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5個登陸點為何奧馬哈美軍損失慘重?艦炮為何不支援步兵?

夢醒時分-月兒moon


我們先看下其他幾個登陸點的情況——

最西邊的猶它灘(Utah)壓根沒多少德國軍部署,而且82空降師早就已經差不多控制這塊區域了,灘頭部隊基本是走上海灘的,沒啥抵抗。

而除了猶它、奧馬哈之外的另外三個灘是這樣的


金灘

朱諾灘

劍灘

有沒有感覺灘頭規模和可設防範圍都不大?

然後看看奧馬哈

一大片開闊的緩坡沙灘,雖然這很適合大規模登陸,但是登陸後面臨的就是兩面高地,德軍高地上的碉堡和火炮對灘頭部隊來說簡直是屠殺。

隆美爾在視察大西洋壁壘的時候也說到過,這個海灘是個要地,得加強防禦。因此德軍在這個灘頭的佈防也比其他幾個登陸點要嚴密的多。

說到艦炮支援是有的,空軍也是有的,尤其是霍克角這種岸防炮陣地是被犁成月球表面的。

但是無論艦炮還是空軍,拆德軍堅固的永備工事的效率不咋地。一枚航彈並不能讓一個足球場人全死光,尤其是呆在工事裡的德軍。到了登陸的時候,大口徑的艦炮很容易誤傷登陸部隊,而驅逐艦這類一個是不敢離岸太近,那邊都是德棍的水雷。而自己炮不夠長不夠準,但也有十幾艘驅逐艦冒著極大的風險,抵近海灘給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也算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瘋狗的輕武


為什麼奧馬哈美軍損失慘重?很簡單,這是美軍5個定點突擊點之一。由於奧馬哈的地形很差,風高浪惡,峭壁眾多,作為登陸點攻擊難度很大,硬性突擊當然需要付出血的代價。

上圖是奧馬哈的“霍克角”可以看看真實的登陸場是多麼的差勁,不僅僅是德軍碉堡,自然地形本身就是大難題。而且雙方距離過近,能見度極低,讓艦炮轟誰?

那麼為什麼非要打奧馬哈呢?那麼多灘頭又不差這一個?

因為盟軍定下了奧馬哈,金灘,朱諾灘,猶他灘、劍灘5個登陸場,這5個登陸場各自有各自的戰術位置。所謂“諾曼底登陸戰”並非打下灘頭就算完,它包含一整個德軍的戰略縱深,還需要應對德軍的反撲。

盟軍的計劃是拿下灘頭後,將5個灘頭登陸區擴大連為一線。而奧馬哈海灘正好處於最重要的中段區域,少了這一個地方,等於盟軍的灘頭陣地被攔腰斬斷,是最關鍵的節點部位,關係到整個登陸的擴展,說是盟軍的陣眼也不為過。

所以,哪怕奧馬哈海灘再難,地形再不利登陸,這個戰略要點出再多的血也必須拿下,否則整個盟軍會流更多的血。不開闢出更大的登陸場,盟軍也唯有被趕下海一途。

實際上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盟軍2天內也只登陸了不到8個師,沒辦法,運力受限,登陸場受限。再拼死運,諾曼底也不是貨運碼頭,更不是敦刻爾克那樣丟盔棄甲瘋狂的蹈海逃亡。

借用一下《參考消息》這張圖,可以看到,位於B點的奧馬哈登陸場相當狹窄,與其它登陸場比起來,既缺乏橫面的展開區域,又缺乏臨近的支援影響,偏偏擁塞了大量軍隊,幾乎全是直面德軍火力,很容易被大量殺傷。

實際登陸當天與的問題大的很,D日本就能見度低,海況惡劣,美軍在搶灘前為搭建攻登陸艇出擊的棧橋都耗費了相當多時間。更倒黴的是,32輛謝爾曼DD坦克,一下水就被浪打沉了27輛,再加上德軍的炮火,居然只有3輛活了下來。

登陸的士兵在狹窄的灘口非常盲目,大量的建制被德軍打散,面多30米高的崖壁他們也束手無策,急於躲避德軍重炮的運輸船隊讓登陸士兵完全搞錯了集結點與任務點,最後奧馬哈西段的士兵躲在海水裡苦苦掙扎了2個小時毫無建樹,東段的像鴕鳥一樣被封鎖在9米寬的海灘上抬不起頭。

