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女生真的都希望男女平等嗎?

李雯雯


其實現在很多女生的想法都希望男女平等,那女生真的都希望男女平等嗎?



其實我經過身邊接觸的女人發生很多女人都喜歡男女平等,因為女人結婚後每天下班後需要做家務,做飯,洗衣服,照顧公公婆婆等,而男人下班後就直接在家打遊戲,看電視完全就是沒有事情的人,正因為這些結婚的女人都希望男女平等。


女人希望男女平等主要原因是女人結婚還要生孩子,等孩子幾個月之後還是一樣出去上班,而男人下班回家就只知道吃飯,然後就是打遊戲這些,而女人回家就忙到不停,因為這些原因女人都希望男女平等。

喜歡我寫的就關注我 ,評論點贊,喜歡情感領域的問答就關注我,每天都有更新。


明明關注


我不知道題主看見的這些女生數量有多少,只有數據才能說話,個人直觀感受用於定論是非常不科學的。

國新辦2015年發表《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顯示,2013年全國女性就業佔就業總數的45%,數量上差不多和男性勞動者持平。但是在男女收入上,BOSS直聘發佈的《2016年中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顯示女性的收入僅為男性的百分之七十。

儘管法律明文規定企業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2015年在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的調查顯示,高達86.6%的女大學生受到過一種或多種招聘性別歧視,工科女大學生佔80%以上。

職場性別歧視、玻璃天花板、同工不同酬、職場性騷擾頻發等問題非常嚴重。在這個情況下,很多女性只能通過婚姻階梯尋找階層向上流動之路。上面的數據告訴你,這種選擇並不只有女性自己需要背鍋的,人生活在結構性環境裡,並不是默默自己發誓要奮鬥就能成功。這一點相信很多還沒有發財的人都明白。

而女人能做的,男人都做到了嗎?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4的調查顯示,中國男性每天有248分鐘花費在運動和看電視等娛樂生活上,而女性則只有211分鐘(排名倒數第3)。無償家務勞動時間上,中國男性每天在照顧家人、購物和家務活上花費的時間只有91分鐘。這遠低於參與調查的29個國家的平均值134分鐘。上文說的《白皮書》也顯示了這麼一個數據:兩性家務勞動時間差距是74分鐘,女性平均每天比男性多做一個多小時的家務勞動。

如果把家務勞動的價值換成你僱一個家政工來勞動,我看還有沒有人會說女人嫁人之後做全職太太是很好逸惡勞很輕鬆的事情。

所以啊,題主我可能也問問你,男人能做的女人漸漸都能做了,但是女人能做的男人做到了嗎?如果未做到,也找找原因吧,把女人看成拜金好逸惡勞,對性別平等一點用處都沒有。上面回答的人,厭女症好嚴重啊。。


鄭楚然


這個問題應該改成:人都希望平等嗎?

一組數據:在無償勞動方面,全球女性平均每人一生相當於比男性多工作23年;若加上有償勞動,則相當於女性比男性多工作4年。報告認為,性別歧視導致男性更多地從事有償勞動而女性更多地承擔無償勞動。(報告出自國際組織Action Aid,名稱為Not Ready,Still Wanting,翻譯圖片轉載自微博@短賬號)

女人承受了大部分的家務勞動、家庭內事務、以及生育後代的勞動,而這些全都是無償的、加之從來得不到承認,所以那些說著女人只要權利不要義務的論調是選擇性無視了多少信息?

無償負擔了那麼多勞動,女人的權利又在哪裡呢?

女人就業會遭遇性別歧視,無數工作只限男性;升遷會遭遇玻璃天花板,處於決策地位的女性寥寥無幾;高考許多專業分數線女高男低,甚至想做師範生的都要面臨專屬男性的免費師範生和包就業政策;而其他的家暴、性騷擾、性侵、被物化性化、充滿了刻板印象......女性面臨的權益從來沒有到過位,面臨的困難可不止一點。

那些說著“中國女人只想著享受不想著付出的”,可以瞭解一下女人們和女權主義者們做的事情:

2014年,杭州女生黃蓉想做一個文案的工作,當時對方只要男性:

2015年,北京的女生馬戶想當一個快遞員,然而北京郵政從來不招女快遞員:

2016年,有著廚師證的廣州女生高曉,想當一個粵菜廚師從廚房學徒做起,對方說:廚房從來不要女生。

所以,當我們要付出,髒活累活都願意幹的時候,你們會把工作給我們嗎?

