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

yuepinwu


学写诗和学习任何事物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 坚持每日读诗

古语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读诗便要作诗,还要作出很有意境的诗,便似根基未牢就要垒起几十层高楼,有点好高骛远了。《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就写得极为精彩,需得仔细看看。学诗要选好“老师”,如陆游等气豪之人,不为笔墨所缚,信手拈来,常有佳句而无佳篇,如我等初学之人,还当以杜甫王维为宗。

  • 掌握古诗的韵律要求

古诗,尤其是近体诗,对韵律有严格的要求。大家经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对七绝七律的平仄要求,意思为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二四六字平仄必须分明。当然这并不全面,还有一些禁忌,如“忌三平”“忌孤平”,可以深入学习一下。然后就是韵脚了,我等初学之人可以查韵书作诗,常用的是《词林正韵》《中华新韵》,作好以后可以在一些诗词网站上检测,如吾爱诗词网等,只有韵律合乎要求,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 写好诗的内容

前面说起来只能算怎样写古诗,怎么写出有意境的诗就靠诗的内容了,这才是一首诗的灵魂,在于一个人的日常积累,才气天分。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好诗皆出自真情流露,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好诗首先要做到的是情景交融。我们读《枫桥夜泊》《宿建德江》,从景色中就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感同身受。

要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夸张比喻,这方面李白是圣手。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如拟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还有用典,设问,互文,借代等,用好修辞手法,能够给诗增色不少。其中用典是比较难的。需要多读历史诗文增加积累,可以找专门的典故大全学习一下。

写景之时,需注意大景要粗,小景要细。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宛如一幅苍劲的水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用细腻的笔触临下一瞬间的美。

有意境,须要有诗意,就要选好意象。高楼林立,汽车轰鸣,这些太现代的景物入诗,就很难有意境,毕竟太喧嚣。想要有意境,还是需要杏花微雨,清酒江南。

结句要留有余味。以景结尾最好,宋诗爱说理,就比唐诗档次低。有味的结句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见,希望和大家共勉,一同进步。


风野七


问题: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


前言

回答的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为虚,代表内心的情感;境为实,是客观存在的景物。简单说一个是情,一个是景,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就是意境。

那么如何写出有意境的诗词呢?无非是把情写好,把景写好,把情景结合写好。

一、景

写景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意象,意象的选择必须围绕主题,例如写离别多见到柳、酒、歌、笛等等, 例如:

折柳飞花风满楼,春寒带雨似穷秋。劝君莫唱阳关曲,曲尽无人不泪流。....杨柳东风日日春,明朝俱是异乡人。鹧鸪声里斜阳外,一客潇湘一客秦。

写边塞诗常见雪、山、河、沙、漠、角、兵等等。例如:

苍茫白雪覆狼山,无限春风隔玉关。大漠长河旗半卷,谯楼画角月如环。.......夜来风雪满关山,画角声悲铁甲寒。帐下老兵夸定远,解衣指点旧刀瘢。

根据情感线索安排,对景物进行有效组合,就形成意境,

二、情

1、诗人写情,有的是直接抒情,例如: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有通过景物来暗示情感: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白雪、青冢、黄河、黑山,这八个景物组合起来,是一幅边疆的肃杀图画,加以岁岁朝朝,体现了驻守边关的将士的心情。

客观的景物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月的组合有秋月、有春月、有夜月、有圆月、有缺月、明月,不同的月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物象就是意象,王国维说过: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

选择什么样的意象,往往代表了什么样的情感。

3、 情景相互交融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结束语

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

先确定主题,再选择相应的意象,围绕主题组合意象。以绝句为例,常见的形式是前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第四句以情结束或以景结束,例如:

翻飞白鹭下芦湾,柳渡秋风横钓船。睡起渔翁先一笑,此身与世不相关。.......红花落尽绿荫繁,百啭千声啼正欢。忆得当时纳兰句,樱桃的是鸟衔残。

诗词的章法变化很多,例如绝句,王士祯就总结了十二法。不过无论如何变化,无非情景二字。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如何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