我們在《拯救大兵瑞恩》裡面覺得奧馬哈海灘很寬很寬,實際上這是種影視腳本造成的錯覺。奧馬哈灘頭也就最高100-270米寬,淺水區寬達50-90米,還存在高潮位落差,那些山崖確實是天險一般。登陸艇等於直接把士兵送到機槍的槍口下,甚至無法在遠處組織火力反制。不提登陸部隊,光海軍的潛水工兵為衝灘航路破障都死亡慘重。

有的地方乾脆是完全的峭壁,盟軍利用的還是漲潮時的時段輸送兵力,即便這樣,還需要面對一百多米空曠封鎖帶。奧馬哈可供登陸的區域都被德軍封鎖了,即便冒著硝煙,按照射表打也能殺傷大片美軍。

盟軍的小算盤其實也很精,雖然奧馬哈地形險峻,不利於登陸,但戰爭本就是虛虛實實的戰術演進,以正合,以奇勝,選擇高難度地區,敵軍兵力反倒較少(盟軍情報認為奧馬哈只有一個德國團),人員也更加麻痺大意。再說德軍都給忽悠到加萊去了,諾曼底空虛的很。

結果盟軍的算盤在奧馬哈敲破了,防守這裡的不是一個德國團。戰術大師隆美爾在佈置“大西洋壁壘”時,敏銳的發現了奧馬哈的戰術價值。再加上希特勒對諾曼底地區的奇特執念,因此他早早調來了第352步兵師駐防。奧馬哈的守衛部隊是一個團沒錯,但這個團是352步兵師的主力。

盟軍這裡比較冤,雖然後世許多資料都稱352步兵師是“精銳”,但當年352步兵師確實不是什麼精銳,他們只能說是一支在1944年扔保持完好建制,戰鬥力比起諾曼底地區其它部隊來說,不那麼戰五渣的軍隊罷了。至少什麼海防師之流是遠遠比不上這支步兵師的。

這裡順帶說下什麼叫“海防師”。這種部隊完全就是渣滓,他們要麼是最劣等的兵源,要麼就是所謂“志願兵”,連蘇聯戰俘、東歐僕從國軍人、殘疾人、日本鬼子都往裡面送。武器方面“海防師”也相當落後,大都是修械所裡轉出來的破爛貨,以及當年繳獲的法國、英國、東歐武器。出動一次需要靠汽車武裝押送,否則保準作鳥獸散。

《登陸之日》中的原型,朝鮮人楊江勇就是例子,他在諾門坎被蘇軍俘虜,補充進烏克蘭軍團,之後被德國人拉進部隊,守衛猶他灘。

“海防師”在諾曼底地區相當多。龍德施泰德這位西線總司令,麾下58個師裡有33個是海防師。諾曼底的守軍為第七集團軍,司令官為弗雷德里希·多爾曼上將。諾曼底地區被放置了6個師+2個獨立步兵團+1個傘兵團的部隊。6個師裡有3個是“海防師”。

所以,盟軍的情報相當混亂,這種“海防師”來多少都是渣,而所謂“精銳”的352步兵師,除了人裝滿員,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結果奧馬哈海灘撞上了德國比較能打的正規軍,準備不足的美軍才發現倒了血黴。

352步兵師這支部隊上過波蘭,打過東線,齊裝滿員休整到位,再加上地形優勢,碰到才剛剛投入大戰又輕敵的美軍,簡直與低級房屠幼沒啥區別。

所以美軍登陸奧馬哈的部隊一上去就給打蒙了,再加上對奧馬哈灘頭工事的轟炸出現誤差,幾乎沒有造成什麼大的損傷,面對有槍有炮在東線淘過的德軍部隊,他們整整2個小時都沒衝灘成功。

至於軍艦為何沒有參與進攻,這點就實在是冤枉了。諾曼底登陸前,盟軍艦隊進行了相當猛烈的火力準備,空地一體都進行了高強度轟炸。半小時內出動飛機1000多架次,投下了1763噸炸彈,海軍是開足了炮灰,對德軍工事展開了狂轟。

只是二戰的火力畢竟不是現代武器,千萬別拿現代美軍的制導鑽地彈來比。德軍灘頭修築了相當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永備工事,即便遭到大量破壞,也仍然存在相當的戰鬥力。

