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研究生毕业一般怎样找工作,是导师推荐吗?

张周韩


毕业季,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在找工作,但是一般都怎样找工作呢?你的导师会给你推荐吗?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生毕业找工作,还是和本科时基本相同,也是去参加学校里的双选会,和一些企业来学校做的宣讲会。然后根据自己的一些预期去做一些了解,然后投简历、面试。而导师会不会推荐,这就要取决于你的成绩和你和你导师的关系。现在大多数的高校里的老师都是十分看重自己的名声的,如果他推荐你,而你没有与之相关的能力,一般导师就不会去给你推荐工作。

其实对于找工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找工作和找对象一样,你是找有成长空间的“成长股”还是容易赚钱的“绩优股”?

既然做高科技,我建议大家努力去做成长股,因为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成长时期。

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几乎都是成长股,越是初创的企业越是有很多学习和进步的空间。

今天的“苦”都是未来的资本;选择高薪而无挑战性的工作,如同妙龄少女嫁给一个80岁的老富翁。

今天的甜就是明天的“苦”。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拿自己的青春去创造自己的明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没谱儿。

2.

是不是读博士?

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

有些同学很爱钻研适合做研究,那就读,而且要读好。

选择有新意的研究方向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

做出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样无论将来做什么,都会是一笔财富。

如果不是很想做研究,仅仅是为了获得学位,我建议不要浪费时间,五年的青春时光可以做很多事。

不妨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寻找一下感觉,真的找不到事情做再回来读书也不迟。

如果打算去企业发展,最好早点去,而且选择越是初创的公司对自己的锻炼就越大。

企业里是论功行赏的,学位只是桌子上的花瓶。

有则增加色彩,无也不伤大雅,更何况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最后都会被大学授予名誉学位。

而拥有学位的无用之士绝对不会被企业授予“名誉董事”,可见“是否真的对社会有贡献”是硬道理。


小君羊


研究生毕业怎么找工作?反正不是包分配。我以前在读研期间,总有很多家里的老人说我学历这么高,肯定要包分配才行,老是搞得我哑口无言、心里苦。

研究生找工作跟本科生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找以外,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得到导师的推荐的。

自己找工作是最主流的方式,主要包括投递简历-参与宣讲会-多轮面试等几个步骤。

投递简历,首先需要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或者应届生求职网上查询企业的招聘信息。前者一般会发布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的企业信息。

现场招聘的企业对学生可谓是“贴心服务”,参加宣讲会跟面试,学生都不需要担心距离问题。对于那些从大老远跑来找工作的外校学生,也仅需要租个房子,这种情况很常见的,有些外校的学生一租就是好几个月呢。

而网上招聘信息就跟应届生求职网差不多。缺点是如果学生在上面发现了“心动”的企业信息,可能还要大老远的跑到其他地方去参加宣讲会或者面试。往年为了找工作,坐飞机全国到处飞的学生可不少。

投递简历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任职要求、工作地点、薪酬福利等重要信息。

宣讲会,我个人认为参不参加都可以。可以不参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宣讲会很多,忙不过来啊;二是宣讲会实际就是企业的“吹嘘”大会,吹了半天可能也不会详细的讲讲薪酬福利、未来发展等重点;三是地点可能很远。

可以参加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有的企业往往会在宣讲会的时候收取纸质简历,当然,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有可能会收取成绩单、所获荣誉证书等材料,企业会据此进行简历的初次遴选;二是有可能会在宣讲会结束之后直接进行第一轮面试或考试。

所以,我认为该不该参加宣讲会,就是在网申的时候,重点关注一下宣讲会的地点、是否会收取重要材料、是否在会后直接面试等。当然,想去就去呗。

面试,这肯定是最重要的。最开始有个做考题的初试,有的企业是在网上进行,有的则是现场找个教室进行;有的是直接全考专业课,有的则是做心理测试、逻辑推理题等,有的则是全都有,但专业课会简单一些。

除了自己找以外,导师也可能会进行推荐,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大学教师地位很高,很多都跟外面的什么总裁啊、高管啊等“大佬”称兄道弟,并且他们的同学一般都是社会成功人士,所以优质的人脉资源甚广;二是很多大学教师都在各大企业里边担当技术顾问等职位,跟很多企业很熟;三是很多老师自己就有公司;四是研究生跟导师的关系一般很亲密,不乏“一师一生”的情况,交流机会很多,很多学生亲切的称呼导师为“老板”、或者学长学姐。

正是由于如此,性格豪爽的导师很有可能会给推荐工作,当然自己也必须达标够优秀才行,不然导师才不会贸然推荐你,万一以后砸了他的招牌怎么办喃?