我们先来审查一下题目想要达到的目的。

从题目可以看出来,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很有意境”,一个是“古体诗词”。


先说“很有意境”。“意境”,分为两部分:“意”和“境”。所谓“意”,就是一个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所谓“境”,就是一个作品所使用的、或曰所描写的景物或环境。“意”是作品的主题或曰中心思想,“境”是用来反映你的主题或曰中心思想的材料。那么,很有意境呢?就是你的“景”用得好,所以能够很好地反映你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很有意境”的诗词,肯定就是好诗词。

接着,我们来说“古体诗词”。不知道提问的朋友说的古体诗词是指哪种诗词,但我来一个臆测,他所说的“古体诗词”就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诗体。因为那时还没有提倡新文化。只有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岀现今天的现代诗。

回到题目上,如何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呢?现在,我们把顺序倒过来进行讨论。

先说写“古体诗词”。要写“古体诗词”,就要掌握古体诗词的规矩。比如写格律诗词,就必须掌握平仄、粘连、对仗、押韵、以及起承转合等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且要尽可能地熟练之。如果又想要学习写作格律诗词,又对格律知识在感情上格格不入,是学不好格律诗词的。如果不想学习写格律诗词,那么,也可以学习写古诗、古风类的诗。这个讲究不是太多,只要押韵即可。当然写任何体裁的作品,起承转合都是必须要的。还有什么乐府体,骚体等等,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很有意境”。“很有意境”,就是既有情又有境。

只有“情”和“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的程度,才是一首好诗。以前的评诗者说,唐人的诗重于景,我看没错。一首诗,似乎全是景,没有表达什么情。其实情就在景中。这个就叫做“㝢情于景”。举个例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少陵的《绝句》,四句诗全是景,但是,诗人行将远行的思想情绪就隐藏在诗句之中,所谓㝢情于景是也。

又是过去的诗评者说的,宋人的诗偏于议论。我看也是。我们又举一例来说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全诗四句,只有第一句似乎是在写景,其实也是在议论,其他三句都是在议论。就是说,诗是在讲一个道理,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要听不同的意见,不能孤陋寡闻还刚愎自用。这是一个道理,也是一种感情。所以这种方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可以叫做“借景论事”。



我们是现代人。我们的情怀也许与古人不同,所以不一定要追求什么古意。相反,文学作品是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只有多读书、多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体诗词”来。

20190912


用户60397079085


对于古诗词的意境,其实是一种文学审美的观念,传统古诗词中一直以来都是看重“风骨”和“格调”的,意境一说出现的时间不长,似是静安先生《人间词话》之后,此说才渐渐为人所共知并产生影响。

故此,意境无外乎“意”和“境”,境是说情境,是客观,是眼前呈现的画面;意是思想,是主观,是心中思考的感受。综合而言,意境是言已尽而意未足,描景绘物于眼前,而不尽之意皆在言外。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学所追求的天然的余味。正如后人评价王维的诗所说的“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要想写出写出富有意境的古体诗词,需要具备一些基本功:

第一,要懂得诗词格律。格律是诗词的基础,古人学习格律,因为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现在学汉语要先学拼音,学英语要先学字母和音标一样。学习格律并不是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格律来写诗词,但是我们要从中学到格律的内涵,就是音韵和对仗之美。

第二,要多读多看多思。写作古诗词不能闭门造车,“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落笔写诗词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泛泛。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的景致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这些都离不开平素的积累。比如说看到南山菊花,就想到隐逸潇洒;看到长河落日,就想到豁达豪迈,看到轻风细雨,就想到爱恨离愁等等。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但是都能写出蕴涵意境的佳句。所以要学会联想,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第三,要活用表现手法。诗三百中有六义一说,而赋比兴正是我们写作诗词的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有了感悟,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效果会比我们平铺直叙的大白话显得更有意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要写好古体诗词,并表现出不一样的意境,需要我们用寻找美的眼睛来观察生活,要饱含真挚的情感、灵活运用形象化的表现,才能产生意余言外的浓郁意境。


言闲语还碎


写诗必须有不俗的意境,其实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必须有意境,意境越深越美,其越就有诗趣诗味。

什么是诗的意境?意境就是不可捉摸不可言说的,但可意味的精神境界,诗的意境就是空、雅、灵、奇、新、美等六个字的高度统一。

怎样写出诗的意境?

