俗之變,成其一家之言。

嘉佑二年,蘇軾二十歲,登進士第,受到前輩歐陽修的重視。

文章,蘇軾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一,代表作有《留侯論》《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等。

詩,在宋詩之中獨樹一幟,以他超人的才華,突破了豔麗西昆體的窠臼,對詩歌的革新做出了貢獻。“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中”,是革命性的理念。代表作“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等等。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這首詩,道盡人生的無奈和荒誕。

詞,更是執宋代牛耳。開豪放派之先,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何其豪放瀟灑!

書法,代表作寒食帖,是天下第二行書。“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繪畫,也有一席之地。

如此之全面,勝其父,其弟遠矣,當無疑問。

如果一定要挑蘇軾的不足,那就是圍棋。他曾下過功夫,但水平始終不怎麼樣,只好感嘆“勝固欣然,敗亦喜”。可見其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