导师推荐的工作一般不会差,虽然还是要经过网申、面试等过程,但大大增加了通过的机率。不过也不要总想着导师推荐,导师没有给学生推荐工作的义务,他们只有指导学习、指导论文的义务而已。

具体情况你了解了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讨论,方便的话点个关注,感谢~


四眼学长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本科生不一样,但就业形式却基本一致,不会因为学历高而享受特殊对待,如果说导师能给所带的研究生推荐工作,那本科生的老师也考研做到的,但事实上这个渠道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2018年我国研究生录取人数突破80万,比1978年增加了75倍。如此规模的硕博毕业生,在高期望值下如何实现顺利就业真的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学生本人除了选择好攻读的专业,还要脚踏实地的真正在专业领域内有所突破,否则毕业的时候还是很慌的。

接下来,我将以四川大学为例,为大家分析研究生就业渠道是如何拓宽的?

四川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就业率为96.5%,博士研究生的综合就业率为97%,这个数据实际上表现还很不错的,但实际拟就业和无就业意愿的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所以说现在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并不小。

在四川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中,最主要的渠道是院校两级组织的招聘信会,主要是要求世界500强以及国内500强企业到校园进行招聘,这个渠道占据了学生就业的52%,是最重要的渠道。

其次就是用人单位的自设渠道和招聘网站信息,这属于用人单位的自发组织招聘,占比也达到了28%。

第三个渠道可能就是题主所说的导师推荐了,这里我们可以将概念放大,包括校友,同学,导师,家人和朋友等,这个渠道有时候也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往往都可以通过推荐渠道去就业,这部分占到了12%。

其余的渠道,包括实习单位就业,校外招聘等,也是都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渠道,这部分占比不高,整体不超过10%。

所以,研究生找工作必须要和本科生一样,不要等待,不要依靠,踏实学好本领,主动迎接各种校园招聘,尝试不同的渠道去实现顺利就业。

你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语


推荐是费力不讨好,推荐一个差不多的单位,他觉得自己能去更好的。看看猎头一次收多少钱,导师一分钱也赚不到,学生也不感激


感知新模式


一般都是自己校园招聘。


博雅论坛


导师几乎不会给推荐工作,除非特殊情况。

我的导师在我们这一届,指导了6个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5个是自己找的工作,有1个是导师荐的工作。

大部分研究生都是自己找合适的工作。只有个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个别企业招不到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才给双方推荐。否则后期会比较尴尬。



一、研究生都能自己找到工作。

大部分研究生找工作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学校属于重点大学,毕业的时候来了很多合作企业。大部分研究生,参加完校园招聘的时候,都能找到工作。其余的部分主动去联系公司面试,也可以通过师兄师姐介绍,最后都能就业。

普通二本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也很好找工作,因为普通二本大学的研究生数量比较少,来学校招聘的合作企业优先招聘研究生,所以最后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我毕业的时候,通过参加校园招聘被一家央企录用,既能解决户口,并且待遇还挺高的。

有一次跟导师聊天儿,导师说认识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让你进入这家企业之后好好干,到时候帮我说一些好话。

我心想,我在找工作的时候你咋不给我说一下呢,估计他是有担心顾虑吧,怕我在企业里干不好。

二、导师推荐的工作,后期牵扯太多。

导师给推荐工作,会遇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研究生跳槽的时候,比较尴尬。

如果这个工作导师推荐的,那说明导师跟这个企业里边的负责人是同学或者朋友。

而研究生工作两三年之后,都会面临着跳槽问题,这时候就比较难办,如果跟单位儿相处的不好或者有矛盾,导师作为中间人,还要负责调解。

并且企业对导师也有意见,嫌弃没有给推荐,好的工作,所以导师推荐工作属于两边都不讨好。

♦第二个:研究生确实找不到工作之后,到时才给推荐,但推荐的单位儿往往都一般。

个别研究生找工作比较困难,比如说工程类的专业,女研究生找工作就比较困难。

我班的一个女生,毕业最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眼看就要毕业了,这时候导师就不能不管了,给推荐了一份工作。但是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工作很一般!