女人奮鬥會遭遇更加多的壁壘,同時面臨著不停的“女孩子嫁個人安定下來就好了”“女孩子不用那麼辛苦的”“女孩子上課晚點來化妝得美美的讓班上男生高興一點啊”“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總還是要嫁人”的輿論壓力,然後還要面對“女人為什麼不好好奮鬥”的指責。

下一次見到一位女性,與其指責對方不夠奮鬥,創造一個更支持性的環境不是更好?


女權行動派


【身邊的不少女生,每天想的都是怎麼打扮,怎麼遇到有錢人,怎麼通過嫁給有錢人跨越階級,成為上流社會的人。她們不願意工作,也不想奮鬥,所以我很懷疑,那麼多的人瞎嚷嚷著男女平等,真的是女生希望得到的嗎?為什麼我覺得有些女生就是夢想嫁個有錢人不用幹活?】

男女平等首先意味著存在著一個男女在財富、權力、社會地位上平等的社會。這其中社會地位上的平等,相對比較容易實現,比如通過一夫一妻、男女同工同酬制度等即可得的法律上的保障。但是,要想實現男女在財富、權力上獲得大致對等的地位,依然路漫漫。

這其中既有生理上的原因,因為女性作為母親,沒法不受到養育子女所花費的時間所牽連,因此用人單位不可避免的會因此不願意招收女性,或者導致女性在攀爬升職加薪階梯的時候因此受到嚴重干擾。

對此有些國家(主要是北歐國家)通過強制給男性也同樣放產假,來平衡男女在這方面存在的天然不平等,從而讓用人單位勿需斤斤計較於此。同時,現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也認為,父母同時撫養子女,對子女的健康成長大有好處。但是同時給夫妻雙方放產假,有些人認為,這將導致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下降,難以承受。關於這些問題,在人造子宮成為現實之前,依然會有長期爭論。

除此之外,則是長期不平等導致的男女生存和繁衍策略的巨大差異的慣性依然存在,並將持續很長時間。

男女平等,乃至人人平等,是工業化社會發展的某種必然趨勢,最終大家都必須去適應這種新趨勢,去過一種新的生活。而在當前的過渡時期,本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也是一個價值觀極大趨異的時代。用任何一群人的表現表示整個群體都是相當不合理的事情。當前的問題在於,對於那些有著雄心壯志要想實現人生理想和社會抱負乃至個人野心的女性,社會能夠給她們提供公平的機會嗎?


裸猿的故事


人們把這種女權主義叫中華田園女權。這種女權形態在全世界只有中國一家。什麼是女權?女權說白了就是平權,在舊社會上都是男權主義,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權主義也就誕生了。女權主義的發展目標就是消除社會給女性的定義和其實,誰規定女人就要洗衣服做飯,誰規定女人就不能當數學家?等等之類的。女權主義的發展是社會的必然,它也符合了社會的發展規律,能讓更多的有才華的女性投入到社會的生產與進步中。同時女權主義對男人來說也有一大好處。男人不必要承擔那麼多責任,既然人人平等,那麼看待一個人就不需要給他貼上性的標籤,憑什麼男的要買房買車才能結婚?既然結婚是兩個人的事那麼一起買房買車不是情理之中的嗎?當然,如果有一方願意自掏腰包買房買車是另一回事。回到田園女權的話題上來,中國的女人在被壓迫了幾千年後,突然有了女權這個思想武器,於是乎就產生了十分有趣的現象,一方面女人們享受著女權帶來的好處卻不承擔相應的責任。嘴上天天吵著要平等,卻給男人提出一些各種各樣的要求(部分女性)給男人貼標籤。即物化了自己也物化了男性。比如沒有彩禮20萬,你就不能娶我。花20萬就能買到你,你也是挺廉價的。把自己當做是超市裡的商品給自己定價,也給男方定價。到頭來你是女權主義者,還是男權主義者我也搞不懂。



