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文 | 吴碧影

除繁杂的按钮外,日本人对智能马桶的痴迷也让我惊讶,日本还有马桶日、马桶网站、马桶博物馆、马桶研究所,最后者的宗旨是通过改良马桶来改良社会。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在日本如厕,保持体面有多难。

在日本如厕,难

两到三平米的厕所隔间,人进入后自动响起的音姬流水声,自动感应垃圾桶旁专供女性卫生用品使用的袋子,婴儿专用椅,残障人士专用的无障碍措施,装备齐全的智能马桶和眼花缭乱的按键……这是日本如厕的日常,却让刚下飞机的我晃了神。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日本公厕。图片来源 Instagram #japantoilet

一来是像许多初次访日的游客一样,震惊厕所之大,配置之精致。就连本日清洁工的介绍也工整地放置在大理石台面,让我第一眼还以为是某位高管落下的名牌。二来是震惊诸多看不懂的示意图,按键上纷繁复杂的日语片假名更让我的眼神无处安放,我不禁陷入了困惑:哪个按键是冲水?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日本洗手间墙上的各种马桶控制面板。图片来源Instagram #japantoilet

我起初以为日本厕所这么智能,肯定是全自动,当离开座位时,马桶会自动冲水。可当我起身后,智能马桶显得“若无其事”。我开始找马桶周围是否有手动冲水的把手或脚踏键,一无所获。我对着智能马桶上的一堆象形文字犯了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喷水的示意图,感觉虽然可以冲水,但喷水的方向似乎刚好相反。好在我是中国人,虽对日语一窍不通,但凭借日语中的汉字,依旧能略猜一二。比如“洗净强さ”,应该是清洗强度的意思。凭中日文混猜,我断断续续猜出了其他应该是加热、停止等功能按键。但对于画着两个一样水流方向,文字却完全不同的图标我犯了难(おしり,かんそう),这难道是冲水按键吗?

可以求助手机翻译软件!拍照翻译并不精准,试了几次,都得出了左边是“屁股”,右边是“柔软的”的解释。看着这模棱两可的翻译,我也懒得追求细节,但无论如何,肯定不是冲水按键。

我放弃马桶圈,转身在墙上寻找。墙上的按键实在太多,面对一堆看不懂的片假名,我连蒙带猜地在紧急按钮、音姬(一种播放水流声从而掩盖如厕声音的电子装置)、冲洗身体的按钮中徘徊。短短一分钟,脑袋中一闪而过两种画面:万一触碰到紧急按钮,整个厕所隔间是否会红灯四闪,响彻警报,全副武装的日本武士举着担架从外面跑来,生怕我发生什么意外;要么是面对马桶圈时,误触洗净按钮,喷水装置像儿时玩耍的喷水枪,嗖的一声射出一股温水,正对着马桶圈入神的我,瞬间被射成大花脸。

幸运如我,并未触发所谓的紧急事件。历时3分钟,终于在墙上找到所谓的冲水按钮。按钮处其实有英文标识,也有手指触碰的示意图。但原谅我已在诸多按钮中失了焦,让脑袋霎时变大的我无法耐心地一一浏览……大胆按下去,终于听到了“嘶”一声熟悉的冲水声。

还好,我在厕所里保持住了体面。我心想。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此处冲水按键位于右下方,还算好找。图片来源Instagram #japantoilet

魔幻的日本马桶文化

对于手机上有翻译软件,又看得懂汉字的人来说,还能克制住自己的双手不乱按。但对于来自非汉语区的外国人,这样的象形文字可并不友好。美国一位年轻外交人员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称他曾有一次因为按错键将厕所搞得水花四溅,最后用了很多卫生纸才擦干净,“这是我在日本最尴尬的经历之一。”他说。一位法国仁兄在东京羽田机场也面临同样情况,他疯狂地按下了约15个按钮,直至发出警报声,“到处都有喷雾喷出的奇怪符号……我不知道该按哪个按钮……”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他如是说。

日本是高科技智能马桶的倡导者。几乎每个初次到访日本的旅客都会被日本的智能厕所震惊,也难怪吴晓波几年前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能引发轩然大波。自上世纪80年代日本普及智能马桶开始,以西式马桶取代和式蹲便器的趋势逐年加速。近几年,为了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东京地铁公司计划在其所有179个车站中都安装上西式马桶,而都营地铁公司的目标是将西式马桶的比例从目前的60%提高到95%。

虽然日本厕所走上西化之路,但西方人并不买账,因为他们觉得马桶按键板上的“象形文字”仿如天书。2014年一项调查中发现,600名海外游客中有四分之一表示无法理解马桶上的图像意义。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日本标准化厕所图标。供图 吴碧影

为此,日本洗手间工业协会于2017年推出了标准化的厕所图标。但正如上图,没有更详细的多语解释,我依旧看不懂第二排中间两个图标的差别。

除繁杂的按钮外,日本人对智能马桶的痴迷也让我惊讶,日本还有马桶日、马桶网站、马桶博物馆、马桶研究所,最后者的宗旨是通过改良马桶来改良社会。

游历其他发达国家时,我发现他们并不热衷智能马桶,充其量是普通马桶加上无障碍化设施。我好奇日本马桶文化的特性又在哪里呢?

从根本上说,现代人对厕所有依恋心理。一项调查报告(UKactive)显示,成年人平均一周花费189分钟在厕所里,近一半的人认为厕所是唯一让自己静下来的地方;另有39%的人说,他们想思考时通常会躲到厕所里。显然,厕所是逃避现实的热门场所,人们在马桶上消磨时间,获得精神上的片刻安宁。

而日本人对厕所的依恋则进一步升级。日本马桶制造商东陶(Toto)的前发言人渡边洋二郎曾指出,日本地狭人稠,大都市人口密度更大,日式房屋通常比较局促,而洗手间是一个关起门来便可以独处的地方,这导致它很受欢迎。日本人对厕所的热情来源于其私密性和功能性,除了看剧、玩手机、消磨时光,有的日本人甚至还会在厕所里吃饭。我们会在日本动漫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被同学们用各种方式排挤的小可怜,吃饭时间会选择躲在厕所里啃饭团排解孤独。可这样的“便所饭”不光会影响厕所卫生,还会增加他人的等待时间,所以有的日本厕所会张贴“禁止饮食”的标签。日本人天性里的精细和专注,和对厕所的依恋一结合,便造就出对马桶升级换代犹如“螺狮壳里做道场”般孜孜以求的热情。

在日本,不光是厕所具有私密性高、功能性强的特点,拉面馆里专为一个人吃饭设计的小隔板间,便利店里可以解决一日三餐的面壁座位,这里面的每个人表面精致又慎独,却难以掩饰人与人之间的几分疏离,所有这些,构成宁静、魔幻、迷惘的日本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