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当前防治水稻稻曲病、穗颈瘟最佳期究竟是什么时候?

洪泽区美好未来


稻曲病、穗颈瘟,都是水稻常见病害,一般都是以预防为主。亮仔刚好明天要为其用药,下面我来说说我的一些观点和认知。

1、发病条件

稻曲病: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发育感染的重要因素,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期,由于高温多湿,病菌最易发育,长期低温寡照多雨,可减弱水稻的抗病性。另外,化肥(主要氮肥)增加,水稻抽穗后生长过于繁茂嫩绿,也会加重稻曲病发生。

穗颈瘟:属于稻瘟病,主要病源是种子带菌和病稻草。在孕穗抽穗期多阴雨、湿度大、光照少,最容易发病。还有是水稻拔节期以后偏施氮肥,造成贪青徒,另长期淹深水等,均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入。


2、防病时间

稻曲病:最佳防病用药时间,水稻破口前7至10天,也是剑叶和倒二叶齐平的时候,也被称作叶枕平,最迟不能到破口出穗,破口之后再防治就没有效果了。施药过后,如果天气不好,高温高湿,阴雨雾天,要在灌浆期再进行一次,基本间隔15至20天 。

穗颈瘟:在破口期,天气预报要是低温阴雨天气,必须立即用药防治。如果天气有利于病害继续发病,在灌浆期再喷施一次。一般我们防治用药和稻曲病用药是同时进行,即是破口前就开始施药了,提前预防。


3、用药选择

农药使用品类有很多,每个人选择也是有区别的,这里我说下我的使用情况。防治稻曲病的用药,我今年使用了戊唑.嘧菌酯,以及杜邦的法砣(啶氧.丙环唑)。由于我的田相对比较多,管理起来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农药选择的好一点。像戊唑.嘧菌酯不仅防病,另外还配备了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而法砣是目前防治稻曲病比较好的用药。穗颈瘟是我们兼并防治对象,用药选择了价格便宜效果还行的青霉素。这期间除了防病害,还要治理虫害。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消息,卷叶虫在这个月20号出现,也就是明天。我的一批手插秧现在快要破口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为了有一定效果才选用了法砣。另外一批直播的,过几天刚好剑叶全部抽出,由于发棵不是很好,选用戊唑.嘧菌酯。


综上所叙,稻曲病和穗颈瘟可以一起用药防治,在水稻破口前期做到适时用药,用药过后如遇天气反常,在灌浆期再使用一次。如果害虫防治时间差不多,可以一起用药,相差太多,还是在稻曲病最佳防治时间内用药。


亮仔为农


一、稻曲病、穗颈瘟危害症状。直接上图便于加深认识。

二、稻曲病、穗颈瘟发病规律。稻曲病、穗颈瘟能否在穗期发生流行和穗期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穗期遇阴雨天气较多、日照较少的条件,均有利于稻曲病和穗颈瘟发生和流行;若穗期雨日较少,可在很到程度上控制或抑制稻曲病等气候性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三、稻曲病和穗颈瘟预防和防治最佳适期。水稻破口前10-15天(即水稻最后一片叶完全展开时)预防稻曲病;水稻破口前3-5天预防穗颈瘟。如遇阴雨天气,第一次防治7-10天后再防治一次。农民朋友们在实际防治时间上,可结合防治经验、水稻生育期和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喷药预防和防治。

四、选择对路药剂。

防治稻曲病可选择①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亩;②75%戊唑·嘧菌酯可湿性粉剂15克/亩;③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45克/亩;④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100毫升/亩;⑤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9克/亩,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后均匀喷雾。

防治水稻穗颈瘟可选择①30%稻瘟灵乳油125毫升/亩;②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亩;③4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70毫升/亩;④28%三环·嘧菌酯悬浮剂90毫升/亩;⑤10%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0克/亩。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后均匀喷雾。

五、防治时注意事项。施药时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作物栽培知识讲解


水稻的病害种类较为多样化,有的威胁叶片、有的威胁茎秆、还有的直接威胁水稻的稻穗和籽粒。而对于威胁水稻的稻穗和籽粒来说,最典型的病害就是稻曲病和穗颈瘟了。其中,稻曲病在南方的发病率相对高一些、发病情况也相对重一些,北方相对少;而穗颈瘟,在南方和北方都有着较大的发生几率,在一些品种大面积种植、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可以集中发病,造成水稻的严重减产以及品质下降,号称水稻的“不死癌症”。

1、稻曲病。真菌性病害,只在水稻的穗部发生。真菌孢子在水稻的颖壳内部生长菌丝,逐渐的向外扩张,最初形成淡黄色的块状孢子座,再逐渐的进行繁殖变成绿色或者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囊块。发展出来的囊块也会在成熟之后散发孢子进行繁殖、侵染。稻曲病在穗部的发生一般不会太大,大概几厘米的长度就比较长了,大多数是以1-2厘米的囊块为主。发生稻曲病的水稻植株会因为孢子的扩散、混杂而降低水稻的品质。所以,在发生稻曲病时需要尽早的将病株移出农田。

