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现在的考试真的是考父母

很多低年级学生的家长还在质疑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签名,到底要不要陪读,所以一直期盼着教育主管部门“下旨”,最好学校绝对不允许家长帮孩子做事,这样可以省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算没事情,玩玩游戏也好。殊不知没有了签名,没有了监督,你就无法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你也就无法为孩子选择合理的学习安排。

马上要中考了,这几天游泳池里突击多了一批初三胖墩,他们是为了中考而来“学游泳”的,看着一个个挺着比我还大的肚子,可怜巴巴地练习着吸气呼气,“艰难”地学着游泳,真为他们着急。岸上的家长仿佛特别认真,拿着手机帮孩子记时间,不断地鼓励着。我不禁问,你以前到哪去了?孩子这么胖,能不能跑到1000米?你难道一点不知道?要是知道,为什么不能提早准备呢?比如小学的时候,就算是初中,哪怕初一或者初二也好,非要等到接近考试的时候,你孩子又不是突然变肥的。要是平时时刻关注孩子健康的家长,绝不会“临时抱佛脚”,到现在才学。

孩子小时候,我们真的觉得无所谓,顺其自然,孩子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因为以前的考试都是一次性的,都看最后的考试成绩。而如今的高考,却变成了“田忌赛马”,帮着孩子分析,选择合适的学科,更要选择合适的考试时间。如果选择的时间对,如果考试的人数不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赋分。去年的物理选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作为高中的家长,仿佛都在关心哪一个学科没人考;“全省只有2万了?”“好像说只有8000了?”我们还是不要选考了。对于这些问题,你要让孩子去了解和掌握的可能性很小。关心的家长,却会帮助孩子去分析每年选考的人数,还分析孩子学考的成绩,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至少能拿高分的学科。他们会帮助孩子安排学习计划,什么时候选考那几个学科,什么时候学考几科,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帮助孩子争取高分。这难道不是考家长吗?

“拼爹”这词刚出现时,主要“拼权”,最多“拼钱”,如今的“拼爹”已经开始“拼头脑”,如果能了解孩子,寻找孩子的兴趣所在,帮孩子寻找一条自己喜欢的职业道路,这是很多家长望尘莫及的,但不是没有,而且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