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个家庭要多少现金储备?为何?

居家好风水


一个家庭要多少现金储备?这个问题家家不同,但是有个总的观点是至少不低于家庭月收入的6-10个月的储蓄金,而且是方便变现的资金,这个对于每个家庭来讲可用来以防不时之需!

年轻人为了更高的收入而忙

能存下钱是最大的目标

工作几年后账户里的数字变多了

又开始为储蓄如何增值

而操心

其实谈起储蓄增值、理财这类话题

真正的有钱人是不怎么聊的

那些几亿、几十亿的主

都有专人帮其打理

有操心理财增值的时间

他们宁可放在自己的事业上

那才是他们擅长的而且能持续增长的收入

而所谓的“低收族”

也无心思考这些

毕竟活着,解决自己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才是他们内心深处最关心的

过一天算一天省得着急上火

最需要关注财富增值的可能是

这样一批人

他们有固定的收入而且不算低

但不确保这份收入能一直持续

他们有还不错的存款

但未来想象蓝图中的每一幅画面

貌似都需要他们用这些储蓄去实现

所以他们才是会经常思考

这类问题的

其中也许包含了你我

除了固定资产配置、创业、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价值外

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让我们

在财富管理上更主动吗

今天抛砖引玉

比如基金和保险,保险这里不多提了,基金的话可以提前储备一些货币型基金,这类基金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定期,流通性也较好,最主要的是基本没有什么风险,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马上赎回,暂时不用的也能为家庭带来一些储蓄的增值,另外还有银行的定期理财或者债券型基金也可做些配置,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会略高于货币型基金,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会比货基相对又大一点,最后是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这类基金的收益率更高,遇到行情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50%以上的收益率,当然是不可能承诺保本的,也就意味着有亏损的风险,所以建议有闲散资金的话可以配置一部分作为投资更高回报率的可能性!


他聊


靠工资养家糊口的家庭,最好储备6个月以上,以财产性收入为主的家庭可以3个月。

一、从失业后再找工作所要时间分析。

我也是靠工资生活的人,我的经验是,年轻的时候,跳槽换一份工作一两个月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换工作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3个月5个月很正常。另外40岁以上中年人失业的机会也比以前大了不少。基于这2个原因,你如果只靠工资养家,为自己准备6个月是最起码的了,年龄越大,所要准备的现金越多,65岁要为自己准备退休后20年30年的现金。

而以财产性收入为主的家庭,暂时的失业不会影响家庭生计,甚至不会让生活品质下降,在银行放个3个月左右的现金,一是应对日常支出二是防止损失更大。

二、现金过多,利息和收益损失也越大。

现金放在手上或者存在活期里面,是没有利息的,活期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以每月5000块钱的生活费,6个月3万块来算算损失。

1年期定存利率1.5%的利息是225块;5年期定期利率2.75%的利息是412块;如果和银行理财以及基金定投相比,则收益损失更大750元或1500元不等,虽然后面两种收益不确定,但还是从经验数据来比银行定期利息高不少的。

三、如果把银行存款也当作现金的话,不同阶段的家庭准备的现金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5岁-35岁的形成期家庭,需要拿比较多的收入去投资股票和投资房产,在存款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大概在家庭年收入的20%左右;35岁-55岁的成长期家庭,存款在30%左右;55岁-65岁的成熟期家庭和退休期家庭,银行存款可以高达40%左右甚至更高;

结论是:随着财产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提高,家庭所要准备的现金呈下降趋势,工资收入是全部收入的家庭,至少要准备6个月;财产性收入占大部分的家庭的现金可以在3个月左右。


白话家庭理财


说到储备金,需要从不同情况来说:

一、有房有车的家庭,如果保险都定期在缴, 年收入20~30万,储备金在50万就足以;

二、有房无车的家庭,年收入可能在10~20万,买房首付靠啃老,储备金在10万左右,大部分是年龄在上班3~5年人群;

