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豆类蔬菜安全生产中如何科学施肥?

黄晓红果果


大棚栽培豆类作物主要包括菜豆、豇豆、荷兰豆。豆类蔬菜生长吸收的氮、钾较多,磷较少,但缺磷时,植株及根瘤菌的生长不良,会导致开花结荚减少、荚内种子粒少,产量降低。豆类喜硝态氮,铵态氮多时根发黑。根瘤菌减少,叶面不平且会褪绿。豆类蔬菜多喜钾肥,尤其开花结荚时期吸钾量剧增,此时期应注意补钾。豆类蔬菜根瘤菌的活动与硼、钼等微量元素有关,当缺乏这些元素时,就会影响植株的正常代谢。

  施肥技术要点如下:

  1、育苗肥大棚栽培豆类蔬菜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育苗所用的营养土要选择2~3年内没有种过豆类的菜园土,用4份菜园土与4份腐熟的马粪和2份腐熟的鸡粪混合制成,在每100公斤营养土中在渗入2~3公斤过磷酸钙和0.5~1公斤硫酸钾。土壤酸碱度应以中性或弱酸性为宜,土壤过酸会抑制根瘤菌的活动。在酸性土壤上,可酌量施用石灰中和酸度,施石灰时要与床土拌匀,用量不能太多,用量大或混合不均匀容易引起烧苗和氨的挥发,造成气体危害。

  2、基肥菜豆、豇豆、荷兰豆等豆类蔬菜是中喜肥的作物,虽然有根瘤,但固氮作用很弱。在根瘤菌未发育的苗期,利用基肥中的速效性养分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很有必要。一般每亩用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钙2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硫酸锰0.5~1公斤。矮生豆类基肥量可以适当减少。豆类根系对土壤氧气的要求较高,施用未腐熟鸡粪或其它有机肥,将导致土壤还原气体增加,氧气减少,引起烂种和根系过早老化,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所以施基肥要注意选择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同时还不宜用过多的氮素肥料做种肥。

  3、追肥播种后20~25天,在豆类蔬菜开始花芽分化时,如果没有施足基肥,表现出缺肥症状,应及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20~30%的稀人畜粪尿约1500公斤,也可在每1000公斤稀粪中加入硫酸钾4~5公斤。及早进行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但苗期施过多氮肥,会使豆类徒长,因此,是否追肥应根据植株长势而定。

  一般矮生豆类追肥2~3次,蔓生豆类追肥4~5次。每次追施纯氮3~5公斤(折合尿素7~11公斤),氧化钾5~7公斤(折合硫酸钾10~15公斤),最后一次氮肥的用量减半,钾肥用量也可减半或不施。地温低追施肥时,要混施一定量的优质腐殖酸,或用优质水冲肥代替,以减少单用化肥对根系的伤害。

  4、叶面追肥花期喷施0.02~0.05%的钼酸铵。


唐老三


一、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

增 施有机肥,虽然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肥效迟缓且肥效低,因此有机肥必须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才能缓急相济、取长补短。有机肥在施用时要充分发酵腐熟,使其中的一些有害成分通过发酵分解,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避免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

二、按需追肥,适时追肥

种植在不同肥力土壤上的豆类蔬菜,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量也不同,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及植株长势情况,进行适时、适量追施适宜种类的肥料,不能随意提高追肥量。

如土壤肥沃,追肥可少些;土壤贫瘠,追肥可多些;沙土地追肥要少量多次,黏土地追肥量要大。植株长势旺盛,追肥要少;植株长势弱,要多追肥。

苗期追肥量要少,开花结荚期追肥要多。同时,还应注意掌握追肥的关键时期,在植物最需肥的时候,及时追施其需要的肥料,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苗期应以速效肥为主,主要是促苗长壮,而在开花结荚期则应以有机、无机复合肥配合施用为主。

三、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基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50%~60%。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壤径流严重的地区,可适当减少基肥的施用量,以避免肥效损失;在保护地长季节栽培时,追肥的比例应大一些,以保证豆类蔬菜在整个生长期均能获得充足的养分。

四、肥水配合,以水调肥

水和肥是相依关系,只有追 肥后及时浇水,做到水肥结合



西北小贾818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

基肥要稳。提倡稳施基肥,有利根系深扎,为壮苗打基础。基肥应在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的基础上,亩施豆类专用肥25-35kg。但应注意不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否则会导致烂种,影 响甜豌豆、毛豆的产量和质量。

追肥要速,后劲要足。因为在苗期,甜豌豆、毛豆根瘤小,固氮能力弱,适当追肥可促进甜豌豆、毛豆幼苗早发。因此在齐苗后可按每亩施豆类专用肥10kg,施用提苗肥。甜豌豆、毛豆开花期是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需肥量大,可按每亩施豆类专用肥20kg,作花期追肥,以减少花荚脱落,提高肥料后劲,达到提高结实和防止早衰的作用。追肥施用方法提倡根旁开沟侧施,减少流失,提高肥 料利用率。



灵寿那些事


豆类蔬菜主要包括豇豆、菜豆、扁豆、毛豆等,要获得豆类蔬菜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认真掌握节约型高效施肥技术,切实降低生产成本是关键。