稻曲病的孢子主要是在土壤以及秸秆中残留、越冬。在第二年适宜的条件下开始繁殖、扩散、侵染。稻曲病侵染的高峰期是在水稻破口期,真菌孢子从叶鞘顶部的开口侵入水稻穗部,在抽穗、扬花时发病。所以,稻曲病的防治需要从秸秆、土壤的处理以及破口期进行药剂防治来进行。

2、穗颈瘟。对于穗颈瘟来说,大家都了解,主要是针对稻穗的穗轴和枝梗发病,破坏养分向籽粒运输的通道,导致穗部的灌浆停止,造成产量和品质的大幅下降。最常见的穗颈瘟是在穗轴的上部出现褐色或者灰白色的病斑,有的还会在病斑周围出现脱水、干枯的情况。而且,穗颈瘟一旦发病就不能治愈,只能对病害进行控制。可以说,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中对产量和品质威胁最严重的病害。

穗颈瘟,主要的侵染时期也是破口期和抽穗期。也就是说,水稻在破口期是最容易受多种病害侵染的时期,穗颈瘟、稻曲病、褐变穗、鞘腐病等病害在破口期也是侵染几率最大的时期。所以,建议广大的稻农在水稻的破口期和抽穗期做好药剂防治。

对于稻曲病和穗颈瘟的药剂防治来说,选择性还是很广泛的。比如说浸种前的种子包衣,就能灭杀种子上携带的稻曲病和穗颈瘟孢子。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药剂选择。对于破口期和抽穗期的药剂选择来说,咪鲜胺、春雷霉素、井冈霉素、拿敌稳、富士一号等药剂都能对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添加助剂。由于破口期和抽穗期的温度比较高、降水也相对集中,作业时药剂挥发量大,建议作业时添加一些助剂,增加叶片的吸收效率;

3、作业时间。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作业,最好是在上午9点前以及下午4点之后进行作业;

4、作业器械选择。在作业器械方面,还是建议以雾化效果较好的植保无人机以及汽油弥雾机为主。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是水稻的两大致命的杀手,不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什么是水稻的稻曲病和穗颈瘟,下面我就详细的跟大家说说。

水稻稻曲病就是真困性病变,每当收货的时候,搅动稻谷,那黑乎乎的稻曲病的孢子灰尘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弄得满身黑灰。稻曲病在水稻孕穗破口以前5----7天用药防治,效果最好。最迟不能超过抽穗始期,否则防治效果大打折扣。防治稻曲病常用的农药:井冈霉素,75%戊唑醇,43%好力克,300克/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等等,进行喷雾防治。已发病严重时可用,咪鲜胺,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等喷雾效果更好。

水稻穗颈瘟是在水稻穗颈部位发生病变的严重病变,严重的可导致绝产。水稻穗颈瘟主要在穗颈或穗轴和枝梗上发病。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黑色,从穗颈向下蔓延,可长达3--4cm。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发病迟,发病轻时,造成千粒重下降或秕谷。穗颈瘟常会引起枝梗折断,影响产量。防治穗颈瘟要在水稻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每亩用20%三环唑75---100克,40%富士1号100克将植株喷透。

在此,再次提醒广大水稻种植户,一定要提早预防,及时治疗,种地不易,每年都是丰收年。





荷塘月色杰


谢约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两种病。

1、稻曲病属于真菌病害,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主要在水稻抽穗至扬花期感病,为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多则每穗10多粒。在水稻抽穗花期雨日、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日照少一般发病较重。

(水稻稻曲病为害症状)

2、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稻瘟病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真菌病害,稻瘟病在水稻各个时期都可能传染致病。而穗颈瘟主要是在水稻扬花灌浆期,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很容易感病发生。染病后,随着病菌的繁殖与危害,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一旦穗颈染上稻瘟病,会造成不同程度减产。

(水稻穗颈瘟为害症状)

下面我们再来谈两种病防治时期问题。

防治这两种病应在病菌侵染前期或侵染过程中进行施药效果为好,一旦感染病菌后,特别是发病后再防治,效果不佳。

1、稻曲病:在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及齐穗期施药,最迟不能迟于齐穗期,最佳时期应选在孕穗后期,即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

稻曲病防治每亩用5%多菌酮可湿性粉剂150克;或每亩用18%多菌酮乳粉500克加水60公斤,在水稻孕穗期喷雾。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加水50公斤各喷雾1次。

2、穗颈瘟:稻瘟病在水稻生长期间都应注意防治,但是,防治穗颈瘟关键时期是水稻15%抽穗期和齐穗期。

两种病都是在抽穗前后传染,可结合防治,但防治药剂各有侧重。

1、稻曲病:防治可用5%多菌酮、18%多菌酮乳粉、用5%井岗霉素水剂。

2、穗颈瘟病:防治可用25%的使百克(咪鲜胺)、75%三环唑、40%富士一号、40%克瘟散、40%稻瘟灵。

喷药时间应选择晴天的上午露水落下之后或下午3点以后,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打药,并保证打药10小时内不下雨,如遇下雨应补喷药剂。药剂兑水量要充足,药时喷雾器的喷嘴要朝上,从下向上喷药,以利于提高喷药效果。防治稻曲病和穗颈瘟至少要防治2次,并且要做到药剂轮换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评和转发,谢谢关注!


