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全國首套《科創教育實驗教材(小學版)》出爐

中國教育報訊(實習生 趙偉 記者 李凌)5月11日,由北京市教育學會、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主辦,江蘇聖陶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西安高新國際學校承辦的全國首套小學STEAM教材發佈會在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隆重舉行。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考試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先生;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研究員王渝生博士等學界的專家教授出席了此次發佈會。此外,來自數十個學校的校長、領導、老師,以及多家媒體也出席了會議。

全國首套《科創教育實驗教材(小學版)》出爐

會議現場,由多位名師共同編著的全國首套小學STEAM科創教育系列叢書《科創教育實驗教材》正式發佈。本次會議還同時發佈了全國首套《中小學人工智能系列叢書》,這是當前國內AI(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一次突破性成果。

陶西平做重要講話。他表示,全國首套《科創教育實驗教材》的發行,是眾多學者創造性勞動的結晶:中國的STEAM教育並沒有照搬美國的STEAM教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創教育;這套教材既吸收了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又結合了中國小學教育的特點,集“綜合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合作性”特點於一身。這是全國的第一套小學STEAM教材,頗具現實意義,希望各個學校能積極參與並在實踐中將其發揚光大。

接著,STEAM教研中心主任尹利和闡述了教材產生的背景,包括課程的設計理念、整體實施策略等。教材的編委成員杜瑩、黃迪也對STEAM教材在西安高新國際學校的研發與實踐做了總結,從教材的研發情況談到了課程實踐,最後做了總結提升。目前,西安高新國際學校已經開始基於教材內容對全校4600餘名學生進行授課。該教材是全國首套覆蓋小學全部六個年級的STEAM教育課程,包含58個主題、110個製作項目、315個學時。

STEAM是一種培養創新思維的教育理念,在推廣教材的同時,要更加突出跨學科、解決問題、團隊協作等這些能力的培養,改變傳統的育人模式和課程。STEAM教育主要是培養創新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這一要求充分體現了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對營造人才發展良好環境、大力推進人才事業發展提出的殷切期望。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STEAM教育應該與科學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這兩個國家課程更好的銜接整合,構建特色的課程體系;作為地方教材,通過科學的設計,進行有序合理地使用;根據學校的需求、特點,辦學的理念追求,形成有個性的,有特色,有風格的自己的東西。STEAM課程的教育方式,主要強調的是實踐、動手、製作、活動,這些正是目前學科課堂所提倡的探究等很多新的學習方式。STEAM教育從資源上來說是跨界的,它不僅侷限在課堂內,而且還要讓企業、高校實驗室和科研機構等都能納入到教育事業當中。

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劉飛校長做了題為“STEM教育熱的冷思考”的主旨發言。他強調,與其他傳統教材不同,STEAM教育既是一種學習環境和思維方式,也是一種遊戲規則和活動體驗,更是一種 “手腦結合”為主要學習方式,可充分發揮學習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全國首套《科創教育實驗教材(小學版)》出爐

會後,現場嘉賓進行了研討交流,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暢所欲言,針對STEAM教育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STEAM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必將開創科技教育工程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