一要定调“空、雅、灵、奇、新、美”。一旦定好调,那么场景安排,用字用词,段落结构等就要高度一致。不可相互败坏。

二要思想上“空、雅、灵、奇、新、美”。思想是诗的灵魂,必须高度重视。

三要主题上的“空、雅、灵、奇、新、美”。主题就一个,不要多主题写作,但可用多个分题来突出主题。

四要场景的“空、雅、灵、奇、新、美”。一首诗,必须是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场景。

五要用字词的“空、雅、灵、奇、新、美”。诗是文字艺术,只有字词用好了,才能达到诗的效果。

六要结构的“空、雅、灵、奇、新、美”。诗的结构,非常重要,好结构才能突出整体美。

总之,写诗水平要长期热爱诗,多读多写,自然就写出好诗了。

(蒋荣清,2019.9.10)



学林金喜鹊


第一,必须要按传统古诗平仄谱。第二,必须要有生活亲历与感受。第三,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思想。第四,必须要突出作者情感色彩。

写古诗,决不是用整齐工整的句式,像写日记似的反映一件事情或某个现象就得了。它相当于影视剧中一个定格,艺术摄影中的一种画面……使人产生联想,如临其境,深受感动。所以,想写出唯美意境,必须要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和诗外功。比如,多读散文、诗词,多观摩戏曲演唱,多听影视歌曲等。还要经常去野外采风,像演员那样深入生活……闭门造车、凭空捏造是写不出来好诗的。

诗为心画,触景生情……

△图为本人自作五言句并书写
,请方家斧正

关于诗词格律问题,尽量避免犯孤平、孤仄这样的硬伤。实在是因文学水平有限,无奈之下,先写好放在那儿,再仔细斟酌。只要是读着通顺,并能反映出作者或诗中主角的意愿,也无伤大雅。

闲暇之余撰写几首小诗,情随事迁,盎然自足……
△图为本人自作五言句并书写,请方家斧正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一、古体诗词,是指中国传统的、流行了一千多年的旧体诗词。在唐代诗又被划分为古体诗(包括乐府诗、五古、七古、杂言)和近体诗(即格律诗,包括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两大类。唐代产生、宋代兴盛并达到高峰的词(有格式的长短句)和元代盛行的曲词,也是古体诗词的组成部分。

二、意境,指诗词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由词语或意象构成的内容境界。意境是个重要的概念,受到历代诗人和诗评家的高度重视。大多数好诗词,都是通过其美妙的意境,来感染和影响读者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有较多论述,可惜主要谈词。

三、怎样写出有意境的古体诗词?这是重要问题,但难回答。很多专家学者形成了理论体系,但未必都能指导创作即“写出好诗词”。诗人或词人有创作经验体会,但又不一定能说得系统、透彻。就本人12年的创作体会,在当代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提高起点。要加强学习,大量地阅读、研究、感悟前人和其他人的佳作。有了艰实的古典诗词基本基础、功底,并且多加模仿、创作,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情感体验)准确地、巧妙地表达出来。

2.提升境界。诗人须眼界宽广,思想高尚,有独特体验,情感真挚,奋发向上,有美好理想或向往,新颖脱俗(而非陈词滥调)。好的诗词均以内容胜,让人读后有较深的印象。

3.意象选择。选取今人仍可接受的意象,因为读者为今人,尽管多数具备古诗词常识或积淀。古为今用,选用那些古人创造的、今人也能接受的意象。少用生僻的典故,少作注释。如写成古人才懂的诗,那对读者来讲还不如直接读古诗好了。

4.意境构建。力求整体统一、情景交融、一以贯之、一气呵成。多学习、体会初盛唐和白居易等的古体诗中的“气”。

5.表达方式。合理运用铺陈(赋)、比喻、起兴、对仗、对比、拟人、拟物、用典、化用、排比、夸张、象征、列锦、憧憬、时空变化等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修辞手法。

