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现在初中与高中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吗,特别是关于处对象和青春期的课题?你觉得有必要吗?

平凡93568


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完,开家长会,学校先让校心理老师给家长上课,教家长怎么和孩子相处。心理老师说,往年高二,高三才有的严重焦虑症,今年高一就有了,有的孩子晚上睡不着,成把成把的掉头发


落亭—77


非常有必要。

现在初高中学生现在心理问题在逐年增多。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或情感问题导致自闭,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因为眼界和心理都还不成熟,会放大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就在两个月前我之前所在学校的一名高一新生因为老师没收新买的手机跳楼自杀,后来才知道他患有抑郁症;去年我的一名学生因感情问题导致抑郁,幸好他及时意识到,并配合药物和心理治疗,现已痊愈并考上大学;也是在去年一高二学生患有自闭症,因上课玩手机被勒令回家反省,在家喝药自杀。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例,我在想如果学校都配有心理咨询老师,让他们能够找一个倾诉的对象亦或知道有人关心着他,会不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小金老师ah


非常有必要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开设心理辅导课很有必要,希望我的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其一,其实早在国外就早已经把心理辅导课加入课程表了,最近哈佛大学里面的幸福课,也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所以我国教育部发现了我国缺少这方面的教育也逐渐开设,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夏威夷大学,进行了对中小学生大规模的调查,其中27%的学生心理有疾病,您说该不该重视


其二,先来看个例子

“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静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她说:“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还不如死了算了。”

可以看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还不够,且处于加压情绪,您说学得好吗,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见让孩子开心的去学是很重要的,自主学习往往比被迫学习好,并且他还注意到了面子问题,家长对他的要求可能很高,所以最好也给家长多聊一些


其三,况且这是有规定的

各中小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教育厅文件要求,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开足、开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保证心理辅导活动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如选修课、班会课)中安排,每班每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少于2课时。

小结一下,很有必要


佚莫


我感觉很有必要,初中的孩子特别是初二以后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上辅导课的:

1.初中、高中的孩子虽然有了一些自己想法,但是这种思想有很大片面性和局限性,然而他们自己有的还不知道,还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家长又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这些决定了孩子需要有沟通的渠道,所以就非常有必要心理课,让孩子知道如何沟通,如何宣泄。

2.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一般都学校和家长都绝对不会允许孩子去谈恋爱的,怎么处理这份情感,专业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些不想和别人说的,或者不好意思说的,都可以让专业的心理老师来解决,让孩子知道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指导孩子去处理这些问题,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这样孩子就可以平静的度过这个难关。

3.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者抑郁,家长和老师不够专业,一味的讲道理,走不进孩子的内心,说的再多也没有效果,有时候可能还适得其反,因而非常有必要让专业的心理老师来帮助孩子。

总之,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鑫灵


初中和高中每个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也有相应的心理辅导教师。就是专门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当学生心理有压力或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找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跟我们往往想的不一样。

第一,大部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成立,只是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担任心理辅导的老师,其实还是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

上次我们学校不会有专门的心理老师来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只会让一些有心理学证书的老师兼职。一般情况下,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个案也是极其少的。出于学校领导的考虑也不会让你闲着。每个老师都有一定的工作量,如果工作量不满是没有办法进行职称考核的。仅仅担任心理辅导师肯定是不满工作量的,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往往都是有有资质的任课老师进行兼任。


第二,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最先发现孩子问题的应该是父母或班主任!

在家孩子的成长靠父母,在学校主要靠班主任的管理!因为长期接触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活动,班主任老师都比较了解。孩子在什么年龄,遇到哪些困惑?哪些问题?班主任是最先在学校能够感觉到孩子的问题。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老师除了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进行谈话沟通以外,还会通知家长通过加强合作来努力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就是半个心理老师啊!每次和学生的沟通谈话都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理辅导。


第三,初高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关键时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01

初中的孩子处于青春期。 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育,还有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往往要承受来自各方的打击。

如我们近期在网络上看到的有孩子没有写完假期作业,被老师批评以后跳楼自杀的。和父母关系不好,母亲生了二胎以后,孩子受到冷落以后受不了打击自杀的!还有被老师没收手机后和老师发生矛盾的……