  1、明确需肥特点,按需定肥。豆类蔬菜的直根发达,有不同形状的根瘤共生,自身具有固氮作用,可固定空气及土壤中的氮素供自身利,对土壤养分的要求不很严格,但它们同样是需肥较高的蔬菜,尤其对磷钾的需求量较大。生产上提倡稳施基肥,一般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亩(1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的基础上,施豆类蔬菜专用肥25~35公斤。但应注意不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否则会导致烂种,影响产量和质量。

  2、把握需肥关键期,分段施肥。注重施用种肥,豆类蔬菜在播种后不久就开始花芽分化,进入发育时期,施用种肥可以保证早期的发育需要,一般每亩施用4~5干克三元素复合肥,注意种肥分开。苗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适当追肥可促进幼苗早发,可按每667平米施豆类专用肥8~10公斤。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需肥量大,可按每667平米施豆类专用肥20干克,作花期追肥,以减少花荚脱落,提高肥料后劲,达到提高结实和防止早衰的作用。施用方法提倡根旁开沟侧施,以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掌握两个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注意叶面施肥。


三农大课堂


1/5 分步阅读

豆类蔬菜在生长前期,根系上根瘤菌的固氮能力较弱,因此有苗期适量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株早发秧,生长健壮。但如果植机长势旺盛,则必须控制施用氮肥,以防止植株营养生长过旺而引起落花落荚和延迟结荚。

2/5

一般豆类蔬菜的第一次追肥在第一花序玛蕾时,可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的粪稀500~700千克或尿素5~7千克。

3/5

在豆类蔬菜进人开花结荚期以后(荚长达3~4厘米)开始连续追肥,根据不同茬口及植株长势情况,一般每隔10~20天追肥1次。

4/5

追肥以腐熟的粪稀和化肥交替进行为好,粪稀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追施500~ 800千克,化肥的用量因不同茬口和不同品种而不同,一般为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5~20千克。追肥以顺水追肥为好,即在浇水时将肥料溶于水中,随浇水同时进行追肥;

5/5

也可先按穴或按沟施肥后,再立即浇水。两次追肥之间,应浇1次清水,以促进植株光合产物的积累,满足豆荚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除了根部施肥外,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汪汪的生活记录


豆类蔬菜是国内各地普遍栽培的一个蔬菜品类,其中最常见也被普通农家广泛栽培的就是菜豆和豇豆。这两种豆类蔬菜,可以煮食、炒食或凉拌,无论采用哪一种食用方法,都能让人感受到它们的美味和营养。菜农种植豆类蔬菜,想要优质高产,离不开科学施肥。从这一点上来说,题主的提问很有意义。解析题主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以菜豆和豇豆为例,从需肥规律、基肥和追肥的科学施用上,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菜豆的需肥规律

菜豆是蔬菜中喜肥的作物,菜豆根系吸收无机元素是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而增加的。在生育初期,这些无机营养元素大多是被菜豆的叶片吸收,几乎是直线增加。到了菜豆的生育中期,吸收到叶片中的氮、磷、钾数量开始减少,而豆荚中吸收的氮、磷、钾显著增加。

有研究表明,菜农每生产1000公斤菜豆豆荚,菜豆植株需要吸收氮元素10.1公斤、五氧化二磷2.3公斤、氧化钾5.9公斤。其中,蔓生菜豆相比于矮生菜豆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要多。在菜豆不同的生育期内,菜豆各类品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体相同,只是对磷元素的吸收速度慢,吸收量相对也较少。而对氮和钾元素的吸收量多,吸收的速度也比较快。在菜豆生产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是开花到种子膨大期,假如菜豆在荚果伸长期土壤肥力不足,菜豆植株必然出现早衰,导致植株大量落叶,影响菜豆豆荚的品质和产量。

菜豆基肥的科学施用

菜豆在根瘤菌尚没有发育的苗期,需要借助土壤中施入的基肥中的速效养分才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施好基肥,对菜豆的生产相当重要。一般来说,矮生菜豆所用基肥的数量,为蔓生菜豆的70%——80%。

按照菜豆对肥料的需求,菜农想要种出优质高产的菜豆产品,在菜豆播种前,一般需要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1000——2500公斤,或者使用堆肥2500公斤,再加入过磷酸钙10公斤、草木灰40——50公斤。

为菜豆施用基肥需要注意的是,菜豆播种后是否会烂种,对菜豆的终极产量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想要规避烂种的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为菜豆施用农家肥做基肥时,必须事先做好充分腐熟工作。与此同时,菜豆不宜施用过多的氮肥做种肥。

菜豆的科学追肥

使用同样数量的氮、磷、钾,在不同的生长期为菜豆追施,对菜豆的生长和最终结荚数量并不相同,而且是差异很大。为菜豆在花芽分化前追施肥料,植株的表现是分枝数、结荚数、果实总产量三项指标都高。为菜豆早追肥,菜豆植株在主枝基部就会生出侧枝,并能结实。特别是对矮生菜豆来说,在低节位上生出的侧枝越多,花芽分化和发育越顺利,越有利于提高产量。