这个女生做这个工作也是临时过渡的,后来这个女生离职了,申请去国外读了博士。

像这种情况,导师就不会得罪两边,因为这个女生本来就不好找工作,要面临失业了,而导师帮忙了,所以会感激;对企业那边,由于薪资待遇一般,本来招人就比较困难,能解决了临时用人问题也挺好的。


牵牛花牵牛郎


一年一度的校招快要开始了,研究生找工作,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己网申



每一年的10月份开始,校招高峰时期。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等,就会发布一些岗位需求。如果有意去哪个单位,密切关注他们的招聘信息。

如智联招聘,高校人才网等等,都是比较靠谱的求职渠道。还有自己的校园网,也是一个重要渠道。

一些企业也会直接去跟高校的就业部门联系,给他们提供岗位信息。学生一般是网投简历,有的还会有心理测试等试题,随简历一起传达给用人单位。

投了简历后,不要干等着。一个星期左右,可以邮件或电话咨询情况,看看是否收到简历,是否有面试机会。

2、人脉资源推荐



我研究生毕业后,在一个学校工作了两年。后来女儿早产,觉得亏欠她,想要细心地照顾她,就全职带了她两年。在她刚刚满了两岁的第二天,前同事打电话来,给我说一个学校需要兼职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去。

就这样,先兼职一个学期,后转正,就在这个学校工作到现在。

你的朋友,同学,甚至是家里人,是你最坚实的人脉资源。有机会,就抓住。

3、导师推荐

导师社会资源多,本专业领域内,多多少少有推荐的机会。但导师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推荐的,毕竟,就业是双向选择的事情。

如果推荐的单位好,学生能力也很强,单位和学生都满意,那么皆大欢喜;

如果推荐的单位不好,学生会不会觉得导师低估自己的能力?如果推荐的学生不好,单位是不是吃了哑巴亏以后,就不会有新的机会了?

导师推荐研究生工作,对导师,单位,学生都有风险。但凡有点头脑的导师,不会轻易推荐。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先断了这个念想。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能力,在哪里都不愁。

自己网申,人脉资源,导师推荐,是研究生找工作最主要的三种途径。

您觉得呢?欢迎给出更多建议!


英语老师Minnie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019年9月,继本科新生开学后,部分学校的硕士新生开学有推迟一周。

上周,小西和团队一个硕士生沟通后,在征询他个人意愿后,让他参与到多团队合作的一个规划类课题。和基础研究不同,这类规划课题野外调研多,在校时间有限,但是出1-2篇校论文硕士毕业肯定没问题。

也许有朋友会质疑,派遣这样的学生出去给导师"打工"?

事实上并非如此。之前,也有考虑过辛苦,给予的助研津贴是其他学生的2倍,出外业也有180元/天的补贴(包吃住)。和他沟通时,也有兴趣出去走走。

同时,期间和地方单位、企业等交际多,真的非常有有利于日后求职。在他之前的一个类似的学生就留在省研究院工作(进去2年不到已拿到编制)。

硕士生和本科生不同,日常中借助导师的课题研究,有机会接触出不少单位和人。诚恳、踏实、肯干等品质很容易打动别人,争取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甚至说,导师是大牛的,企事业单位也希望借助你和导师"搭上线",维持良好的关系。

之前,小西还有一个师兄,是毕业后工作几年读博的。有了社会阅历,读博期间在团队的作用超过青年教师,直接给导师(课题组带头人)负责起2个课题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等。在课题合作中,认识不少人,毕业后借助这些资源自主创业,非常成功。

当然,不是每个硕士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完成导师的课题,大部分都是默默的完成一个小课题,发表1-2篇文章,深造读博或者直接求职工作。

在我身边,给自己硕士生推荐工作的导师不少,但是整体比例不高。毕竟,导师团队每年指导的硕士生不少,这类推荐工作一是看机遇,如一些单位主动要人;二是学生属于导师心仪的,每届约1-2人。

