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晴雯被撵时为什么一反常态,显得那么“逆来顺受”?这不科学啊

晴雯是宝玉房中最美丽的丫头,也是最有个性的一个。按照袭人的话来说,晴雯乃是宝玉心中第一等的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袭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必定是是酸溜溜的。

袭人确实有嫉妒晴雯的理由。晴雯原来是老太太房里的丫头,长得漂亮,针线活也好,千伶百俐,是老太太欣赏的类型。老太太打算把这个俏丫头给孙子宝玉做个房里人,因为两个人都小,也就没说破,只是把晴雯派到了宝玉的房里服侍。虽然这个计划没有明着说出来,但是旁人也看得明白,只是都没有点破。晴雯那么聪明,更是不可能不知道老太太的这个打算。

晴雯被撵时为什么一反常态,显得那么“逆来顺受”?这不科学啊

晴雯始终相信,自己将来是要留在宝玉身边的,是可以和宝玉长长远远的厮守在一处的。她喜欢宝玉,愿意和宝玉长相厮守。

但是,晴雯不会像袭人、碧痕那样,靠和宝玉有肌肤之亲来上位。她愿意等到老太太正式开口,让她做宝玉的妾室的时候,再和宝玉在一起。虽然宝玉有意无意的挑逗过她好几次,晴雯都没有做出不合规矩、礼法的事。

可是,在王夫人抄捡大观园的时候,第一个就把病的起不来炕、几天水米不打牙的晴雯拖起来,赶出了大观园。理由竟然是:狐心媚意、勾引宝玉。

多可笑!真正勾引宝玉、和宝玉“偷试”的袭人没事,伺候宝玉洗澡、洗到床上去的碧痕没事,反倒是从不和宝玉“鬼鬼祟祟”的晴雯被赶走了。

赶走就赶走,还给人家清清白白的姑娘头上结结实实的扣了一盆子脏水,这是人干的事儿?

晴雯被撵时为什么一反常态,显得那么“逆来顺受”?这不科学啊

这晴雯是出了名的“暴炭”,点火就着的脾气,更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儿。照说,这次被冤枉了,还面临被裁员的命运,就算不像赵姨娘那样撒泼、撒赖大闹一场,怎么着也得向喜欢自己的宝玉、老太太诉诉委屈、求求情吧?可是,晴雯什么都没有做,就任由着王夫人把自己赶走了。回到表哥家没几天,可怜的晴雯就死了。

那么,晴雯为什么不向宝玉和老太太求救,为自己争取一个留下来的机会呢?思来想去,大概是因为这几点原因,使晴雯放弃了求救吧。

一、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晴雯没有机会求救

我们知道,王夫人查抄大观园的起因是那只闯祸的绣香囊。傻大姐捡到了这个儿童不宜的东西,还是在小姐们居住的大观园。这件事情本身就令王夫人恐惧、震惊。如果这件事被外人知道,整个贾府的名声就完了。

又因为这个绣香囊是邢夫人派人送过来的,大有兴师问罪的架势。王夫人又羞、又气。她觉得这是大房在嘲笑、羞辱她们二房,是在笑话他们二房管家不严。所以,羞愤之下,王夫人做出了抄捡大观园的决定。

这次抄捡行动快捷迅猛、雷厉风行,别说晴雯这些丫头不知道,就是宝钗、探春黛玉这些小姐都不知道。所以,晴雯根本没有机会求救。

晴雯被撵时为什么一反常态,显得那么“逆来顺受”?这不科学啊

二、“靠山”不靠谱,“后台”也早倒了

晴雯在怡红院里一直养尊处优,享受着“副小姐”一样的待遇。那是因为宝玉一直在宠着她。可是,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在家里是没有真正的权力和地位的。按照封建礼教的规矩,他不敢、也不能忤逆王夫人。面对心爱之人的被逐,宝玉是连一句求情的话也不敢说的。再说,就王夫人那个倔脾气,宝玉纵使说了也肯定不管用。

金钏儿当年被王夫人打骂赶走的时候,宝玉不是一句话都没说,撒腿就跑了吗?虽然这事儿,没有人提起来,不过,以晴雯的聪明劲儿,八成儿她早猜着了。

晴雯爱宝玉,知道他懦弱,胆子小,不敢承担责任,她也就不想给他添麻烦、添烦恼了。明知道他办不到,何苦难为他呢?

老太太那边呢?如果晴雯向老太太求救,能免于厄运吗?

也是否定的答案啊。先不说,晴雯自己病的七荤八素,动弹不得,不能亲自去向老太太求救。就算她去了,或者打发一个好姐妹去了,和老太太说了这件事,老太太就能做主留下她吗?

晴雯被撵时为什么一反常态,显得那么“逆来顺受”?这不科学啊

老太太喜欢晴雯不假,可是,再好,她也就是一个丫头。老太太那么睿智、有大局观的人怎么会为了一个丫头公开与自己的儿媳妇唱反调呢?

再说了,晴雯的“后台”老太太其实早就不管家事了。虽然表面上她是家里的老封君,人人尊敬她,可实际上她早就没有了实权。否则,宝黛的婚事她又怎么会一拖再拖、不敢贸然挑明?她就是怕说出来被王夫人一票否决了呀,含糊着可能还有机会,直接否决了就不好再提了。

所以,无论是求宝玉、还是求老太太都是没希望的,晴雯索性都不去求了

三、晴雯个性强,这次的“逆来顺受”,其实更是一种反抗

晴雯性格是那种宁折勿弯的类型,她高傲,单纯,明媚、阳光。她对王夫人说的“狐媚子”、“勾引人”,本身就十分反感。其实就算打死她,她都不会去勾引宝玉的。

糊涂的王夫人却把这一盆脏水泼到了这个怡红院最高洁的丫头的身上。那些平时嫉恨晴雯的丫头、婆子们趁了愿,觉得总算是赶走了“祸害”,她们大概都在等着看晴雯狼狈的样子。可是,晴雯偏不让她们得意。

晴雯被撵时为什么一反常态,显得那么“逆来顺受”?这不科学啊

不是怀疑我勾引公子吗?好,我就勾引了,怎么着?她临死前和宝玉换了内衣,又把指甲咬下来,送给宝玉。还嘱咐他,不必背着人,就是要叫她们知道。狐狸精就狐狸精,我晴雯认了,气死你们!

晴雯这一反常态的“逆来顺受”其实是她另类的反抗,是她对以王夫人为代表的龌龊的封建势力的挑战与宣言。

结语:晴雯无辜被撵、最后惨死,是作者对无情的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控诉。晴雯一向被认为是黛玉的影子,晴雯蒙冤而死,大概也映射了黛玉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