夏荷露


由於國內女性地位給的足夠高,再加上男女比例失衡以及社會物質豐富,某些女的開始變得膨脹、傲慢、拜金。以至於如今婚姻逐漸變質為談“錢”說愛,婚姻價值觀完全建立在了金錢物質上。說白了,現在某些田園女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不勞而獲、好逸惡勞,而且還越來越開放,隨意放蕩,還一天到晚大言不慚要車要房要彩禮,婚姻嫁娶儼然成了“商品交易”。現在某些女的除了生孩還能幹啥?懶得出奇,飯不做,衣不洗,班不上,完全喪失了自立自強,婚後重擔大部分由男性承擔,正如之前某知名女士坦言:我國男性是世界上活得最累、壓力最大的群體。結婚就想大撈一筆,巴不得找個億萬富翁,坐享其成,重物質而輕感情,雖說人人嚮往美好生活,但這般物質觀與婚姻觀有所不符、有所扭曲、有所玷汙。在滿足基本物質條件基礎上,幸福的婚姻需要兩人共同創造、共同維持。否則即是物質過剩、感情虛空的“買賣交易”,大多以“閃婚”終結,難以長久。正如老俞所言:一個國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國家的水平,女性素質高,母親素質高,就能夠教育出高素質的孩子。男性也被女性的價值觀所引導,女性如果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一定會變得更加智慧。女性如果眼裡只有錢,男性就會拼命去掙錢,而忽視了精神層面的修煉,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以上長篇大論,其實大多數女的都懂,心知肚明,但假裝糊塗,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仍舊唯利是圖,拜金物質,貪圖享樂。若不及時採取相關措施,長此以往,社會局面遲早毀在一群娘們兒手裡。其實古人早已看透:紅顏禍水,天下唯小人與婦人難養也!


微風細雨4457


女人希望的男女平等跟男人認為的不是一個概念,所謂男女平等是相對古時的男尊女卑來說的,說白了就是家庭和社會地位低下,正因為低下,所以要承受很多勞動,比如家務和耕作,男主外女主內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女方不工作,而是指女方不參與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接觸的活動,但是下地幹活還是需要的。

而現代女性其實早就已經翻身了,根本不存在男女平等的問題,然而受整體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傲嬌女在丈母孃的鼓動以及婆婆的刺激下,曲解男女平等,企圖通過更少的勞動來提升自己的家底地位乃至社會地位,最後的結果可能會逞一時之快,但最終都難以逃脫親情和愛情都遠離自己的結果,這都是自己惹的因果,套用塗磊的一句話,用非正常手段乃至逼迫對方滿足自己的虛榮和所謂尊嚴的行為,都是蒼白無力的,看似你是站著,對方是跪著,而實際,你是跪著,對方是站著,你所有的尊重都是祈求而來的,不是對方主動給的。

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對,可以去看看王寶強離婚案,好好體會一下


特車二科大Boss


不在於男女是不是平等。

對於每個人而言,設有兩個人為甲與乙,甲畏懼乙,甲有求於乙,甲偏愛乙,都會造成甲低乙一等。

一句話,若甲離不開乙,那麼甲就容易低乙一頭!

男生有希望傍富婆吃軟飯的,女生有想要釣凱子嫁金龜婿的,平等與否本就不在於是男是女。

一步登天,可以省去很多熬人的奮鬥,誰不想不勞而獲?這個我個人認為和男女平等無關。

至於現在男女是否平等?早無所謂了!這個年歲,是市場經濟,競爭至上,強者為尊,綜合條件最好的,加上足夠的運氣,擁有的東西才越多!女人你可以做到董明珠,可以做到希拉里撒切爾,至於男的,更不必說!

至於小門小戶的人家,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是在家成為話事人的重要因素,還有一些諸如愛的很卑微,或者本身就是M一類的影響。但是一般來說,掌握了家裡的收入大頭,基本就比另一位高一頭。

沒那麼多可能,物質社會,本來就是經濟為尊!男人有錢有地位,找小三女方就是知道也只是壓在心裡憋著不說!