记得我研三时,长沙市的几个设计院、研究院开始都有尝试投递简历、面试,但是无奈关系不到位,均失败。比如一家研究院拒绝我的理由是我比同专业同学身高低2cm,我是178cm。后面我才知晓,他导师和环境所所长是同学,提前有电话沟通过。

之后,我签约的是老家江苏的一家设计院和长沙的中建五局。也许是缘分不到,后面考博成功,两家单位都没有去成,还赔付了江苏的设计院4000元的违约金。不过,我推荐了自己的同学过去,后面也有师弟师妹去这家设计院,挺好的单位。

聊我自己的经历就是想说,有合适的机会,不错的导师会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工作。比如,我们专业的一个教授2019年将自己的学生推荐到省环科院。

另外,也有些硕士生是幸福的烦扰,导师推荐的单位并非自己想去的。比如,之前有个硕士女生,她的导师将她推荐到一个大学做辅导员(校聘),待遇差不多是10-12万元/年。她不想去,又不太会拒绝,去工作2个月离职,让导师小尴尬。

如今,硕士生求职压力很大,哪怕是985大学毕业。不少企业近2年的发展并不好,出来校招时某专业招10人,一圈高校校招下来也许就收1-2人,更多的是宣讲会介绍和宣传。甚至,有些"不厚道"的单位大量招收应届毕业生,享受政府补贴或政策福利。

今年,有个毕业的小师妹,推荐她找导师帮忙,还不乐意。校招几个单位试下来,也就转变了心态,在导师的推荐下进了老家省会郑州的一个研究院,待遇和福利挺不错的。或者说,同届其他导师学生进入环保企业的,目前看起来真的不如她。

当然,除了校招、导师推荐,还有不少硕士生直接给企业投递简历。或者,是去其他学校参加校招,尤其是很多企业每个省就选择2-3所"双一流"院校做宣讲会,省内其他双非院校的学生只能主动出击。也许,有点不公,但是得无奈接受。

最后,还有一类硕士生读研就是为"混学历",家里早早就安排好了工作。甚至,刚上大一时,有些父母就有提前运作,确定好某些优质单位的编制,4年后刚好放出来。而当年招聘的其他人,也许得排队,缓1-2年拿到编制。相信不少人都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吧?

导师没有义务给硕士生推荐工作,是否能获得青睐,争取到类似的机会,就得看硕士三年能否让导师满意。导师帮忙推荐工作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肯定是最勤勉的。你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吗?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以下观点均为作者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校招季了!不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根据题目要求,今天笔者就来回答一下研究生找工作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找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第一是导师推荐。这一种方法对导师有一定要求。如果你的导师参加过一些公司的研发项目或者导师层次较高,那么他们可能会和一些公司有联系,这样经过你的导师的推荐,你就可以较为容易的进入公司。还有的是导师本身就有自己的公司,这样的话,你研究生阶段的实习可能就在导师的公司,如果表现好的话,就会被直接留在公司了。

第二是参加校招。校招分为秋招和春招。一般每年的10月到12月初是秋招,来年的3月到5月是春招。通常情况下秋招的企业的质量和数量都比春招好一点。校招的话比较看重学历要求,很多企业的招聘会会在当地的知名高校中举行,如985大学,211大学。这样来说就对同城的不太知名的高校的学生有所不公。

第三是参加社会招聘。如果你既不想去导师推荐的公司,又在校招里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社会招聘也是一种选择。这种招聘选择面广,公司条件也都参差不齐,通常还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还不错,也比较喜欢这份岗位,也是可以试一试。不过来回的路费和住宿基本都要自己解决。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选择工作,争取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线条10


原则上导师不会推荐,但是具体看导师。

如果导师自己有公司或者经常接横向课题,会认识一些公司的领导,你足够优秀的话,可能会推荐你去。但是就我所了解,推荐的话还是太少。站在导师的角度看,一方面可能推荐给你的工作,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把你推荐给公司,如果你能力不够,反而会在外影响到导师的名声,所以原则上导师不会推荐。

建议你还是参加各大企业的校招吧,选择和机会都会比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