上圖,德軍把坦克炮塔安在水泥包裹的鋼製座圈上,戰鬥中成為旋轉炮臺。

諾曼底登陸是場大戰略,早在登陸前,盟軍就有意識的調整了對德轟炸的方向,將對工礦的大量空炸轉為對交通的轟炸,藉以阻隔德軍交通,遲滯登陸後德軍反擊速度。同時還吸引了大量修築諾曼底工事的勞工被轉走修築交通,延緩了諾曼底的工事群進度。

盟軍海軍投入了13艘戰列艦和47艘巡洋艦,還有134艘驅逐艦。D日當天,直接就有7艘戰列艦和24艘巡洋艦、74艘驅逐艦以及2艘“淺水炮艦”分為5個部分的炮群,直接對5個灘頭進行炮火支援。

軍艦的任務不光是拔除德軍前沿攻勢,同時還需要壓制德軍炮兵攻擊,並且德軍岸防炮也存在對艦船的殺傷可能,近海還有水雷、暗礁,不適合軍艦過分抵近支援。

還有大量的盟軍海空力量在防備著德軍潛艇搞事。德國海軍在D日早上5點就派出了潛艇出擊,還好白天的攻勢沒碰到潛艇,夜間盟軍炸沉了德軍U955和U970,炸傷了U256和U415,U212,另外有22次通過機偵發現德國潛艇,發動了7次反潛。事後有近40艘U艇浮出海面逃走,遭遇盟軍屠殺。

最後奧馬哈登陸的成功,還多虧了海軍的支援。見到事態緊急,有17艘驅逐艦被緊急派往前沿,冒著德軍重炮和擱淺的風險抵近,在海灘730米處展開直接射擊,這才為美軍的前行打開了局面。

說來也可笑,當時盟軍通過觀測,一直都認為奧馬哈的一座高崖“霍克角”上有大量的德軍重炮佈防,航拍偵察看到了滿滿的粗管子,所以支援奧馬哈的海軍部隊一開始沒敢過分抵近。再加上能見度極差,漫無目的的射擊很難建功,步兵靠的那麼近,轟誰?

直到17艘驅逐艦豁出去了,掩護美軍進攻後,一支200多名“遊騎兵”組織的部隊艱難的爬上懸崖才發現——你妹!都是塗了油漆的木棍!

當海軍一股腦壓上去,開始在空軍的幫助下進行炮火轟炸後,德軍灘頭部隊迅速的崩潰了,同時一部分援兵也被炮火阻斷在封鎖線外。這個時候可以說艦炮的支援是相當到位的。


王司徒老百科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在這場決定生死的登陸戰中,奧馬哈海灘成了一塊最難啃的骨頭,盟軍在此付出了4000人傷亡的代價才成功登上海灘,相當於其他登陸點傷亡人數的2-4倍。那麼為什麼盟軍在奧馬哈海灘的損失會如此慘重呢?

首先是地形原因。奧馬哈海灘長約7千米,大部分海岸都是懸崖峭壁,而且此處海灘的潮汐落差非常大,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典型地形。德軍依託地形的優勢,在此修建了堅固的火力點和碉堡,當盟軍登陸時,德軍居高臨下,據險而守,這自然會給盟軍造成極大傷亡。

其次是天氣原因。登陸日當天,海上的風浪很大,盟軍登陸部隊出發後,海上的風浪使得登陸艇劇烈的搖晃,士兵們因為暈船而嘔吐不止,為此被折磨得筋疲力盡。更嚴重的是,因為天氣過於惡劣,有一部分登陸艇發生了傾覆,為登陸準備的兩棲坦克也隨之沉入海底。剩餘的坦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了海灘,可還沒來及喘口氣就被德軍炮火摧毀,於是登陸部隊的戰鬥力受到了嚴重削弱。

第三就是火力準備問題。在登陸前,盟軍為了迷惑敵人,在最初的準備階段並沒有對登陸點進行轟炸,僅在登陸當天對德軍火力點進行了轟炸以及艦炮火力準備。登陸日當天,盟軍出動了以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組成的登陸艦隊負責炮火支援,但由於擔心艦隊遭到德軍海岸炮的襲擊,艦隊未敢過多靠近海灘,炮擊的效果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當步兵開始登陸後,由於害怕誤傷己方人員,盟軍艦隊又將炮火延伸到後方,於是德軍的堅固工事逃過了一劫。盟軍炮火準備一結束德軍炮火立馬刻始回擊,將登陸的盟軍壓制在一小塊灘頭上。

