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成都公衛如何戰“疫”?請看來自成都主戰場的報道

2月29日,週六。這天陽光燦爛,人們在朋友圈曬出盛開的各色花朵,春天,彷彿正式抵達。

這天,新華社發佈的消息讓人們激動而又振奮:全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超過現有確診病例。

而成都,截至目前,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依然是0,這個0,已經持續了10余天。

連續無新增,而出院的患者卻日漸增多,作為救治主戰場的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住院隔離治療的病人一天天在減少。更重要的是,醫務人員零感染!

在萬眾關切的公共衛生事件當中,成都市公衛中心是個焦點所在,它不僅僅是個治療機構,更是個疫情的風向標:這裡緊張,則大眾緊張,這裡穩定,則大眾穩定。

因此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那一刻起,四川省和成都市兩級政府對成都市公衛中心的救治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提供物資保障的同時,在病房裝修改造、醫療資源整合等方面一路綠燈,讓這家我省唯一的大型三甲傳染病專業醫療機構心無旁騖地投入戰鬥。

成都公衛如何戰“疫”?請看來自成都主戰場的報道

外界投向這裡的目光是焦灼的,然而這裡的戰鬥緊張但不慌亂、緊迫但又有序。

戰“疫”一月半餘,成都的新冠肺炎疫情何以讓百姓舒展開緊鎖的眉頭?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是一個最佳觀察窗口。

最高效的應急:有一支“嗅覺靈敏”的隊伍

我們的故事需要從成都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說起。

1月16日,這名30多歲的患者由一家綜合性醫院轉到成都市公衛中心,他的到來拉開我市戰“疫”的帷幕。

市公衛中心一份階段性總結報告中這樣表述:“1月16日,按照省市領導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指示,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應急組織管理和專業救治方面雙管齊下,短短時間內,應急人員、應急物資、應急病房全部準備到位。”其實,這段簡短的話,背後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市公衛中心有一支應急隊,這支隊伍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就有40多名醫護人員,按照該院的應急管理條例,他們一旦接到命令就立即到崗。

成都公衛如何戰“疫”?請看來自成都主戰場的報道


傳染病專家楊銘是市公衛中心應急隊隊長,護士長曾麗是副隊長,在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入院後,他們和其他40多名應急隊員抵達崗位,從那天起,兩人連續一週多沒有回家。

隨著收治病人的日漸增多,參與進來的醫務人員也日漸增多,由最初的40多名發展到後來的200多名,他們從臨床救治到院感防控展開全方位的阻擊。

他們的反應異常靈敏,而靈敏來自於經驗的積累和日常的訓練。

從2003年的SARS開始,成都先後經歷過禽流感、甲流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對疫情的處置中,市公衛中心積累了豐富經驗,而該院對應急隊嚴苛的訓練,不僅練就了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靈敏的嗅覺,更是練就了“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抗疫鐵軍。

市公衛中心對疫情的關注,是在年12月底,那時已有零星的相關報道,但不像後來的鋪天蓋地。“做傳染病的人嗅覺就應該是靈敏的。”院長劉德順說。

12月31日,該院黨委書記徐鴻和院長劉德順組織全員中層幹部召開會議,要求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標準,從預檢分診開始到救治、物資儲備、車輛、藥品等全方位進行檢查和梳理,做到心中有數。就在當天下午,該院組織應急隊員,就突發呼吸道傳染病的救治和感染防控進行了一次演習。

緊接著,市公衛中心醫務科制定預案,按照要求進行藥品及防護物資的準備,“我們的醫療物資儲備按慣例是儲備半個月,而在1月初,醫院領導讓我們儲備一個月,但就在收治第一例病人的當天,劉德順院長在開會時強調,要儲備至少3個月的醫用物資。”醫務科副科長馮琛說,儘管後來武漢疫情發展迅猛導致物資緊缺從而沒能儲備到3個月的物資,“但這種預見性幫助我們對形勢作出了應對判斷。”

最快速的裝修改造:半個月增加370張床

成都市公衛中心將平時做好應急隊伍建設和儲備應急物資總結為“平戰結合”,因而在新冠肺炎發生後,該院能在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領導小組分頭開展工作、第一時間組建精銳醫護團隊在隔離病房開始工作、第一時間協同省市多學科專家聯手展開危重症患者救治。

出現這麼多“第一時間”,體現的是市公衛中心的執行力。

成都公衛如何戰“疫”?請看來自成都主戰場的報道


作為落實具體措施和手段的微觀層面,市公衛中心嚴格執行了省、市相關領導在戰“疫”中的戰術決策部署和打法。

四川省和成都市歷來重視傳染病的防控,當市公衛中心在航天立交的新院區建成後,緊接著,該院又修建了二期工程,為出現較大規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作收治預備。去年11月,二期工程啟用,專門收治艾滋病患者。

就是這個二期工程,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對成都患者的收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1月20日開始,新冠肺炎感染者日漸增多。1月26日,大年初二,成都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啟動市公衛中心二期裝修改造,要用短短15天時間完成裝修改造,使之符合收治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條件,增加370張病床,從而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床位數從50張增加到420張,以備不時之需。

這是一次風馳電掣般的行動。會議當晚,設計單位連夜召集設計師,用12小時完成設計方案,1月28日即開始打圍施工,2月8日,裝修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最多的時候,這個燈火通明的工地上同時有500多人參與作戰。