6.运用语言。尽量使用典雅、流畅、自然,尽量用现代人易懂的语词即“活语言”。

7.注重提练。要学习杜甫,认真重视写诗词,常推敲、修改,造出好句、妙句、核心字句(诗眼),重视炼意、炼句、练字。诗是改出来的,“诗求一字安”。

8.遵守格律。近体诗和词,格律一定要严谨,要遵守音韵规则,少犯“忌”(如押韵八忌、三平尾、四平头等),以将声律上的美感发挥到极致。真正好的作品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萧园诗词观点散见于拙作《诗词吟》40首、《萧园诗话》等。)

以下三图为王子居《发现唐诗之美》截图,萧园深受启发,特此致谢。

合福高铁旌德站的萧园作品《故乡吟旌德歌》

萧园大学时期作品,发表于《班刊》


传统旧体诗词探索萧园


诗意境需要训练,揣摩,更需要灵感。

比如传统名对

群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

意境是山高,孤独

但是,

拜其下,卧此中,在我看来,都是平平,意境不高。

如何改一下,使其意境高一些,我改一下

群山拜脚下,孤云卧怀中

这样意境就好多了

我们可以补两句,使其成为绝句

群山拜脚下

孤云卧怀中

重赏求一败

谁人敢与争

再比如,【琴簧汗舞】出句:天上一轮月,对句:人间万盏灯!

出句和对句都不错,就感觉意境不高。

我引申一下:

天上秋夕月

人间夜未央

何人不尽兴

权贵最疯狂

通过秋夕月,就不仅仅表现为月,还能表现月圆,团员。这样,就进一步铺垫,人们为什么庆幸,拜月。夜未央,间接表现灯火通明,还能表现人的兴奋和热闹,不是白昼,胜似白昼。

月到最好时,夜到正好时,富贵当权时,恰是慎独时。这样,内涵就丰富了。


秩和律师147753


打两个比方。

我们在看电影时,当一个性感美女出场时,经常不给她一个直接镜头,先是车子停下,然后车门一开,露出一截大长腿,然后是腰肢一握,再后是波澜起伏,再后是天鹅颈,好不容易等到可以看脸了,却还偏偏戴个帽子,你只能看到她的琼鼻和樱唇。

她一定很美!哪怕我们没有看到她的全貌!

我们在追男孩子或女孩子的时候,最动人最动心的时候并不是对方说我答应做你女朋友或男朋友的一瞬间,而是在这一瞬间之前的含情脉脉,这一瞬间之前的欲语还休,欲拒还迎。

确切之前的不确切才是最美的!这种不清楚,不明白,不通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意境!

所以,写出意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别人看到全貌,只写一半,最多一半,剩下的那一半让读者去猜,去痒,却抓耳挠腮,去考据,去探究,去魂牵梦萦。

对于男人而言,薄纱的女人最性感。

对于女人而言,冷酷的男人最魅力。

对于读者而言,看懂一半的诗最意境!

古人的咏物诗中很少出现这个物的名字或名称就是侧面的证据,而在乐府之后表达我爱你都要含蓄得找不到北,不说情,不说爱,这些爱情变成了落花,春雨,小楼,残灯,燕子,红笺。

在诗歌里很少说我思念某某个女子,只说这个女子如何思念我,看归舟,打黄莺,望月亮,赋菊花。然后说瘦损,说带减,说沈醉,说无眠,说多谢天上月,此时不忍圆。

所以,创作诗词,控制自己最多只表达一半,便算摸得着意境的门槛了!

这个过程叫做构思,现在叫创意!

当然,这都必须有一个前提。

用韵,平仄,对偶,拗救,用典,在这些基础常识都会的情况下,构思就便成了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对于初学者,对于我们,技巧是唯一应当考虑的部分,情感排在最后!