就在盟軍將要被趕下海的危急時刻,擔任炮火支援的海軍艦艇也急紅了眼,十多艘驅逐艦冒著炮擊、觸雷甚至淺的危險,開到距岸邊七八百米的地方,抵近進行火力支援。艦炮強大的火力瞬間

壓制住了德軍,登陸部隊趁機發起反攻。在軍艦艦炮的配合下,登陸部隊最終佔領了奧馬哈海灘。所以說,在奧馬哈海灘,盟軍並非沒有用艦炮支援步兵。


瞭解更多軍事知識,請關注戰情解碼!

戰情解碼


事實上在奧馬哈登陸的美軍是得到了充足的艦炮支援的,甚至將驅逐艦派遣到僅靠海邊的區域對德軍的火力點進行直接的射擊,可以說如果不是這些英勇的驅逐艦提供了強有力的火力支援,恐怕在海灘上的美軍還要再承受更大的傷亡,甚至整個登陸行動都有可能失敗!



負責為奧馬哈海灘登陸行動提供火力支援的軍艦有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在盟軍發起登陸前,各軍艦已經對德軍的海岸工事進行了40分鐘的炮擊,不過效果有效,主要是由於這裡地形複雜和防禦工事較為堅固的緣故,炮彈除非對工事直接命中,否則很難摧毀這些工事。



在盟軍地面部隊發起登陸時,各軍艦一直在提供艦炮支援,只不過由於海灘狹窄,怕誤傷自己人,像戰列艦和巡洋艦這樣裝備的大口徑艦炮不敢對登陸部隊正面的德軍火力點進行直接壓制,只能是對兩側的德軍測射火力點進行炮擊。而對盟軍登陸部隊威脅較大的,除了德軍的重型火炮外,更致命的就是緊靠海灘的德軍機槍陣地和迫擊炮陣地,原本這些德軍陣地將交給登陸上岸的坦克和炮兵單位解決,但是由於登陸的混亂和德軍火力的猛烈,大部分的坦克和幾乎所有的火炮都沉沒在了海里或者被擊毀了,沒有重火力的支援,美軍步兵難以發起有組織的進攻,甚至連工兵開闢一條安全通道都非常困難。



就是在這種絕望的情形下,盟軍的驅逐艦奉命靠近海岸進行抵近射擊,對海灘上的德軍工事進行直接射擊,驅逐艦的火炮口徑小,靠近海灘後視野也較佳,故能為美軍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掩護。它們壓制並摧毀了德軍的步兵火力點,使得美軍地面部隊能夠緩慢的前進。所以美軍登陸的成功,那些提供火力掩護的軍艦可謂是功不可沒,尤其是那些英勇的驅逐艦部隊。在戰後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的回憶中提到:“除了盟軍空軍打擊外,其海軍的艦炮對我海岸防守部隊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打擊。”,這更加證明了盟軍軍艦確實是為登陸部隊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支援的,我們不能否認他們的功勞。


戰略論


奧馬哈海灘的美軍損失慘重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過最後是依靠艦炮支援才攻克的德軍陣地,因此不能說艦炮沒有支援步兵。

首先,從地形上來說,奧馬哈海灘易守難攻。奧馬哈海灘的海岸有很多難以攀登的懸崖,只有有限的地段可以登陸,而德軍又在海灘上的設置了各種障礙物並埋設了地雷,並堵塞了海灘通向內陸的出口,這些都對登陸部隊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其次,是因為登陸前的炮火準備不足。在諾曼底登陸作戰前,盟軍對各登陸點的德軍陣地進行了炮擊和空襲。根據情報,奧馬哈海灘附近的霍克角上有一個德軍的155毫米火炮陣地,對登陸作戰威脅很大。因此盟軍特意派了一個突擊隊去消滅這個炮兵陣地,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突擊隊未能及時趕到,導致這個陣地沒有被摧毀。由於擔心德軍炮火的威脅,盟軍的驅逐艦開始沒有靠近射擊,所以命中率不高,而空軍的轟炸則投錯了位置,所以奧馬哈的德軍防禦工事受損並不嚴重。在登陸部隊上岸的時候,這些工事裡的火力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第三,是登陸部隊的坦克投放過早。盟軍為奧馬哈海灘也準備了一批坦克,但是因為在登陸戰時這些坦克被投放的過早,大部分直接被海浪吞沒,只有少數坦克能順利登岸,這有限的坦克大多也毀於德軍的炮火,因此步兵在很長時間裡缺乏裝甲部隊的掩護,損失自然也就大了。

