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记录法王路易十四出场的挂毯

对于17-18世纪的西欧而言,使用“中国造”即代表着上流社会的高雅“品位”。

1700年,为了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盛大舞会,他的出场引发观者的一片惊叹声:端坐于一个中国式八抬大轿,身着中式服装端坐,正是COSPLAY那些在华传教士们只言片语所记述的中国皇帝。

中国人的智慧造物,如何席卷欧洲大陆呢?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英国皇家植物园 邱园 17世纪的中国塔

上流社会们无不以远道而来的中国艺术品为荣,路易十四大动干戈,在凡尔赛宫修建“瓷宫”,路易十五和他的妃子都是法国著名东方工艺品店杜伟司的常客。这样的热潮也由法国宫廷渗透至普通人的生活中,彼时的西欧,尤其是法国人狂热而痴迷于来自中国的物品,收藏、购买、乃至山寨,以体验中国的生活习俗,由传教士与商人们所撰写的中国典籍,常常被迅速出版并被抢购一空。

中式的亭台楼阁、山水湖石也被运用到了园林建筑之中,文化上,伏尔泰更是改编《赵氏孤儿》轰动法国,东方题材风靡一时,他对中国的爱近乎谄媚,虽然更多只是借中国讽喻法国时局:“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显然,对于彼时的西方世界,中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国。

这大概也是距离产生美的最佳案例,百年之后,他们将亲手将这层幻想撕碎,将鸦片与战争散播到他们曾无比向往的帝国。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无忧宫的中国楼 彼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大帝与法王一样,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因而以中国亭子的形制建造此楼,周围立有各种东方人形态的雕像,整个楼都是镀金而成,禁止触摸,顶部则是根据中国传说所制作的美猴王雕像,但显然,这些都只是对中国元素简单挪用的西方产物。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俄罗斯 叶卡捷林娜宫中的仿中国式建筑

而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也成为后世一个有趣的案例,这个形象在千年历史里,充满了“误读”,至今未有丝毫的消散,从电视剧、电影,再到各种文化制品,或过分理想、或是过分丑化,少能见到客观的存在,也许人本性总是喜欢在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上强加一个简单的标签,而后把这种误解变成真理。

题外话:中国人作为脸谱化的受害者,实际上也热衷于在内部继续脸谱化,如种种以一人概括千万人的地域攻击。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中国皇帝上朝》 布歇的画在形象上是下了功夫的 比如这一系列作品中的中国男性平民 大多为清朝前期的金钱鼠尾 与史实符合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中国人的形象是理想的一面,但限于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皮毛认识,大多是生长于一个西方脑袋臆造出的产物。

比如当时最著名的艺术家华托与布歇的创作。

华托与布歇,可谓是洛可可艺术的代表。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布歇《中国花园》(局部)

洛可可艺术,即风靡于17、18世纪欧洲王室和上流社会的艺术风格,她建立在巴洛克艺术的基础上,展现出一种轻盈飘逸、纤巧华丽的美感。

对此,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将洛可可艺术成为“中国——法国式”,在他看来,“洛可可美术的主色调:青和黄,实际上就是中国工艺美术上的两大特征色。而洛可可美术那种独特而美妙的光,也正是从中国網子与瓷器生发出来的。所谓的洛可可美术的主要特征,完全是由中国工艺美术而来”。这样的结论显然过于偏袒中国,而无视了洛可可源于本土的文化脉络,但中国艺术对西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布歇 《蓬皮杜夫人像》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洛可可风格建筑内部

华托的青年时期曾仔细研究过中国的绘画,特别是《百戏图》,吸收了中国古代画家们的一些技法,据记载,1708年,华托在跟随其师宫廷画家奥朗德从事装饰工作时,就已画了大约20副中国人物形象,而在文化上也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这令他的画有着一些山水画的意境。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布歇《垂钓翁》

比如他的代表作《舟发西苔岛》,整个画面带着梦幻一样的诗意,尤其是在远景和构图的处理上,被认为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对此有评论家认为:“凡时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着之特色也。”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华托《舟发西苔岛》

而华托的中国女神,受限于对中国无任何直接接触,也是一个西方人臆造出来的形象,这位中国女子拥有一副欧洲人的面孔,但穿着的服饰与伞、拂尘等道具明显是中国来品。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布歇《中国舞蹈》

到了布歇这里,黑发女人首次登上了洛可可艺坛,随着在中国的欧洲人(主要是传教士、其次为商人)不断将中国见闻传回欧洲,东方人的面貌相对明确一些了,作为洛可可时期最著名的画家,布歇曾设计过一系列中国主题挂毯,有趣的是,这些挂毯曾被路易十五送给乾隆当做礼品。

1742年,布歇在当年的沙龙展出了著名的《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中国花园》、《中国集市》四副作品,画面上描绘了大量的中国物品,如陶瓷、撑伞的中国男孩。在服装上更像是戏装,与当时的清朝服饰有一定距离,但布歇显然是下过功夫的,这些中国男性的形象留着清前期的金钱鼠尾,头戴斗笠,承载着彼时欧洲人对于中国的视觉幻想。

17世纪大师画里的中国—为何是西方人最向往的理想国?

◆布歇 《中国捕鱼》

这也是中国热的最顶峰了,欧洲上下对中国的倾慕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法国国内矛盾趋于尖锐,大革命浪潮即将到来,1770年后,根植于王公贵族的洛可可艺术衰落,欧洲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古罗马、古希腊,中国热退潮,并被之后的浪漫主义所淹没。

那些花园里的中式亭台楼阁,始终彰显着彼时欧洲人的的一个幻想,那就是中国,他们眼中一个可以克服西方文化缺陷的乌托邦。

重读历史,便会发现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洛可可艺术的脆弱感惊人的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