所有的这些都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迷茫,无措中指明方向,解除焦虑非常有必要。


02

对性的敏感,冲动,好奇,往往让孩子在爱情中迷失自我犯下错误。

八九十年代在中学进行谈恋爱都不好意思。到了现在小学生都已经有开始谈恋爱的了,更别说初中生和高中生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开放和对性知识的普及,很多孩子在对异性产生好感后,产生和异性交往的冲动后,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犯下错误。初中生和高中生发生性关系的越来越多。因此对孩子在恋爱之时进行心理引导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心理咨询师是具有一定专业资质的,有的时候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班主任老师和父母并不能代劳。

当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不及时解决啊,那后果就比较严重了,甚至有可能失去生命。班主任和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活动有的时候能够抓住孩子的反应特征,但是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介入进行治疗!学校配备特定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就很有必要了,在关键时刻可能就能起到挽救一个人生命或人生的作用。


结语:

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只看成绩,要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观察孩子的内心活动是否健康,是否积极!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处理。因为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可估摸的作用。


中学教之道


有必要给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

这些东西是必然要讲给孩子的,一方面由于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各种纸媒、电视和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使孩子提前早熟。第二方面: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成长规律和网络等信息令孩子好奇心驱使。所以这些话题孩子总要有一个从某个渠道得到了解。与其这样,不如通过家长或者学校给予孩子正确的青春期认识(通过学校、老师或者家长传递给孩子的基本都是最安全健康的,家长不懂得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书籍或者值得信任的朋友讲给孩子听)。

首先,父母对待孩子们上心理辅导课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上心理辅导课不是孩子有病,而是帮助孩子疏解心理的疑问和对这个年龄段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会使问题堆积,或者由于好奇或者别人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使家长感到后悔莫及的事情以及造成承担不必要的后果。

其次,父母对于孩子青春期的话题和处对象的担心要正确面对。对于这时会遇到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孩子提前了解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一方面孩子走进异性是一个健康生命的自然所需之外,另一方是她在父母身上得不到内心情感滋润的缺失。所以,做父母的要审视自己,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爱。

最后,父母要多关心、倾听、陪伴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与你无话不谈,以便于你掌握孩子这时的心理状态与发展状况。让她知道和你谈论任何事情都没关系,父母会为她提供真实有益的信息。有了这些正确的信息,她就能够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你如何说,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育儿有导


目前我们小县城还没有针对初高生的心里辅导课。我个人觉得很有必要,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有专门的辅导老师一方面可以减轻心里负担给于正确的指导。二来他们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发育期由于好奇心没有正确辅导导致不好的后果。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还远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重视,落实起来还是要很长一段时间!



百味美食186




独奏曲666


我觉得是相当有必要的,教育部门要求现在每个学校都要自己的心理辅导室,这也是国家对学生心理重视的一个表现。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善,性格观点难免偏颇,这会直接影响到与家人的沟通造成叛逆,与异性同学的相处方面出现早恋,还有自己的学业方面。

而上述的几个问题,任课老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很难去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心理,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去架起跟孩子沟通的桥梁。





光头老爸的教育


关于交友,是这个时期孩子内心最迫切的社会关系建立阶段。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早恋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如果学校和家长处理不好,孩子就会逆反。

在这个阶段,心理辅导的重点应当是青春期教育和人际交往问题引导。这两个课题的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应当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同学之间的交往,让他们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友情,避免发生性接触和过度地坠入性幻想的恶劣生理需求中,要正确地看待生理更象,正确地处理好对异性同学的人际交往。尤其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出现变化多样的班级管理,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同学观念已经不再和以前那样牢固,学生的同学关系在淡化,但孩子对异性朋友和同学的交往就会出现一种淡漠,而性吸引和性幻想逐渐增强,这样性教育就更加重要,尤其是女生,性教育与生理教育更为重要,家长要引起重视。

对于内向型孩子,要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社会交往,要学会接触同学,构建一种良好的同学感情,如果缺乏关爱,他们根本不会交际,在严格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会散失交往能力,虽然学习成绩非常好,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却逐渐淡化,这样人格的健全就会缺失,心理教育就必须引导他们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交往的关系。不然他们会生产管理抑郁,甚至会封闭自我,那样他们的内心就会更加痛苦,人生将会出现扭曲人格。

所以说,要健全中学生的人格,不仅要在生理上关心他们,更要在人格健全上帮助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