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風箏》中袁農為什麼自殺?

么妹69210904


風箏中塑造的袁農很矛盾,給人以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最後的自殺盡然沒得到觀眾的感嘆或同情,甚至到死還在懷疑他是不是中統特務,難道是編劇對此人物的打造不成功?來說說疑惑。

一,做為地下黨的領導人,沒有上級同意,不顧組織紀律,不惜游擊隊重大犧牲,甚至在知道鬼子六很可能是自己同志的情況下,仍堅持追殺。


二,在上海時就己開始地下工作的老潛伏,在接到六哥死投情報時,不用諜報工作的謹慎原則先安排隱蔽疏散,而致使組織嚴重破壞,他身邊所有人全部犧性,他卻從大屠殺中神奇生還。


三,為追求韓冰,四處找人洗白,但為自己政治前途,卻主動把韓冰打成右派,之後又要求復婚而洩密重要情報。如此人品讓人不齒。

四,如為理想而自殺,必引人同情,可之前所有表現不能讓人信服是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而更多是覺得無法承受紅衛兵對其肉體上的折磨而選擇自殺。


總之,本該是個經受考驗的老革命,卻成了觀眾心目中很厭惡的對象,也是沒誰了。


淨月暖陽


《風箏》中,袁農自殺是他做的唯一正確的事。

在劇中有幾個自殺的人,分別是陸漢卿、游擊隊長、趙簡之、林桃,韓冰,然後就是袁農。為什麼其他人自殺都能得到觀眾的惋惜和尊重,甚至趙簡子因為憤恨徐百川出賣而自殺和韓冰自知難逃必然命運而自殺,都能被諒解,而袁農自殺卻不被人同情呢?

原因很簡單,他犯了眾人厭惡。

首先是,他給鄭耀先製造了太多的麻煩,做了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他兩次行動幾乎殺掉鄭耀先,做了軍統和中統都沒能做到的事情。我甚至都能從跟帖中知道觀眾都希望在渣滓洞死得掉的是他,活著的是別的同志多好。在獄中,他有個獄中八條几乎是針對鄭耀先的。這個過程,袁農有一種思想形成那就是:我才是正確的。這中自戀型人格為他後來自殺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次是山城解放後,袁農以勝利者姿態摘桃子了,幾乎要強取豪奪韓冰當老婆。這是他生活的挫折,他自己心知肚明大三線絕密圖紙是怎麼被洩露的。尤其在被造反派打的時候,自己竟然不正確了,老婆竟然出賣他,一個自戀的人被批鬥,心如死灰。

第三是對未來的評估絕望。陳局長甚至錢部長都被打倒了,而自己要殺死的鄭耀先卻一直活著,他對這個形勢發展的評估很絕望。死亡就不可避免了。

對袁農的自殺身死,陳局長有句評價: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