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是机会还是挑战?特朗普的“能源独立“到底靠不靠谱?

是机会还是挑战?特朗普的“能源独立“到底靠不靠谱?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

霍丽君 龚金双 戴家权

上任即推行“能源独立”战略的特朗普政府,在全球石油市场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预计2019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130万桶,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净进口国,进口美国原油有利于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但从长远考虑,美国仍非首选。原因在哪?其中存在哪些风险与挑战?

是机会还是挑战?特朗普的“能源独立“到底靠不靠谱?

美国将成为第一大原油生产国但出口潜力不高

美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但仍为全球第二大原油净进口国。目前美国原油产量已超越沙特,仅次于俄罗斯。IEA、EIA、IHS等主要机构普遍预计美国最迟2019年将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届时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130万桶。但从净进口角度看,美国仍为原油净进口国家。2017年美国原油净进口量仍高达679万桶/日。从进出口油种来看,88.7%的进口原油为中重质油(57.7%为重质,31%为中质),出口原油中大多为轻质油。美国原油出口主要是因为其国内炼厂无法消纳页岩油增产所带来的轻质油结构性过剩问题。IEA预计2023年美国原油出口能力将达到490万桶/日,但美国炼厂也正在调整改造,以消化更多的轻质油。因此,长期来看美国原油出口潜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是机会还是挑战?特朗普的“能源独立“到底靠不靠谱?

美国原油结构性出口是推动美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2015年底美国原油出口解禁,美国市场与全球市场逐渐贯通,布伦特—WTI价差迅速收窄,2017年平均仅为3.9美元/桶。美国原油出口显著提振了WTI价格,推动了美国石油行业继续快速发展,原油产量持续提升,助推了该国“能源独立”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进口美国原油机会、挑战并存

从目前形势看,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后,我国面临以下三个机会和一个挑战:

机会一:美国原油出口为我国进口多元化提供新选择。适量进口美国原油,可进一步丰富我国进口来源。作为全球生产者竞相争夺的增量市场,我国可充分发挥战略买家优势,在获取更多有利条件的前提下适量进口,实现我国利益最大化。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中美关系一旦紧张恶化,美国可随时停止向中国出口原油。如果中国过度依赖进口美国原油,则会增加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不确定性,降低我国腾挪空间。

机会二:美国进口减量资源国可成为我国进口来源目标国。西非产油国主要出口轻质油,美国对该地区进口减量最大。此外,美国加大了从其盟国加拿大的重质油进口量,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进口重质油也大幅下降。同时,美国从中东、前苏联和欧洲地区的原油进口也均有所减少。总体上看,美国结构性出口原油,原油进口减少,恰为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原油进口选择,且这些国家对中国十分看重。

机会三:进口美国原油可作为我国改善与美国贸易关系的新手段。近期中美贸易关系成为焦点问题,在美国致力于加大油气出口的背景下,增加进口美国原油可作为我国改善与美国贸易关系的手段之一。中国加大进口美国原油对改善中美贸易逆差有一定作用,但实际效用并不大,更多体现在战略层面。

是机会还是挑战?特朗普的“能源独立“到底靠不靠谱?

挑战:美国原油自给度不断提高,增加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风险。美国将进一步接近其“能源独立”目标。美国能源越“独立”,我国能源越“危险”。我国若大量进口美国原油无形中配合了美国“能源独立”战略,而美国实现“能源独立”则可能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挑战。因此,是否要加大从美国的油气进口,还需更多地从国家战略上慎重通盘考虑。

从资源潜力、供需趋势看,中东、前苏联和非洲仍是未来全球原油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3个地区。与美国相比,这些传统国家对原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均超过50%,因此,这些国家出口的相对规模更大、稳定性更高。加之美国的出口规模和潜力无法与这些国家相比。长期看,我国还应将进口重点放在中东、前苏联和非洲等地。

是机会还是挑战?特朗普的“能源独立“到底靠不靠谱?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校对:王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