农艺天地6971


水稻的稻曲病和穗茎瘟都是水稻的严重病害,不及时预防治疗,会严重影响稻谷的品质和产量。在宝哥我的农场我们都是以用药预防发病为主。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俩种病害:

1、稻曲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米质并危害人畜生命安全的一种植物病害,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它的主要病征为水稻开花后经10天左右,从内颖以及外颖的合缝处出现淡绿白色小菌块,逐渐长大,后为带绿黄色扁球形菌块,膨大后破裂散出黄色孢子粉,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0天左右。

2、水稻穗颈瘟这个要是发病造成的危害要比稻曲病大很多,它是由稻瘟病菌侵害水稻的穗颈部、穗轴、枝梗上,最初病斑为灰褐色,后上下扩散呈灰白色、黑褐色条斑,这个过程需要14天左右。轻者影响水稻灌浆和结实,重则形成白穗减产严重。



这两种水稻病害我们主要以预防用药为主,一旦发病在去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预防用药的最佳期是水稻的孕穗末期和齐穗期两个最佳时期,抓住这两个时期飞防两次用药可以有效预防这两种病害的发生。


金田宝哥


什么时候是防治水稻的稻曲病和穗颈瘟病的最佳时机。

一、

水稻的稻曲病俗称黑穗病和黑灰病等。

其发病期和症状是:在水稻刚抽穗未杨花的时候,在稻穗上出现有成陀的绿黄色的黑灰。
这种病的生病原因主要是水稻在打萢抽穗的时候,太阳的光照不足引起的。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天气低温加上阴雨连绵,使水稻失去了光合作用,从而诱发稻曲病的发生。当然,也是因为有些水稻的基因潜伏的有病毒,碰到天气不正常的情况下就发病了。

这就是因为,为什么在不缺水的情况下,越是天旱,水稻就越籽粒饱满越高产的原因。

稻曲病的防治

1.从源头防止:

1).除了选购优质的稻种外,在育苗浸泡稻种之前先把稻种凉晒四五个小时。

2).要把病变颜色不正常的瘪壳种子剔捞出来。

2.打萢抽穗期间的防治

水稻在打萢快要抽穗时,每亩可用50毫升的奥•力克稻温康+15毫升的大蒜油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两天喷打一次连续一个星期。
防治稻曲病的农药有好多种,


最好带着生病的稻穗样本,到庄稼医院去配药回来喷打。

这个时期水稻已经长到人的胸膛那么高了,打药时要避开高温时段,小心药物中毒。

二、

水稻的穗颈瘟病主要发生在水稻杨花灌浆期。其主要症状是:稻穗会出现褐色或灰黑色的病斑。

穗颈瘟的发病的部位是从稻穗的颈部发病,由上向下蔓延。随着病菌的繁殖扩大,病毒使穗节坏死被风一吹就会折断。从而阻断了茎杆根部的营养向稻穗的输送,使稻穗出现白穗枯死。早期出现这种颈瘟病可以使水稻绝收,灌浆后期发生这种病,可以使稻穗的籽粒干瘪影响水稻的产量。
穗颈瘟的防治

穗颈病的发生也是因为水稻在打萢抽穗时,遇到了长期低温阴雨连绵的天气,没有得到充足的光照造成的。在水稻抽穗的时候,每亩可用100克20/100的三环唑兑50公斤水仔细喷打。施药的时候尽量避开杨花期以免杀死花粉影响受粉,从而影响产量。

穗颈瘟病重在预防,在育苗时就要剔除病变的种子。在水稻分蘖期要晒田,增强分蘖秧株的免疫力。打萢抽穗时要保持浅水层,同时,发病前,每亩也可以用100克40/100的富士一号兑水100斤打透每一株秧杆进行防治。


综合经验:水稻的稻曲病和穗颈病都是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打萢抽穗的期间发病。防治也是要在这个时期进行,这个时期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要注意观察大田里水稻的生长情况,同时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到提前应对,提前防治。


豫南乡农


稻曲病和穗颈瘟都是严重影响水稻米质和产量的病害。

多菌灵浸种是防治水稻病害最高效的措施之一。

多菌灵是生产上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用多菌灵浸种对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水稻病害除了种子带毒,更多的是后期真菌侵染。因此,在做好种子消毒的前提下后期还需要针对性的杀菌防病。

在水稻始穗和齐穗期分两次喷施井冈霉素、咪鲜胺等药剂对穗颈瘟和稻曲病防治效果很好。


家有二百万咋办


最佳时间,南方不好说,北方粳稻预防最佳时间,为7月底至8月上半月为最佳时间。


手机用户10353986280


水稻稻曲病,穗颈瘟最佳防治有效期是在小稻即将破口立即用爱苗喷施能达到事办公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