三,无房无车的家庭,能跟你组成家庭,要么是真爱,那需要努力的日子很漫长,有一技之长,慢慢打拼,日积月累,寻找机会,储备有5万就不错了;要么是落后地区的婚姻,日子凑合过,生活盼头就是培养好下一代,储备金2~3万。



锋看天下


感谢提问,这个问题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消费来决定,没有一个特定的界限,但至少得有以下几样:

1、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论大小,起码有个地方待。

2、一辆汽车,不论多钱,出行自由。

3、一份稳定的工作,至少不用担心受疫情的影响会改变日后的生活质量。



云深不知处412


小招邀请了理财达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金对个人、家庭都非常重要。没了现金,个人和家庭就有可能遭遇经济上的危机,然而每个人天生就是消费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需要钱,因此现金储备必不可少。 既然是现金储备,那么就必须满足随时取用的要求,例如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时期,信用卡的现金分期能提供现金,但这不等于信用卡就是现金储备。

有人会问股票同样可以快速交易变现,算不算现金储备?固然在1周7天内有5天可以交易股票,从时间上来讲具有变现能力,但这里需要考虑股票紧急变现时能否及时卖出股票,又是否会遭受本金损失。要知道现金储备,不仅需要随时取用,还需满足本金不受亏损。从这点看,股票并不是现金储备。

回到最初的问题,一个家庭到底需要多少现金储备?如果把太多的钱作为现金储备,会失去财富增值的潜力;如果钱太少,可能遇到急用钱时没有资金,需要四处借钱。此外,不同家庭的情况也不同,月消费1万的家庭和月消费5万的家庭所需要的现金储备自然不同。

那么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告知我们应该储备多少呢? 这个标准是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销。如果你每个月的花销为5000元,你就可以准备1.5万元左右的现金储备,但这不是固定值,根据每个人的收入情况而定。 如果你工作稳定,每月工资准时到账,就可以少准备一些;如果你工资收入起伏不定,例如销售人员,那就多准备一些。

此外,建议在现金储备的基础上再单独准备意外应急款,这部分钱可以单独存放在专门的银行账户中,以应对家庭的意外开支,例如重大疾病、意外灾难等突发事件。

以上回答来自理财达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招商银行App


每当遇到突发的情况,现金储备就显得极其重要。于企业于个人,都是如此。

面对此次突发的疫情,有些人可能暂时没法去工作,或者遇到了企业的现金流危机,中断了收入的来源,但另一方面,还需要面对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各项贷款,一下子陷入了资金流的危机。

一般来说,需要有3-6个月的生活费作为短期生存的储备是比较合适的,对应于个人不同的情况,可以有适当的调整。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即使没有遇到不可抗力,也可能碰上临时性的失业,或者各种突发的情况。在企业里,年龄大了,职位高了,一旦出现临时性失业,可能找工作的时间比年轻时更长,所以,要给自己留好足够的粮食。

2. 现代生活的方式

现代人很多都有提前消费的意识,也会追求生活的品质。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上了各种“贷”。生活艰难,可以吃泡面,可是该到的账单不会迟来。因此,一定要给这部分款项预留出空间。

当然,对于这3-6个月的资金,可以以比较低收益形式存在,主要是保证流动性,一旦需要,可以尽可能快的支取,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也不宜留存过高的比例,否则就要以损失收益和影响其他的安排为代价了。此外,除了留存备用金,个人也可以考虑一些临时的资金应急方案。比如,是否有多种收入的来源,可以互相补充;是否可以临时筹措到资金;是否可以有一些创新和改变,开拓临时的收入渠道等。

总之,生活平静时也要未雨绸缪,在能力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准备。


财会小童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一般家庭最好能够准备平时3~6个月生活开支作的现金贮备的比较靠谱的。

