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芜湖南陵县烟墩镇,地处偏远的山区,霭里村又是烟墩镇最偏远的一个新政村,这里的一所小学,如今只有24名学生。驻守在这里的王新发老师,用自己的整个青春,为这里的孩子守住了朗朗的读书声。

安徽最美教师王新发来自安徽之声

00:00

03:50

从南陵县烟墩镇向南行驶十几公里有一个小村,穿过大山、森林,再拐过很长一段水泥路,就是烟墩镇中心小学格里分部教学点,王新发就是这里的老师。1993年从南陵师范毕业后,王新发便主动要求到家附近的格里小学任教。2000年,格里小学变为格里教学点;2003年,因学校宿舍太破被拆,王新发和妻子搬到烟墩镇住;2008年,教学点只需两个年级两名教师时,王新发依旧执着于最初的愿望,留在了格里。格里教学点是南陵县最偏远的一个教学点,今年整个教学点只有20多个学生,王新发和另外一名老师,每天的任务,就是为这24个孩子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王新发驻守这个教学点已经25年了。王新发:“我是教师,哪里需要就在哪里,这是肯定的,人生价值,我觉得挺满意的,奉献了青春,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围绕这个教学点的周围,有31个自然村,纵横十多里,几乎都是山路。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放弃一个孩子的大学梦,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王新发就在这些山路间,来回奔波。家访、辅导、给孩子送医送药。几间房子,几十个学生,王新发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整个青春时光。王新发:“以前有很多教师,后来拆并之后就只有一两个,那时候一天到晚就知道上课,那时候有点不适应,现在渐渐的就适应了。”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在学生们眼中,王新发是一名全能教师。刚进入学校时,他教数学,后来因学校缺少语文老师,他又主动请求改教语文。没有音乐教师,能弹电子琴、能吹笛子的王新发便又承担了各年级的音乐课。此外,他还担任着学校的辅导员。21年光阴,让王新发成为全县首批骨干教师,因为教学出色,很多次镇里都要调他去本部教学,但他就是不肯走。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25年来,王新发从没挪过地方,守着这么一个偏远的教学点,能这样一直坚守,需要忠诚、热爱和痴情。王新发的坚守,就像是荒凉乡村里的一盏明灯,点燃了孩子的求知欲,照亮了山村的求学路,但也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因为对山村的责任,几次上级要调他到条件更好的中心小学,都被他婉拒。王新发:

“那就是一份责任,不能说走就走,那这么多孩子这么办。走了这一天,孩子就学不到东西了,时间是宝贵的。”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不能撂下这里的孩子不管不顾,却让他不得不撂下自己的孩子。烟墩镇中心小学 老师 许丹丹:“一个人坚持一天,一个月甚至是一年都是比较用心了,但是坚持20年真的不容易。现在他的孩子上高中,相当于三个人在三个地方,确实不容易。”真情的付出,痴情的守望,王新发在这个微型的学校里,仿佛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多年来,他盘活了一个教学点,让这个的小山村有了朗朗读书声。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网友评论

「面孔」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安徽最美乡村教师王新发

新浪网友:

@华丽的转身:王新发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期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和职责,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

@有谁不服本公主:我也是一位人民教师,但我的工作环境比王新发要好很多,但在工作中却缺少了他那份执着和坚持。记得刚进校园那会儿,觉得自己每天都在重复这些简单的知识,生活很乏味,也会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担忧,更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我发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