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有人问,湖南哪里的话最难懂,我敢说湘乡话排第二,就没有哪个敢排第一。湘乡话,难懂,更难说。湖南有句老话,叫做“长沙里手湘潭漂,湘乡嗯啊做牛叫”,这是调侃湘乡话的难懂和搞笑。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湘乡新城

湘乡地处湘中丘陵,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汉苗争夺的要地,也是楚南的僻壤。所以在古代,很多在中原犯了错误的人,或被流放,或逃难于此,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而从中原带来的古殷商语言发音也被保留下来,逐渐发育成现在的湘乡话。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苗族小姑娘

湘乡这个地方很奇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因此湘乡话也只是一个统称,湘乡境内各乡镇的话事实上也有很大差异。正宗的湘乡话指湘乡城区沿涟水河至水府庙景区附近的棋梓桥镇这一带的话,也即所谓老湘语。它的辐射面还包括老湘乡县境所辖的双峰县、娄底城区及涟源市的一部分等。这一带讲话的后鼻音特别重,比如说“我们”,它在老湘语里就发(eng a)的音。一般外地人到了湘乡,听到满大街的(eng a),肯定会被这种类似牛叫的声音所绕晕。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湘乡水府庙景区

我也曾经被绕晕。因为我实际上并不会讲湘乡话。我老家所在的乡镇,紧贴长沙市下属的宁乡市(刘少奇同志老家),我们当地人讲的话更多是宁乡话。所以刚去湘乡城里读高中,我就很郁闷。因为当时的数学老师周老师上课讲的话,是纯得不能再纯,也土得不能再土的湘乡话。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节课下来,我听得眼神迷离、昏昏迷迷,恍如隔世,也只能暗自干着急。好在经过近一年的熏耳,我后面慢慢的基本能听懂湘乡话了。但还是不会说,因为发不出那么强烈的后鼻音。所以在一众讲湘乡话的同学中,我属于一个另类,与青年毛泽东在东山学校读书时的处境一样。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作者母校:原湘乡三中

湘乡话挺搞笑。他们把妹子叫做妹陀,把爷爷叫做嗲嗲,把您叫做“嗯那噶”。湖南有个有名的笑星叫做陈英俊(这是艺名,真实名字叫做王湘平)。他曾与汪涵、马可在湖南经视合作搞了一个“越策越开心”的节目。他那满嘴的湘乡话,加上憨憨拙拙的外表,使人一看到他就想笑。他经常用土得不能再土的湘乡话说一些段子,让汪涵、马克憋不住笑场,也引得电视机前的观众哈哈大笑。比如说“eng yao zuo ga ge ge fei gi”(发音:嗯要做噶咯个灰机;意思:我要炸掉这个飞机);“ge ge mei tuo man dia an zi zou”(发音:咯个妹陀慢嗲按子走;意思:这个妹子慢点走),等等。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笑星陈英俊

说湘乡话有压力。湘乡这个地方近代出的牛人多,比如曾国藩、陈庚、谭政、黄公略、李卓然等等。这些人无一例外讲话都带乡音。他们喜欢说“dao zi na bie di”(发音:倒子捺瘪地,意思是:肚子饿了);“zuo guo ci zhen di bu nia sai”(发音:做郭刺真地不酿生,意思是:做这事真的不道德)。这些话听起来挺押韵,也很抑扬顿挫,但就是不好懂。我一直在想,这些人大都是治世安邦的文臣或者带兵打仗的武将,他们在给下属下命令的时候,要不要写下来?不然我估计下属肯定会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诙谐的陈赓大将

很多年不在湘乡,我现在其实很怵湘乡话。前一段时间,在江西工作的大学女同学给我用湘乡话打电话,我听几句以后就着急了,对她说,你能否讲普通话?因为我实在听得很吃力,怕听错话再说错话。前年父亲生病住院,人民医院的医生找我谈话,我也非常紧张,一方面是担心病情,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感觉沟通有障碍。因为他那一口死都不愿改的湘乡话,让我实在很难搞明白他在说什么。或许在他看来,我的表现和一个白痴差不多。所以后面和医生的交涉,我都交给了我弟。

湘村纪事(八)很难搞的湘乡话

我弟和我讲,我回江苏以后,父亲老是要从病床爬起来到处逛。我开始觉得老爷子可能是因为生病心里烦躁呆不住,现在有点明白了,可能父亲也是因为听不懂住同一病房人说的话,觉得孤单吧。

注: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