第一、准备过少

此次疫情的突然爆发,给无数中小微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除国营企业和有实力的私企之外。很多人的收入锐减甚至中断。平时没有储蓄习惯的月光族和房贷、车贷族都压力山大,而且,遇到疫情,物价一般都会上涨,我相信,绝对有人直接靠煮面条度日以保证自己不被饿死。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现金储备量,在遇到这样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会极为被动。说实话,这种情况下,连要饭都可能无法要到,更不用说生活中还有可能遇到的大事小情,而且还要准备房贷、车贷。因此做好3~6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有个“坐吃山空”的过程,不至于突然发现,“山”都不存在,立刻面临“空”的压力。

第二、准备过多

有些人可能平时比较谨慎和保守。脑子一根筋,有钱就存银行。不要说6个月的现金贮备,可能60个月的储备都存在银行里了。这样又过于保守和谨慎,带来的缺点就是因为通胀导致的货币贬值。存钱存的越久,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就越大,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这相当于夏天抱着一块冰在太阳地里走,走的时间越久,冰的损失就越多。

因此比较靠谱的家庭资产分配方法就是:用年收入的10%准备3~6个月的现金储备;年收入的20%用于遭遇重大突发时间来保命的钱——保险;年收入的30%用于各类投资,例如股票、基金等;最后把剩下的40%用于长期的养老储备——这笔钱是不能动的,因为我们一定会老,所以,年轻的时候就要想到年老的自己——这也是标准普尔推荐的,最为科学的家庭财务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一般家庭最好能够准备平时3~6个月生活开支作的现金贮备的比较靠谱的。


险道求生的野猪


从家庭合理理财的角度分析:要看具体家庭情况而定!

1:如果夫妻双方都具有稳定的工作收入而且收入水平远超正常家庭开支的话,建议您留有3个月左右家庭开支金额的现金即可!

2:如果家庭收入不那么稳定,或收入和支出差不多的话,建议您留够4-6个月的现金储备、以备不稳定情况出现时的开支需求!

3:如果家庭收入低于开支的话,建议您至少留够6-12个月的现金储备,并且要抓紧时间想办法改善收入或者支出,不然家庭财务状况会持续恶化!

4:现金储备不一定必须是现金,可以是随存随取的理财产品、黄金、现金、短期债务等!用不到的时候有一定的收益,不要都以现金方式放银行卡里,天天贬值!

5:建议给家人都配置一些医疗和意外保险,以应对突发状况的发生!万一急需用钱或者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会帮你承担风险,另外很多保险本身就是一种储蓄,用不到的时候,到期后还会把本金还给您!

6:关于家庭理财和保险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关注我了解更多家庭理财知识!


理财规划师一周脉强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两个名人名言做对比:

林则徐:子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马云:我根本不爱钱,对赚钱不感兴趣

可惜,在疫情期间,没能听到二位关于钱的讨论。一个两广总督,一个发明了支付宝,花呗,借呗,网商银行。

所以对他们来讲:抗疫的功力都是无敌的,一分钱都不需要储备。


家居人一风315


10

看不贯就说

刚刚

一个家庭储备现金多少?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个家庭的总体收入水平,如果按照家庭收入的比例来说,我觉得20%左右,假设年收入50000-100000应该可以了。至少关键的时候够用了,如果摊到每个月的花,也就是1000-2000元,比如交个费,加个油,买个菜,买个药,挂个号,吃顿饭估计都够用了。当然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说住院交押金,救个急那肯定是不够的。当然,现如今移动支付太方便了,各行各业都有移动支付端,现金使用范围越来越窄,不卫生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现金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识别假钞等情况。此外,如今的消费市场和消费习惯中的支付方式的改变,大大的刺激了消费水平,这就和信用卡一出现的情况是一样的,移动支付没有现金消费的直观感受,人们不用心疼白花花的银子直接支付,心里上不会有太多的概念,所以消费额也会大量增长。有点跑题了,回到家庭的现金储备上来说,总体感觉,不用太多,因为储备大量现金不利于保值增值,当前移动支付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无需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