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毛不易才25岁,为何被称为“少年版李宗盛”?

卷北


在新生代歌手里面,毛不易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自2007年通过《明日之子》出道之后,这个不善言辞、非专业出身的歌手,通过一首首感染力十足的作品,真正成为了一个“灵魂歌者”。而他也因为歌里超越年龄的成熟,以及通过音乐诠释出对生活的感悟,被称为“少年李宗盛”。那么,毛不易和李宗盛之间,又差了些什么呢?

首先是音乐专业能力。

毛不易出身医学,22岁才开始正式写歌,李宗盛少年也只是个瓦斯工,22岁时却已经创办了自己的首支乐队,并发行了专辑《木吉他作品集》。毛不易初被称为“少年李宗盛”是在2017年演唱歌曲《消愁》之后,那一年他23岁,还是选秀舞台上的一个选手。而23岁时的李宗盛,已经签约了宝丽金,并为自己正式进入唱片行业做准备工作。

尽管两人都属半路出家,但从接触创作音乐的时间节点来看,毛不易显然要落后于李宗盛。毛不易出道前从未进行过专业音乐技能培训,尽管他在校园内获得过“十佳歌手”,但相比于李宗盛已经在乐队内汲取营养,他在音乐创作上的专业能力,已经落后于同年龄时期的李宗盛。

其次是出道起点和音乐资源。

毛不易成名于《明日之子》,这是一档选秀类音乐养成节目,且该平台上的选手多为互联网时代的95后以及00后,而这也印证了受众群体的局限性。即便毛不易成为了真正的“明日之子”,但他的音乐能否真正被各年龄阶段的听众所接受,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成名之后的他,目前仍保持着自由艺人的身份,没有与经纪公司进行签约。从这一点来看,即便是有无数音乐或综艺节目的通告,但对于一个20多岁的音乐人来说,毛不易的成长仍然缺乏必要的资源。

而李宗盛跃入流行乐坛的第一步就加盟了百利金唱片,要知道,在2000年以前它都是世界上最知名、规模最大的唱片公司。而李宗盛在1980年到1985年的百利金时期,虽然比不得他在滚石的巅峰,但依然接触到了众多的知名音乐人,也正是有了如此多的优秀资源,李宗盛后期才得以厚积而薄发。

最后是年龄差距,而年龄又代表着人生阅历、创作经验,以及情感上的沉淀。

从毛不易的歌里我们能够感觉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从他不善言辞的性格来看,他也是一个内心隐藏着丰富情感的人。《像我这样的人》《消愁》《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等,这些源自个人经历又充满孤独的原创作品,对于一个20出头的年轻歌手来说确实过于沉重。但这就是毛不易的生活和过往,他的创作都以个人经历为原点,但尚显薄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验还不足以支撑他进行更深刻、更广泛的创作。

而李宗盛最擅长的两个歌路:情歌和人生叙事歌,都依托于他数十年的真实人生经历。情场失意才能感同身受,也才有了《漂洋过海来看你》以及《领悟》;人生苦短方能嬉皮笑脸,33岁能唱《凡人歌》,到了知天命之年才有《给自己的歌》和《山丘》。

所以,从一首歌的深度以及和经历的契合度来说,毛不易虽担得起“少年李宗盛”的称号,但若真的能像李宗盛那样深刻,他尚需时光的磨砺和雕琢。

确实,能被冠以“小李宗盛”的称号,毛不易的音乐才华就已经得到了认可。但对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想看到他成为下一个李宗盛,不是因为他没有潜力,而是不想他用经历谱写出更多蚀骨灼心的歌曲。不堪回首的感情经历才让李宗盛写了这么多的“苦情歌”,而毛不易本就是令人心疼的羞涩男孩,且已然经历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悲苦,如若只为唱得深刻,这条路大可不必


君莫问赛


在《牧马城市》中那一句“防不胜防的悲伤”,与宗盛大哥《山丘》中的“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很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像我这样的人》中那一句“像我这样懦弱的人,也曾为了某个人想过奋不顾身”,那就简直更是入木三分了。


绘声绘影M


毛不易曾说过,他的“不易”,是不改变初心,一直一直做自己…

在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专业的毛不易,对这个“专业”丝毫没兴趣,成绩自然也是马虎,大四那年他去一家医院实习了三个月。

那三个月里,白天在医院面对生死,晚上回家弹弹吉他。

那段时间在医院他从看到第一个人死去,到后来又看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看惯了生死的他也由衷觉得所有人活着都不容易。

其实一个人对生活的敏锐程度真的与年龄无关,就像宋丹丹在《明日之子》的节目里说的一样:听到消愁这首歌的时候,想象不到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唱的,要有怎样的遭遇才能写出这么触动人心的歌词啊?

是啊,他只有25岁,但写的歌词里却总是很容易找到“辛苦”和“平凡”,当时专辑出来他取名《平凡的一天》,唱的也都是普通人那日常一饭一蔬的小小梦想。

那首《像我这样的人》,据说只花了一两个小时就完成。后来,这首歌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朋友圈也在转发,甚至ktv都在被点唱……

毛不易曾担心自己“火”不了多久时,也曾忐忑自己“德不配位”,觉得自己其实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

有一位业内前辈说:“这个时代已经很难有超级大热门,毛不易的歌是近几年来屈指可数的好作品!很多人一首歌可以“撑”10年,你的好作品有很多首。”

他与李宗盛老师的相似之处,或许就是他俩都是懂得“生活”的人,善于用文字来描述所经历的岁月。





Dear大小姐


李宗盛在华语乐坛中,绝对算得上是宗师级人物,毕竟他本身就是乐坛中公认的教父之一,与罗大佑一起独立于乐坛之外。罗大佑是因为凭借一首《童年》开风气之先,让人们发现原来华语音乐还能这样子唱,开创出了一种崭新的“流行音乐唱法”,从而成为了华语乐坛“流行音乐之父”。而如今又有新生代歌手中,有人被称为“少年李宗盛”,这个歌手自然就是因为《明日之子》而一举成名的毛不易,那么他凭什么被称为少年李宗盛呢?要知道“李宗盛”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既是一种才华也是一种荣耀在很长时间里,其实我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哪怕是听了他那一首广泛流传的《消愁》,真正理解这句话,是在听了《牧马城市》与《像我这样的人》这两首歌之后,都让我听出了浓重的“李宗盛味道”。


cy171241444


单从歌词看,我很好奇这哥们儿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这得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多少回,才能写出这么有共鸣的文字。个人觉得,他俩相似之处是,经历过某些事后,对其文字表达和歌曲意境会非常的认同,相见恨晚。经历的少或者说没有经历过与歌词描述相似的过往的朋友,就会纳闷儿,这人在台上哼哼啥那,无病呻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