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徽派建築:一張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徽派建築:一張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本。徽州宗族是其形成的社會基礎,新安理學是其思想基礎,徽商是其經濟基礎。這三大基礎相互影響、作用,促使徽州文化全面發展。廣義的徽州文化應當包括徽州人發生、創造、影響至所有區域的物質和精神的疊加或轉化的成果。以區域劃分可為:核心徽州文化圈、亞徽州文化圈、泛徽州文化圈、受其影響盡至全國各地,明清時期,素有“無徽不成鎮”之說。

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徽州文化內容極其深邃、博大、全面,涉及社會經濟、教育學術、文學藝術、工藝美術、建築雕塑、哲學、醫學等諸多領域。尤其在徽州土地制度、徽州哲學、徽商經營、新安醫學、新安理學、新安畫派、徽派建築等自成體系,紛呈於世,無與倫比。遍及徽州大地近五千個保存完好的徽州村落成為人文、自然奇觀,更是中國獨一無二之絕響。各領域產生著名思想家和優秀歷史人物近千人,當為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和典型代表。

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獨樹一幟的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古徽州幾千年文明史,是古徽州社會歷史的政治、經濟、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生產方式及生活習慣等在物質形態和精神理念上的反映,是在特定的時空文化狀態下造就出來的物質實體。它表現出三大性徵,實用性、象徵性、環境性,並形成特有的徽派建築哲學理念,即人與建築、建築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與人、人與自然最本質、最直接的聯繫空間。它集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徽派建築有以下幾點具體表徵

<table><tbody>

1

顯山露水。村鎮聚落、民居建築與自然山水打成一片,相生相安。

2

淡雅簡約。建築色彩黑、白、灰,建築元素點、線、面,建築空間外實內虛。

3

親切宜人。建築空間以人為本、尺度相宜、至理人性、表情豐富、文化溶入。

4

以天井空間為擴散節點,有形無形地變幻著建築體型結構,適應並充分利用地形。

5

與自然大地環境緊密結合,充滿一種秩序感、整體感、統一感,表現出合目的性的場所精神。

6

開放兼收。體現在對外來文化包容和兼收幷蓄,包括室外空間的開放性和室內空間的外向性。

/<tbody>/<table>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這些理念體現在宏村牛形建築空間、西遞船形結構及屏山村山水交融中;體現在歙縣斗山街、唐模水口園林及街巷空間中;體現在休寧萬安、五城古鎮的環境情態中……這些正是徽派建築文化的氣韻,也是徽派建築的特質。

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表現,無時無刻不表達徽州文化的典型特徵,凝聚著無數創造者的非凡智慧和寄託著人們深刻的夢想。在其村落選址、空間組合、功能佈置、室內裝飾等無不體現出了豐富的空間表情,這種表情相解於人的心靈深處,是人性至理化的表現。正因這種地域的差異性、獨特性,徽派建築已成為一種優秀的地域文化標誌、一張文化傳統的名片,已從一種歷史傳統轉化為一個現代國際旅遊城市的資源。

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徽派建築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應是在永遠的不斷髮展變化之中。傳統歷史建築要嚴格保護,在此前提下新建築應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城市發展功能需求,才能滿足現代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才能延續歷史傳統給其注入新鮮活力。

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徽派建筑:一张徽州文化的城市名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