女人強勢,男人唯唯諾諾!有一天她和更好更合適的男人走了,男方也就是憤怒的罵兩句說女方拜金!

無所謂平等與否,都是扯淡,有的人有公主的脾氣,有的人有直男癌的晚期,以此來說男女不平衡,有失偏頗


一次兩次三次半


我是女人,感覺中國現在很多女人的三觀不正。所謂的男女平等只是個口號,骨子裡要的是女尊男卑,習慣使用道德綁架,習慣用生育能力來對付男人。自己只想坐享其成,不想努力,不想奮鬥,也不想相夫教子。年輕女人腦子裡就想的是韓劇中的浪漫,富貴生活。幻想的是我一無所有,你帥氣多金,我負責買,你負責寵。現實又無情,絕大部分最終還是抱著無奈吃虧的心情嫁了人,婚後女人們湊一塊兒,就討論的如何算計老公,用什麼語言讓老公無言反駁只能努力去掙錢,怎麼把家裡的錢轉為私房錢,怎麼沒病裝病把家務賴給老公,怎麼傲嬌的對付公婆~就是身為女人,我也感覺身邊有些女人除了生了孩子,基本無任何價值,不工作不掙錢,家務孩子賴給老人公婆,自己就打扮,玩,末了,還在一塊兒抱怨中國的男人差勁,不能提供優越的生活,抱怨自己的老公沒能力,還要自己去工作,而她的收入還不夠自己的零花錢。羨慕日韓女人,又不看到日韓女人是如何尊重老公長輩,如何賢淑,沒看到人家用職業精神在做家務。這種現象已在中國成了普遍。當然,我也接觸了一部分女人,素質高,三觀很正,讓人很舒服愉快。只是,這種好女人在中國的比確實太少了


遊戲人超超


我是來怒懟鄭楚然這個中華田園犬的!希望老鐵們支持?

1國新辦2015年發表《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顯示,2013年全國女性就業佔就業總數的45%,數量上差不多和男性勞動者持平。但是在男女收入上,BOSS直聘發佈的《2016年中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顯示女性的收入僅為男性的百分之七十。 這段描述我實在看不出來性別歧視在哪!你可以解讀成同工不同酬!我也可以解讀為女性大多從事低腦力輸出勞動,勞動價值不及男性導致!而且這報告似乎能讓那些叫嚷著女性收入比男性高,家務做的比男性多的田園犬閉嘴了吧?


2職場性別歧視、玻璃天花板、同工不同酬、職場性騷擾頻發等問題非常嚴重。在這個情況下,很多女性只能通過婚姻階梯尋找階層向上流動之路。上面的數據告訴你,這種選擇並不只有女性自己需要背鍋的,人生活在結構性環境裡,並不是默默自己發誓要奮鬥就能成功。這一點相信很多還沒有發財的人都明白。 通過這段描述,你貌似給女性通過婚姻渠道達到階層上升的行為提供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但是你沒有發現這卻違反了你們所宣揚的平等精神嗎?諷刺嗎?我想問你!你想給那些傍大款的上位小三洗地嗎?


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4的調查顯示,中國男性每天有248分鐘花費在運動和看電視等娛樂生活上,而女性則只有211分鐘(排名倒數第3)。無償家務勞動時間上,中國男性每天在照顧家人、購物和家務活上花費的時間只有91分鐘。這遠低於參與調查的29個國家的平均值134分鐘。上文說的《白皮書》也顯示了這麼一個數據:兩性家務勞動時間差距是74分鐘,女性平均每天比男性多做一個多小時的家務勞動。 至於這段描述,我從網上扒到了一小段,不過用來反駁你夠了!


相對於美國 印度 和日本。中國有你說的那麼離譜?斷章取義的選擇對自己論點有利的數據?你當別人都是白痴?白皮書裡稱14年中國男女無償勞動時間為74分鐘,十年前的150分鐘怎麼沒見你說?而且你也說了,女性薪資是男性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家務勞動多出74分鐘很不合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