因為以上原因,前兩波登陸部隊上岸以後一直被壓制在灘頭上無法取得進展,在德軍的炮火下損失慘重。登陸戰的轉機是在海軍發現陸軍始終無法取得進展以後,有17艘驅逐艦冒險駛近海灘,在距離德軍陣地不到1公里的距離上為登陸部隊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將德軍的火力點一一摧毀。

此時突擊隊也已經登上霍克角,他們發現德軍的火炮早已轉移,這裡不過是一個假陣地。得到這個消息以後的盟軍驅逐艦更是放心的投入戰鬥,在炮火的掩護下,登陸部隊也重新組織起來,將被封死的海灘出口炸開,終於攻克了德軍陣地。

應該說最後的勝利和海軍軍艦的勇敢和火力支援是分不開的,所以這17艘驅逐艦又被叫做“奧馬哈灘17勇士”。


不沉的經遠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諾曼底位於法國的西北面,從東到西約80公里,有5個灘頭,劍灘、朱諾灘、金灘、奧馬哈灘和猶他灘。盟軍的作戰方按是每個灘頭先投入一個師的兵力,將其佔領後向再縱深發展。

在飛機和戰艦的掩護下,美軍第七軍第四師乘登陸艇衝上猶他灘頭,並沒有遇到猛烈的抵抗,只有斷斷續續的炮聲,幾小時內就肅清了灘頭附近的德軍。後續部隊和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運上海岸。劍灘、朱諾灘、金灘的登陸部隊雖遭到了德軍的頑強抵抗,經激烈的爭奪戰,最終佔領了灘頭,並向縱深發展。

清晨,大霧蘢罩著海面,奧馬哈灘頭在一片迷濛之中,海面風急浪湧。美軍第七軍第一師乘登陸艇,頂風前行,衝上灘頭時遭到德軍炮火的猛烈襲擊,岸上守軍對著灘頭的登陸部隊密集掃射。美軍被火力壓制,施展不開,寸步難行。第一師的指揮官呼叫軍艦向灘頭開火,因為雙方距離太近,縱橫交錯,.怕誤傷己方的戰士而遲遲沒有炮擊灘頭。後來美軍找到突破口,用繩梯攀上懸崖峭壁,佔領了制高點。

經過美軍第一師的浴血奮戰,終於擊潰德軍,佔領了奧馬哈灘頭陣地。


山泉水清12386265


奧馬哈登錄戰一開始,軍艦為了避免岸上的火炮,所以距離海岸較遠,遠離了軍艦的火炮射程,所以,一開始是登陸艇載著士兵強行突擊,後來,太慘了。一艘戰艦,艦長是一個華裔指揮官,頂著違抗軍命的風險,命令戰艦靠近海岸,把艦載火炮的射程和精度都對準德軍陣地後,下令開炮,為登錄士兵贏得了衝鋒的機會,別的戰艦看到這一幕,也紛紛向海岸靠攏,並用火炮轟炸德軍陣地,當然,艦隊也遇到了德軍大炮的反擊,部分戰艦遭到德軍大炮打傷,但是由於戰艦向德軍陣地發動炮擊,擊毀很多防空高射炮和德軍炮兵陣地後,陸陸續續的盟軍飛機和坦克才在奧馬哈衝鋒的後期開始登錄,所以,戰艦在奧馬哈登錄站中,是開炮了,只不過是在後期才開炮


懂那麼點軍武


由於情報錯誤,誤以為奧馬哈灘頭有岸炮防禦,所以沒有進行登陸前火力準備,同時錯誤估計灘頭守備部隊兵力導致前期傷亡巨大,之後由於前線攻擊不力,艦隊調度官強令艦隊冒著岸炮的風險進行火力掩護終於打開局面,誤以為是岸炮的工事的實際只是幾根電線杆。。。


霹靂3586


因為奧馬哈之獸是攤頭防禦部隊里老兵,技術骨幹含量比較高得一支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