市公衛中心是這場緊急裝修改造的主角,副院長蔣良雙帶著醫院負責基建的一隊人馬夜以繼日地駐守工地;院感科和護理部專家現場指導不敢有絲毫大意;與此同時,設施設備採購也緊鑼密鼓展開,該院採購科、審計科、後勤保障科、紀檢監察室以及職工代表從1月28日開始與供應商談價,他們從早上一直要忙碌到夜裡10點甚至更晚……

那段時間,應急樓日日燈火通明,那是醫護人員持續在為患者提供救治而忙碌;二期裝修改造工地日日燈火通明,那是建築施工隊在夜以繼日追趕工期而忙碌;行政辦公樓也日日燈火通明,那是醫院班子成員及各個行政後勤部門在為前方提供支撐而忙碌……

2月10日,市公衛中心二期改造工程正式入住患者。從那天起,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收治在這裡,而重症患者依舊在應急樓,市公衛中心專家和川大華西醫院專家並肩攜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為患者提供健康安全保障。

最嚴謹的院感防控:醫護人員0感染

從收治第一位患者開始到現在,作為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截止3月2日10:00,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共收治了確診患者115人次,已經有60名患者痊癒後出院。令人欣喜而又驚訝的是,200餘名醫護人員日日為患者提供服務,卻沒有發生一例感染!

醫務人員的0感染,市公衛中心是如何做到的?

“我們是傳染病醫院,在院感防控上我們尤其要體現得更加專業。”院感科副科長段曉菲說。

在1月上旬,成都尚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時,武漢的疫情消息已經讓市公衛中心開始警惕,該中心讓院感科牽頭,對部分骨幹醫護人員進行院感培訓,這次培訓涉及內容包括院感防控、疾病流調、消毒隔離等等。“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次疫情可能會鬧大,所以務必重視。”

幾天之後的1月16日,市公衛中心收治第一例患者,為了保障院內所有醫護人員及患者安全,該院快速啟動培訓計劃,對院內職工輪流進行院感培訓,實現培訓的全覆蓋。段曉菲說,除了在通道建設、預檢分診等環節進行院感防範外,“特別是要嚴格規範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這樣才能減少職業暴露。”

護理部主任萬彬有著多年的傳染病防護經驗,她最怕的就是醫護人員被感染,因而她承受著巨大壓力。因此在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後,為了確保院感的萬無一失,萬彬連夜親自和院感科一起規劃病區改造圖紙,優化護理部工作流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用極短的時間將病區改造為呼吸道傳染病病區,增設了三層“關卡”。

成都公衛如何戰“疫”?請看來自成都主戰場的報道

更為重要的是,在急診科、發熱門診以及隔離病區,凡是有與新冠肺炎患者打交道的地方,市公衛中心都設有監督崗,這個監督崗的職責就是專門監督醫護人員穿防護服和脫防護服,“不論是穿還是脫,都是一個非常繁瑣而且極易犯錯的過程,稍微有個動作不對,就可能導致職業暴露。凡是發現防護服穿不到位的,都將拒絕他們進入病房;凡是脫防護服出現問題的,必須馬上進行應急處理。”萬彬說,好在是大家經歷過嚴格訓練,且有監督崗人員的隨時提醒,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一例犯錯,“這種方法有效保護了醫護人員的安全。”

在整個抗疫過程中,國家的診療指南及院感防護指南也在不斷髮生更新,所以市公衛中心也在隨著指南的更新不斷修訂方案、不斷排查風險點,加上從1月下旬對院內其他病患開始的限制陪護和限制探視,院感風險進一步降低。“我們從來沒有如此緊張過,但這種緊張帶給我們的就是工作上的步步謹慎,因而才創造了醫護人員的0感染。”護理部主任萬彬和院感科副科長段曉菲說。

後記:最溫暖和最貼心的關懷

成都市公衛中心以及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他們都是一群勇敢的人,在面對諸多未知的傳染性疾病,他們沒有退縮、勇往直前。在疫情發生後,黨員幹部帶頭紛紛請戰,義無反顧投入到患者的醫療救治中,尤其對危重症患者實行“一人一案”的精準救治方式。

但是,面對無畏衝向戰場的“戰士”,市公衛中心也在盡最大努力給予溫暖與關懷。

只有醫務人員健康,抗疫才有戰鬥力。為了讓醫生護士保持戰鬥力,市公衛中心制定輪班輪崗制度,還建立完善了特殊情況下的醫療行為評估,一線醫護要經過嚴格培訓後才能走進病房。

為了讓一線醫護人員多休息,同時也充分保護家人的安全,市公衛中心統一安排了酒店,且按照一線醫務人員上下班時間點安排專車接送,此外還安排專人慰問他們的家屬,把溫暖傳遞到家庭。

對醫護人員的關懷與體貼,換來的是病人的更安全。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在現有新冠肺炎患者中,成都市公衛中心的治癒率高達59.4%,而醫護人員卻是0感染。

他們,在萬眾關注的疫情中,讓全市人民得到了安全保護!

2月25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發佈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說:“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國治療。”

他說的是心裡話。此前兩天,艾爾沃德剛剛結束中國的新冠肺炎戰“疫”考察行程,成都是世衛組織考察的其中一站。

成都日報記者 鄧曉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