我爱梅花,陆游也爱梅花,我对梅花的感情不比陆游差多少,甚至还要强上几分,可是如果同样写一首《卜算子》来比赛,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知道我不可能是放翁的对手。

那么,假如陆游不喜欢梅花呢?写梅花,我同样不是他的对手,一亿个我也是枉然。

所以,请记住,创作诗词,对于我们来说,情感一点儿用都没有!

再说开始打的那两个比方

如果那个美女一下车就是全脸,无数人会说,不过如此!

如果你看到心仪的女子或男子,直接上去说,我们搞对象吧!

我晕!


亦有所思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题主的提问:

‖狭义的说,古体诗是指唐朝确立的“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之前,所有的诗歌。包括歌、行、吟等形式的四言、五言、七言(也有部分六言的)杂言诗统称古体诗2也叫古诗或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例如:《诗经》、《古诗十九首》、李白的《行路难》。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格律的要求运用方面。】

广义的讲,古体诗词,从现代人的普通认知来说,是指“五四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之前所有的诗词作品,既包括古风,近体诗,当然也包括宋词和元曲。

这两种情况,简单而概括的说,各种古诗词,只是不同游戏规则下的文字排列,古风 、近体诗、 宋词等都是依照自身规矩,进行的不同的文字组合。这样的规则,即格律要求,是创作各种古体诗词的主要区别和先决条件,不然就不是古诗词了,至多是古汉语运用下的散文了。格律的学习其实不难,世上无难事,凡事都怕认真二字。



接下来我们在说说提问中的另一个方面:意境。意境也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1、作者运用文字描摹状写出来的物象为“境”,借助“境”来表达的情绪、意识、思想等主观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内容叫做“意”,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意境”。即作者创造的意境。

2、读者通过作品文字的表达,在内心形成的景象,物象叫做“境”;作品给读者带来的情绪波动,情感共鸣,意志激发等心理活动叫做“意”,二者结合统一为“意境”。即读者获得的意境。



搞清了这两个问题,接下来结合提问:怎样才能写出很有意境的古诗词?来具体作答。

第一、广泛的学习古人的作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意境并不是古诗词的专利,其他体裁的作品,同样有很美的意境营造,是完全可以化用到古诗词的写作当中的。诗词歌赋曲,经史子集书,都可以为我们的诗词创作提供大量的借鉴和帮助。

第二、若要写好古诗词,必须了解古诗词的行文规则即格律。平仄、音韵、对仗等等这些古诗词的特有规则,都是实现古诗词优美意境的重要构件,更是古诗词独特的构境造意的必然方式和技术手段。没有一定形式规范下的美是涣散的,缺乏力度的。

第三、学习并准确的运用“诗家语”,这一点对诗词意境的构建,是起决定作用的。比如:写送别大多会用到折柳、长亭、古道等物象;游子思乡多会写月亮;怀古凭吊多会写到登高等等,这都是与营造意境密切相关的诗词用语。大家可以通过更多的阅读鉴赏古人的作品来仔细的体会和揣摩,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诗词创作当中。



第四、写古诗词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可以把对格律的学习和诗词的鉴赏结合到一起,在鉴赏活动中,逐步掌握格律的运用。可以从创作格律宽泛的古风开始;平时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对联的应对练习,加强诗词中对仗的练习和运用。接下来在对格律的不断掌握运用中,再进入到格律诗的七律、五律的习作,进一步学习音韵知识再进行填词练习。

第五、回归本真。当知识积累和写作方法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反而容易被格律局限了思想和激情,这也是大多数作者都会遇到的瓶颈。这时,只有很好的保持创作的初心,即被外界事物感动时最初那一刻的创作冲动,才不至于因为过度在乎格律而被冲淡了创作热情,这才是写出很好意境的源泉,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要想写出很好意境的古诗词,必须内心保持热情,坚持耐心学习,同爱好一致的朋友们交流,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多写多改,宁可一年写一首像样的作品,也绝不一天写几首蹩脚的作品,粗制滥造的任何东西,都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

最后,即兴拙作一联,与各位师友同道共勉:

璞玉精雕成美玉

浑金久炼见真金

老芦手打于己亥中秋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