当菜豆播种后20——25天,菜豆就会开始花芽分化。此时,需要为每亩菜豆追施20%——30%充分腐熟的稀薄人粪尿大约1500公斤,再加入硫酸钾和过磷酸钙各4——5公斤。菜豆在开花结荚期需肥量最大,蔓生品种更是如此。为了保证菜豆优质高产,一般矮生菜豆品种此时需要追肥1——2次,蔓生品种则需要追肥2——3次。在菜豆开花结荚初期,会有大量根瘤形成,植株固氮能力很强,不宜过多使用速效氮肥。否则,植株根瘤菌会被钝化,使固氮量相对减少。

蔓生菜豆在结荚后期,植株衰老,根瘤固氮能力减弱。假使当地气候条件仍然适合菜豆生长,可再次为菜豆追加施用追肥1——2次,主要使用速效氮肥,以促使菜豆植株恢复复壮,继续开花结荚,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豇豆科学施肥与菜豆有所差异

豇豆生长势强,生长期也长,并且根瘤菌不如菜豆发达。在豇豆栽培前,施足施好有机肥很有必要。豇豆与其他豆科蔬菜相比,更容易出现植株营养生长过剩,并因此影响结荚和最终产量。为此,在豇豆苗期要注意肥水分控制。

当豇豆的第一花序结荚后,可对豇豆追施肥料1——2次,每次每亩追施30%——40%人粪尿2700——4000公斤或使用尿素2——3公斤。进入豆荚采收盛期,还可以考虑为豇豆再次追肥。目的是延缓植株衰老,促生新的分枝,出现新的花序,增加后期产量。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豆类蔬菜安全生产中如何科学施肥”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乡村萤火虫


豆类蔬菜节约型高效施肥,首先要明确需肥特点,按需定肥。豆类蔬菜的直根发达,有不同形状的根瘤共生,自身具有固氮作用,可固定空气及土壤中的氮素供自身利用。对土壤养分的要求不很严格 ,仅它们同样是需肥较高的蔬菜,尤其对磷钾的需水量较大。生产上提倡稳施基肥,一般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667平方米(1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2500千克的基础上,施豆类蔬菜专用肥25-35千克 。但应注意不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否则会导致烂种,影响产量和质量。

2、豆类蔬菜节约型高效施肥要把握需肥关健期,分段施肥。注重施用种肥,豆类蔬菜在插种后不久就开始花芽分化,进入发育时期,施用种肥可以保证早期的发育需要,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4-5千克三 元素复合肥,注意种肥分开。苗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适当追肥可促进幼苗早发,可按每667平米施豆类专用肥8-10千克。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需肥量大,可按每667平米施豆类 专用肥20千克,作花期追肥,以减少花荚脱落,提高肥料后劲,达到提高结实和防止早衰的作用。施用方法提倡根旁开沟侧施,以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3、豆类蔬菜节约型高效施肥要掌握两个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注意叶面施肥。

以上就是豆类蔬菜节约施肥的要点,科学合理的施肥有助于作物提质增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老大的农村生活


豆类蔬菜,比如四季豆,豇豆等这类蔬菜要求勤施、薄施,苗期可以适当追施氮磷含量高的肥料,花期追含磷高点的肥料,结荚期追施高钾肥料,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硼钼肥,对硼钼需求很敏感!


小板凳农学堂


1.明确需肥特点,按需定肥;2.把我需肥关键期,分段施肥;3.掌握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注意叶面施肥。


芯瑄与昊霖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豆类蔬菜安全生产中如何科学施肥?让我来说一说。

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不单纯满足于数量的充足和品种的多样, 而对蔬菜的品质, 尤其是安全卫生标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豆类蔬菜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二、目前大多数菜农在肥料的使用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 很少施用有机肥, 偏施氮磷肥, 而钾肥等其他营养元素的投入较少或不投入, 有机肥在施用前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 破坏了土壤中物质与能量的平衡, 使土壤中微生物菌群数量发生变化, 致使土壤及其产品重金属元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及有害微生物超标。因此, 在豆类蔬菜质量安全栽培中科学施肥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1、 严禁施用非合格肥料

2、 推广测土施肥技术

3 、多施有机肥, 合理配施化肥

三、加强监管及检测,加强监管就是要建立健全豆类蔬菜生产无害化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 依法取缔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及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在豆类蔬菜上使用。加强检测是确保豆类蔬菜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环节, 首先是对产前生产基地环境空气质量, 灌溉水质量及土壤环境质量, 依照“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所检测的指标主要有农药 (有机磷类、菊酯类、有机氯类等农药) 残留量, 重金属 (铬、汞、镉、砷、铅等) 含量及硝酸盐类等有害物质含量。

四、豆类蔬菜质量安全 (无害化) 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 豆类蔬菜质量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是:首先, 有良好的生产基地, 空气质量指标、灌溉水质量指标及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NY5010-2002”规定的要求;其次,对豆类蔬菜生产的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必须无害化并加强监管;最后, 严格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测与监管工作, 科学地把好质量关, 以真正的无公害产品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